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西画家 贾平西花鸟画的独特艺术表现

2018-01-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贾平西的艺术构建中,无论写实画,还是写意画,他首先介入的是思想,而后情感,再后才是物象和技法.贾平西对自然物象的简化处理及其艺术语言的元素性.符号性.抽象性和

在贾平西的艺术构建中,无论写实画,还是写意画,他首先介入的是思想,而后情感,再后才是物象和技法。贾平西对自然物象的简化处理及其艺术语言的元素性、符号性、抽象性和分析性都由此而来。所以,他的作品题材表现方面,变得陌生和新颖。

他深知,艺术的本质在于对精神的表现和张扬。精神体验和表现是艺术的灵魂。所以,贾平西的画有着非常清晰的精神文化解读倾向。比如在《凄寒岁月》中一只带有贾平西烙印的大公鸡,物象清晰可辨的是公鸡具象的轮廓,抽象的是没有任何细节刻画的泼墨。

阴暗的风雨交加的背景,显示了一种自然力量。我们无从知晓画家是要讴歌凄寒岁月中公鸡坚定的步伐,还是在怜悯同情公鸡凄寒的岁月。在这里很容易引起了观者的回忆和视觉目的的同构。在狭长凄晦的画面上,那一抹鲜红是那样的刺眼,好象迎风的旌旗。

清晰的脚环分明显现的是在凄寒岁月中依然坚定的方向。同时,我们再看李鳝画的《鸡》图,衰柳梳篱下,一只雄鸡在觅食,其上题诗到:“凉夜飘萧处士林,霜华不畏早寒侵,画鸡欲画鸡儿叫,唤起人间为善心。”这鸡声,正是画家看到不平社会现象所发出的呼声。

这也可能与中国画的“中和之美”的境界要求不相吻合。但却能直至人心。为了达到画前设定的艺术效果,他驾驭着写意的宏大、写实的精微,将抽象与具象物象形态进行了合理的艺术叠加。比如《山高水长》,在这幅画作中,画家运用多种蕴含狭长细竖元素的形体,进行反复叠加,达到了山更高,水更长的艺术效果。

逼迫着我们吟诵那耳熟能详的大诗人李白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可这些狭长元素的极度夸张运用,并不是要告诉我们山有多高,水有多长。

在中国那个特殊的年代,任何人都将变成革命运动的一分子,在阶级斗争的革命大潮中,拥护毛主席,跟着共产党走,是每一个青年的最高志愿。所以,贾平西的这幅作品,很好的诠释了那个火红时代,诠释了他的追求。

真正表现的却是那更加挺拔伟岸的松柏,还有那些一飞冲天的仙鹤。此情此景,完全超越了山水的概念,荡起了我们心中的浩然之气。这是贾平西独特视觉语言所给予我们眼球的巨大冲击,和精神强力攫取。

同样,我找到了郑板桥的一幅画作《松菊兰石四屏图轴--菊》,作品也出现了高山流水,但郑板桥有形的山体削弱了冲激而下的飞瀑气势,显得有些柔弱。根本无法像贾平西的《山高水长》那样引发我们的伟岸高绝的感动和敬仰。

他关注的不是抽象与具象的分野,而是如何把造型艺术的各种元素从统一的规范中解救出来,分解、组合、重建,从而造成永恒的和谐,使之接近创造的核心。再比如《疾风劲草》,这是贾平西先生1964年的作品,那时的他应该才二十岁,我很难相信,那么年轻的他竟然把贾氏绘画语言诠释的那么透彻。

更想到现在的贾平西携四十余年的艺术修炼功夫,展示他的艺术精神时,我们有震撼的理由了。在这幅画中,山是用铁棍的线条编织的,代表着坚强刚毅,代表着不可动摇。

数只小鸟箭一样穿过火红的天空,疾风知劲草,烈火炼英雄。这类作品,表现出扬州八怪对现实生活的关心,其思想境界限定在“为人行善”上。将两位画家的“鸡”作一比较,贾平西作品的人格力量则非常突出的显现出来,二者虽然都运用题诗延伸作品深层内涵,但贾平西运用的更加精妙,更加引人思考。

作品高扬着革命的斗志。是一幅标准的写心成境的佳作。同样,扬州八怪中的罗聘,也凭空想象了一幅山水画《剑阁图》,则和他一贯的锐意改革创新的艺术追求格格不入了。尤其缺乏游历名山大川的体验,则更缺乏那种动人的真实感,也就无从达到写心成境的境界。这和青年时代的满腔报国热情的贾平西是无法相提并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