“八万五建屋计划”再掀议论
由于香港楼价最近节节上升,许多人买不起私宅,社会愈来愈多声音要求政府复建居屋。1997年时任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提出的“八万五建屋计划”(简称八万五),在最近又在香港掀起一阵议论。
董建华于1997年10月宣读首份施政报告时,宣布推出“八万五”政策,即政府每年兴建的公营和私营房屋单位不少于8万5000个单位,以达至10年内全港70%的家庭可以自置居所的目标。
这政策的提出,是由于香港的整体楼价,在1994年1月至1997年10月之间的3年零10个月,上升了68%。在1997年房地产高峰期,香港人平均把月薪的74%用作供楼。因此,市民怨声载道,要求政府压抑楼价的升势。
然而,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香港楼价在1997年10月19日达到最高峰后的一年间下跌了一半,并在2003年8月24日跌至谷底。在这5年10个月,香港楼价合共下跌70%。楼价大跌,使许多港人花了数十年累积得来的财富转眼间化为乌有。“八万五”建屋计划也成为董建华被批评最多的政策之一。
2000年6月29日,董建华接受无线电视新闻专访,被问及会否修订“八万五”目标时,首次明言“从98年就再没有说过‘八万五’这个字眼,那你说还存不存在?”,这暗示“八万五”政策早已不复存在。
2002年,为了刺激持续低迷的楼市,港府认为,私人住宅应由私人发展商以市场力量主导而兴建,并正式宣布政府停止建造和售卖居屋。这次港府宣布一次过推售的4077个剩余居屋单位,便是当年停售时仍未出售的单位。
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主席张炳良表示,由于很多委员都表达复建居屋的要求,委员会在5月例会中将会讨论有关议题。然而,在香港也有不少人反对政府复建居屋。他们认为,当年政府停建居屋,理由并非为了挽救楼市,而是政府须退出楼市,故此停建不是短期政策,而是宣告居屋完成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