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班杜拉的BoBo Doll实验也谈谈攻击性行为

2017-10-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拓展阅读笔记]从班杜拉的BoBo Doll实验也谈谈攻击性行为几道江 安徽师范大学MOOC校园大使 昨天12:55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研究,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家

【拓展阅读笔记】从班杜拉的BoBo Doll实验也谈谈攻击性行为几道江 安徽师范大学MOOC校园大使 昨天12:55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研究,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家基于不同的研究视域对此进行了实验以及验证,课程中,有一段视频材料就为我们呈现了班杜拉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实验即BoBo Doll实验。

实验中,实验者先是让幼儿观看一段一名妇女进行攻击性游戏的视频——视频中,这名妇女平静地在玩一套笨拙的玩具和一个充气的、几乎有成人身高大小的充气不倒翁玩偶即玩偶BoBo,当BoBo遭遇人为击打的时候,它可以被打倒,然后又会自己反弹起来又保持直立状态。

这位妇女对这个玩偶又是打、踢、坐在玩偶身上击打、来回投掷并对其进行怒骂,向观看儿童表现出一系列的攻击性行为和言语。

观看完这段视频之后,被试儿童被单独带进一间与视频里面装饰相类似的房间里面,并且房间里面也有这些玩具和玩偶——儿童将被独自留在这间房间里面独自地游戏。

实验结果显示,观看玩视频的儿童相较于没有观看过攻击性行为视频的儿童而言,他们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或者认为这种攻击性行为被观看过攻玩偶击视频的儿童复制了这一行为并“变本加厉”。由是,班杜拉的实验表明,无论是通过真实情境抑或是录像视频中呈现的攻击性行为,会对儿童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可能性带来进一步的刺激与增加发生频率的作用。

费奇贝克也做过一个相类似的实验——费奇贝克用攻击性玩具(如长剑、手枪、坦克等玩具)提供给儿童,首先由实验者(教师)对自己所负责班级里面的儿童进行攻击性的相关评估,然后把评估中被界定为高攻击性和低攻击性的儿童分成三个实验对照组:一组是使用攻击性玩具游戏的儿童实验组,一组是用中性(即没有明显呈现出攻击性特征的玩具)玩具游戏的儿童实验组,第三组则是留在教室里面什么都没有接触的儿童对照组。

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之后,实验者(教师)分别对这三组儿童的攻击性进行评估和对比,研究发现,使用攻击性玩具游戏的被试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发生频率显著提高,而且一些在游戏之前并没有显著攻击性行为发生频率的儿童在使用完攻击性玩具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也显著增加了。

对于攻击性行为,精神分析学派是众多学派中对于攻击性行为较为关注的一个流派,对攻击性行为的分析往往又与对儿童的游戏活动相关联。弗洛伊德对于儿童的游戏活动的认识是游戏是具有敌意或报复心理的一种宣泄(如男孩对于父亲的敌视——由于男孩发现父亲抢走了他的母亲——即俄狄浦斯情结),因此,攻击性行为的外显其实是儿童的一种心理宣泄——这里的宣泄即接近于近现代对于“宣泄”界定,即专门指攻击性行为或具有敌意的报复行为(在古代,古希腊人认为,宣泄是对被压抑的情绪情感的释放以及将积聚在体内的非正向情感的舒缓)。

精神分析学派的后继发展者蒙尼格认为,在人们身上,存在一种本能性的攻击性倾向与能力的冲动,这种冲动不断寻求外显与表露,如果这种冲动在其直接表达过程中遭遇到来自现实的抑制,则容易在其阻碍外露之处形成某种障碍或称之为“病征”。

为了解决这种阻碍所带来的病征,即需要通过游戏来宣泄,由是,攻击性行为往往会伴随在游戏行为中外显——攻击性行为其实就是对受到压制的自我的一种解放——显然,蒙尼格的观点与班杜拉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偏差。

根据班杜拉的实验研究,班杜拉认为,攻击性行为是通过外在活动或外加条件刺激与影响下所产生的,即建立在模仿与学习的“外铄”;而蒙尼格认为,攻击性行为是内发的即内心遭受压抑的情绪情感寻求外显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