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汝霖的后代 五四运动中的曹汝霖有点冤
与此同时,日本已于山东、奉天增兵,在渤海沿岸亦派军舰游弋,宣布关东戒严,日侨准备撤退,一时空气紧张,人心惶惶。日本公开实行了武力讹诈,在这种局面下,袁世凯政府屈服了。
陆徵祥在国会曾沉痛报告了中日交涉的情况:“我政府对于此次交涉,历时三月有余,正式会议至廿五次,始终尊重邻邦之意,委曲求全,冀求和平解决之目的,不特我国民所共知,即各友邦亦莫不共谅。惜日本或借词要挟、或托故增兵,终为武装之谈判,致不能达此目的,迨一经决裂,我国必难幸胜,战后之损失,恐较之现在所要求,重加倍屣,而大局糜烂,生灵涂炭,更有不堪设想者。
在京友邦驻使,亦多来部婉劝,既与中国主权内政无损,不可过为坚执,政府反复讨论,不得不内顾国势,外察舆情,熟审利害,以为趋避。
” 5月9日,中国被迫签订修改后的“二十一条”,全国民众都是沉痛万分,后来社会把此日当成“国耻日”纷纷集会纪念。
袁世凯对此也表示了很沉痛的心情,以后讲话常以此为例激励属下,他儿子袁克文曾写过一首诗,记录此事:“炎炎江海间,骄阳良可畏。安得鲁阳戈,挥日日教坠。五月九日感当年,曜灵下逼山为碎。
泪化为血中心摧,哀黎啼断吁天时。天胡梦梦不相语,中宵拔剑为起舞。誓捣黄龙一醉呼,会有谈笑吞骄奴,壮士奋起兮毋踌躇。”袁世凯因为签订“二十一条”被世人谩骂不少,有一定合理性,外交总长陆徵祥主持了中日间的全部谈判,但是后人很少责难他,而曹汝霖以外交次长身份参与了谈判,应该是职务所属,并不应该负主要责任。
当时的驻日公使章宗祥,曾经在日本为修改第五项条款积极进行努力,甚至表示日本出兵,他要在使馆下旗之日在使馆官邸大门自杀,章是去东京换约签字而惹些谩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