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高乃则 陕西榆林:高扬非公党建大旗共谱融合发展新曲

2018-05-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榆林市现有正常运行非公有制企业7836户,党员11863名,已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531户.去年,全市非公企业经济增加值1107.42亿元,占

榆林市现有正常运行非公有制企业7836户,党员11863名,已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531户。去年,全市非公企业经济增加值1107.42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的38.9%以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该市高举党建大旗,不断加强和改进非公党建工作,引领和促进非公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共同谱写着党建与企业融合发展新曲。

壮大党的力量,组织建设“唱主角”

2014年是陕西省非公企业组织建设年,榆林市作为省非公党建工委重点包抓的3个市之一,给自己确定了“两个100%”的目标任务:一是扩大党的组织覆盖,3名党员以上的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3名党员以下的通过联合建、挂靠建等形式,实现有党员的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100%。

二是扩大党的工作覆盖,全面推行以党组织建设为核心的党工团三位一体共建模式,建立向非公企业选派党建指导员制度和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实现党的工作覆盖率100%。

围绕这个艰巨任务,该市坚持把“壮大党的力量,建立党的组织”作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强化组织保障为非公党建工作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市级和各县区全部成立非公党工委,健全企业党组织与企业决策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选配优秀非公党组织书记任职,加强培训,使非公企业出资人对党建工作的认识和态度大为转变。强化帮带,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建立537个非公党建工作联系点,16户国企对口联系非公企业,选派1120多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和联络员进入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

市委还制定出台非公企业发展35条,支持其参与资源配置和重大项目建设,给非公企业提供与国企同等的发展空间,给非公企业人才提供与国企同等的评优树模机会,推动了企业发展。

为扩大党组织覆盖面,该市出台相关文件落实工作责任,通过开展培训、发放教材、实地参观等办法,规范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工作程序,积极探索以企带村、以大带小的非公经济党组织联建模式,组建“企村联建”支部305个、“企居联建”支部8个、“企企联建”支部92个、“企协联建”支部20个。

创新党建载体,企业发展好又快

为了推进非公党建工作规范提升,该市积极落实省上提出的“评星晋级、争创双强”活动,计划对晋级到“五星级”的非公企业党组织进行表彰授星,力争通过3年努力,“二星级”及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占全市非公企业总数的20%以上,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党建工作示范点。

经过今年上半年的努力,目前,已摸清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基本情况,全市规模以上非公经济党组织“好”“较好”“一般”“较差”等次已经分类明确,市委非公经济党委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判,帮助企业党组织分析优势,找出不足,制定措施,确保年底实现晋位升级。

在具体工作中,该市以“三访五促”为抓手,指导各级非公党组织精心组织主题实践活动,“为党旗增辉、为企业添彩”、“我为企业献一策”等活动着力解决非公经济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教育引导非公经济组织“我靠企业谋幸福、企业靠我求发展”的群众观念,为企业健康发展助力,力求在活动内容上求优化、活动实施上求细化、活动效果上求深化。

实施“四个双百工程”,依托社会力量,组织和实施百名市、县两级党员领导干部对口帮扶百家规模以上企业,百家已建立党组织企业结对百家未建立党组织企业互联互动,百名企业家回乡创办百项经济实体,百名优秀非公党员企业家和百家明星企业创建评选,不断强化全市非公党组织“两个作用”,努力提高全市非公党建工作影响力。

该市还积极引导全市40个商会、协会围绕品牌建设、市场拓展、利益维护、公平竞争等方面,分行业、分领域建立完善行业自律制度,协调内外关系,解决矛盾纠纷,成为党委政府与非公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激发责任动力,党旗飘扬促和谐

该市全面推行非公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引导各级非公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激活非公企业“责任动力”,倡导非公企业为社会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针对非公企业规模小、掉头快、好整合的特点,引导非公企业发展自身优势,带头“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全市非公企业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链条,由主要依靠二产带动向一、二、三产协同带动转变,近年来,全市非公经济年均以24%的速度递增,较全省高出6.5个百分点,在GDP中的比重增加7.1个百分点,就业岗位增加17.3个百分点。

非公党组织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力支持社会事业。几年来,非公企业无偿投资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扶贫济困,实施扶南帮扶项目,爱心捐献近60亿元,形成民营企业回报社会的“榆林现象”,涌现出兴茂集团党委、东方集团党委等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高乃则、张文堂等一批非公企业家先进典型。

针对资源开发引发的村矿矛盾,市委把强化非公党建、促进村矿共建作为突破点,创新党建方式,创建共享模式,全市251个地方煤矿均与涉煤村成立村矿联合党支部,走出一条资源型地区利益共享、和谐发展的社会管理新路子。(曹应峰 魏丽娟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