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森锋任荆州市市长】周森锋有没有权利保持沉默?
周森锋,男,汉族,1980年7月生,河南禹州人,2004年7月参加工作,200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硕士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现任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人物履历:1997年09月--2001年07月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习。2001年09月--2004年06月 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
2004年07月--2007年11月 湖北省襄阳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2007年11月--2008年08月 湖北省襄阳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常务副局长、党组副书记。2008年08月--2008年09月 湖北省宜城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
2008年09月--2009年05月 湖北省宜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党组副书记。2009年05月--2009年06月 湖北省宜城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党组书记。2009年06月--2011年05月 湖北省宜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党组书记。
2011年05月--2011年07月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党委副书记、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代理区长。2011年07月--2013年05月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党委副书记、林区人民政府区长、党组书记。2013年05月--2013年06月 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政府区长。2013年06月--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时代周报》日前在题为《“最年轻市长”周森锋沉默以对“三重门” :“背景门”“妻子门”“香烟门”》的报道中,描述了周森锋自当选为宜城市市长之日起“最为风起云涌、艰苦难挨的十天”。在这段时间里,他相继面对“背景门”、“妻子门”、“香烟门”、“打伞门”、“论文门”的严峻拷问。
他从起初的缄默,到主动接受新华社湖北分社的独家专访,试图平息外界对其“背景门”的质疑。媒体通过深入挖掘,了解到周森锋及其妻子霍焰双方父母的情况,使周森锋在“背景门”、“妻子门”上暂时过关。
但随后而至的“香烟门”、“打伞门”、“论文门”,由于或多或少都有事实依据,因此他再也难以“全身而退”,由是也招架无力,索性再次玩起了“沉默”,甚至“逃避”。那么,面对舆论的普遍质疑,他有没有权利沉默,有没有权利逃避?
众所周知,一个普通公民,在涉及个人事务上,除非出于法律的必要,否则有权对个人隐私保持沉默。笔者以为,国家公职人员也是公民的一分子,保有个人隐私权无可厚非。但这纯粹是在私人的领域。一旦超越私人领域,涉嫌违犯为官的规矩、道德,甚至触犯法律,那么,国家公职人员接受人民的监督乃天经地义。
人民用税款养活了公职人员,公职人员有责任对人民负责;人民对其行为与其职业的关系产生怀疑,他就有责任向人民作出解释。在此种情形下,他没有权利以涉及个人隐私为由,保持缄默,拒绝公众的质问。
周森锋作为一级政府主要官员,没有人会对他闺房私事感兴趣。公众之所以对周某人的这些事执着不放,就在于它们全然与个人隐私无关,却与他当选市长是不是具有充分的“合法性”,是不是清清白白、具有一个为官者的基本道德,是不是符合“百姓父母”的身份和地位,具有紧密的联系。既然如此,周市长就不能蒙蔽他人的眼睛,钳制他人的嘴巴,企图以沉默和逃避,摆脱怀疑和指责。
正如报道中所说,对于周森锋涉嫌“抄袭论文”,襄樊市委组织部、清华大学、发表该文章的刊物都在媒体的要求下出面表态,但大多都在互相推诿,其中清华大学24日表示将对此进行彻查,但直至记者7月1日截稿止还未有任何结果公布。
被称作“中国学术打假第一人”的方舟子在博客上发文,预言清华大学的所谓彻查将不了了之。那么相比之下,襄樊市委组织部、发表该文章的刊物,更有可能掩饰这一事实,因为一旦证实,将同时意味着他们的不察和失职,从而发生连带责任。
对于周森锋来说,唯一的选择就是对“论文门”老老实实地正面回应,要么是“Yes”,要么是“No”,除此,别无他途。否则,只能引起公众更深的疑虑和更强的好奇心,牵扯出更复杂、更难堪的事实。
在西方,政客犯错对政客本人往往不是最具杀伤力的,相反无谓地回避错误,甚至为错误撒谎,却能毁了一个政客。当年尼克松在“水门事件”中最终被迫辞职,起关键作用的不是因为他对民主党人进行了窃听,而是因为他对公众撒了谎。他交到调查人员手里的录音带有18分钟的内容被洗掉了,证明了他此前的辩解多么苍白无力。正是这一点令公众无法原谅,并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其选择下台。
固然,中国还没有形成这样的政治“传统”,官员为此丢掉乌纱帽鲜有其例。但他一天不作出澄清,公众就一天不肯罢休。总要弄个明明白白,他才好继续当他的官,也才好继续关注他的“本职工作”。毕竟论文抄袭关系到一个人的品行,关系到为官的基本道德,和他的“本职工作”也不无关系,将两者强分开来,无异于诡辩,也无助于事情的圆满解决,恐怕也不是周市长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