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海的子女 革命的地主儿子 反革命的贫农儿子
1927年,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陈毅率领部分南昌起义队伍最少时仅仅剩下800多人。后来。朱德、陈毅等打着“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四十七师一四零团”的旗帜,来到湘粤边境。杨子达、胡少海于1928年1月初前往迎接,随即充任向导,带领朱、陈部队经乳源县杨家寨进入宜章县境。
在朱德、陈毅举行的年关暴动中,胡少海以“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四十七师一四零团”副团长以及乡绅们人人皆知的胡家“五少爷”的身份,带领两连 “国军先遣队”,在11日大摇大摆地开进了宜章城。
第二天,朱德化名王楷以团长的身份率领大队人马赶到宜章,在宴会上一举将宜章县的军政要人一网打尽。智取宜章后,经高静山介绍,胡少海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起义部队改编为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参加暴动的宜章县农军暂编为赤卫队,由胡少海指挥。
宜章年关暴动的烈火,很快扩展到了湘南、粤北的20余县。蒋介石闻讯后,急电驻粤北独立二师师长、贫农的儿子许克祥率其所属6个团的兵力,扑向宜章剿灭。大地主的儿子胡少海率领赤卫队配合革命军攻打岩泉圩,攻占许克祥师部驻地———坪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2月初,朱德、陈毅把宜章农军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三团”,胡少海任团长。等到朱德上井冈山时,手下的队伍已经有1万多人。1930年6月,红军第二十一军组建,胡少海任军长,邓子恢任政治委员。8月5日,胡少海率领刚组建不久的二十一军攻打福建永福圩溪边炮楼时,不幸中弹,在抬往龙岩抢救途中,因伤势过重而牺牲,时年33岁。
另一个贫农的儿子蔡廷锴出生于广东省罗定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务农,兼做裁缝和兽医。蔡廷锴童年就帮农活,13岁的蔡廷锴过早地担起生活的重担。忙时他和姐姐种地,闲时他和父亲学裁缝。
1927年8月1日,蔡廷锴随叶挺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被委派为军事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军副军长兼第十师师长,任左翼总指挥,率师南下。
在返粤的途中,蔡廷锴认为自己与共产党的信仰不同,因此归向南京政府。对于部队中的共产党员,他发给川资,并派兵护送一天。
1930年底,蔡廷锴奉命参加对中央苏区的“围剿”。1931年初,19路军入江西,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二、三次“围剿”,8月在高兴圩的战役中,19路军和红军对阵的是两个贫农———蔡廷锴和彭德怀,彭德怀亲自骑马挥刀率队冲锋,蔡廷锴本人亲率手枪营反击,双方数十次拼刺刀,19路军才打退红军围攻。红三军团四师师长邹平、红十一师长曾始莪牺牲。毛泽东后来承认,自己一生打过四次败仗,第一次就在高兴圩。
1933年11月,蔡廷锴和陈铭枢、蒋光鼐等人,发动了著名的“福建事变”,在福州建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11月20日正式揭开了反蒋旗帜。欲与红军联合反蒋介石。可惜,当时的左倾领导认为蔡廷锴是不能联合的反对派,广大红军将士也认为蔡廷锴先是红军叛徒,后是死敌。就这样,红军坐视不救,蔡廷锴的军队被蒋介石瓦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