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芳人马 孙复后人——北洋枭雄孙传芳
——一位学生的疑问引出的一次考证(原创)
巍巍泰山,雄立东天,滔滔汶水,日夜不息。在泰安这块肥沃的大地上,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早期文明之一的——大汶口文化。在几千年人类历史的长河上,在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孕育出了无数杰出的泰山儿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近代民国历史上的“北洋枭雄”孙传芳,就是诞生在泰山脚下的著名的泰山儿女之一。而对于孙传芳生平的考证,还是始于一位学生的疑问。记得有一次上历史课时,我正在讲“北伐战争”,一位同学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老师,我们发的《泰安历史》上介绍孙传芳为泰安范镇岔河人,而另一本书上怎么说他是山东历城人呢?”,我怔了一下,当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就说等我查证一下再给你答复吧。
于是,课下我就查找了很多资料,但是也没有得出统一答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山东历城人。持此种观点的有:在纸质媒体上,初中历史教科书的教学参考书上将其介绍为山东历城人;在很多其他书籍上也支持此种观点;在网路媒体上,在百度百科:“孙传芳故居”条目中亦将其介绍为山东历城人;而在号称“全球最大中文百科由全球1,016,360位网民共同编写而成。
共计3,050,203词条,32.7亿文字。”的“互动百科”中也持这种观点。在“济南市政府网”中则将其介绍为:“孙传芳(1885.4.17~1935.11.13) 字馨远。历城县(一说山东泰安)人。”;在遗迹实物中,在北京植物园内的孙传芳墓碑介绍上将其介绍为“山东历城人”,亦支持此种观点。总之曾一度占据上风。
(2)山东泰安人。关于这种观点,又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孙传芳是山东泰安范镇人,《泰安历史》等书籍就持这种观点。而登载在<<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30卷 第04期上 傅幼玲也持这种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山东泰安祝阳人,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八大军阀秘闻》和《北洋枭将:孙传芳》均持此种观点。
为什么同一个离我们不是很遥远的一个近代的著名人物,关于他的籍贯会有分歧和争议呢?笔者作为历史学专业毕业,受专业的影响,加之本人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同时笔者老家也属于其中一种观点“山东泰安祝阳”的祝阳镇,和另一种观点“山东泰安范镇”是临近乡镇;更由于课堂上那位同学的疑问,因此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决心弄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
为此,我利用空闲时间亲自到相关地方祝阳、范镇、历城等地方实地考察、访问,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最终搞清楚了其中的来龙去脉。在此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我首先,到了其中一种观点所提到的地方“泰安市岱岳区范镇岔河村”向当地人高速公路北“看车处”人家了解了此事,并找到了一位年长的孙姓人家了解。得出的结论是:孙传芳祖籍是泰安市岱岳区范镇岔河村,而且不仅他的祖籍是范镇岔河,今天临近乡镇如祝阳镇的很多孙姓人家的祖籍都是范镇岔河。孙传芳的祖父孙振仑就出生在范镇岔河,孙振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境并不宽裕。后来孙振仑就移居到邻近的石汶河东畔的祝阳镇下乔庄的。
恰好有一次我因事又到了与我老家同属一个乡镇的祝阳镇下乔庄,在下乔村老书记冯增武的带领下实地察看了孙传芳的老家——三间破旧的老屋。然后我就访问了本村年迈的陈姓老人,向他了解到了孙传芳在下乔庄的一些情况:
孙家是从孙传芳的祖父一代移居下乔庄的。孙传芳的祖父名叫孙振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境并不宽裕。孙振仑生了1个儿子,即孙传芳的父亲,名为孙有典。由于受当官发财,出人头地以光宗耀祖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孙振仑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希望将来能捞个一官半职。
因此,孙育典青年时代勤奋读书,锐意进取,结果,20多岁时便考中秀才。然而,后来屡试不第,尽管他如何努力,却始终没考上举人,绝了当官这条路。由于又不想以满腹的学问仍走祖辈务农的路,他只好做了一名私塾先生,以教书维持生活。
虽然教书的收入非常微薄,孙育典却是对学生非常认真负责,管教起学生来也是极为严厉。一些不肯规规矩矩听讲的顽皮孩子经常要受到他的呵斥,有时还要罚站,或打手板。为了学生的前程,孙先生可以说是用心良苦,因为弟子考上个举人进士,也能给他这个落第秀才挣点光,换回点面子,因此,严师出高徒成为了他执教的信条。
先生对学生严加管教,本来对学生当然是件好事,但是,没想到孙育典却因此而惹祸上身,引起了一场祸端,而他自己也因此一命呜呼了。
事情是这样的:在孙育典任教的私塾里,有一个孙姓本家的大舅的孩子就读。在上课的时候,由于这个孩子不服先生的管教,孙育典便打了这个学生。但是,孩子的父亲,即本家的大舅却不依不饶,并与孙育典扭打起来。
孙育典本是一介书生,怎能打得过整天干体力活的农民,在扭打中,孙育典的发辫被揪下来一大缕。发辫被揪,对于私塾先生来说,当然太伤脸面了,没有了师道尊严不说,连做人的自尊也损害了。孙育典从此一蹶不振,不久得伤寒而一命归阴了。孙育典死的时候,孙传芳还是一个六七岁的少不更事的孩子。
孙育典死后,孙传芳的母亲带着他们姐弟,日子很不好过。孙传芳的母亲张莲芳出身于历城一带黄河河工的家庭,张莲芳的父亲原是黄河上的一个小工头,家境还算殷实。张莲芳嫁到孙家后,为孙育典生了3个女儿1个儿子。
孙传芳排行最末,又是孙家儿子,四代单传,孙传芳的字是馨远,意即为孙家传递香火,流芳百世。有了母亲和3个姐姐的宠爱,孙传芳自然成了家中的宝贝。 孙育典去世时,长女、次女都已经出嫁了。长女嫁与商河的程姓人家,家里开了个钱铺,家境颇为宽裕。次女嫁给历城吕姓人家。
丈夫去世后,张氏带着幼女和孙传芳,三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孙育典生前仅是一个穷教书先生,维持全家的生活都成问题,根本没有积蓄,死后也没留下什么家产。所以,张氏只好暂时依靠孙育典的堂兄弟们过活,尝够了寄人篱下的滋味。
但是,张氏终因忍受不了妯娌、堂婶的欺凌,于是带着孙传芳及幼女投奔孙传芳的大姐商河县程氏那里栖身。由于程家生活比较宽裕,在那里,张氏母子3人的衣食不成问题,孙传芳的童年生活也算是又安定下来。但是,到了孙传芳十三四岁的时候,山东兴起了义和团运动。张氏母子的生活又被打乱了。 在兵荒马乱时,张莲芳于是又带着子女迁到了省城济南暂居。
在济南城内,张莲芳母子无亲无故,只好在街上摆了一个茶水摊招揽顾客,又让在家乡练过几年武术的小女儿在茶摊旁边耍上几手拳脚,以吸引茶客。茶客或过路客人围观后,乞钱的任务自然就是孙传芳和三姐俩人的事了。后来孙传芳三姐嫁给历城人,从此孙传芳母子又迁居历城生活。
从下乔庄陈姓老人的讲述中得知:孙传芳出生于祝阳镇下乔庄,并在这里度过了自己苦难的童年,丧父后,在十四五岁时,辗转到了历城。
那么孙传芳是如何到历城的呢?
后来我又通过网络联系到济南历城文史部门,请教了历城文史部门有关工作人员,并查阅了有关资料,从而理清了孙传芳的这段历史:在济南城内,张莲芳母子无亲无故,只好在街上摆了一个茶水摊招揽顾客,光靠摆茶摊是养活不了一家三口的,张莲芳只好在摆茶摊之余,再找些缝缝补补的活计做。
一次,张莲芳在替武卫右军营务处的兵士们洗衣时,偶然得知营务处有一位秀才出身的军官因夫人患疯癫症久治不愈,心里倍感苦恼,正想找一个健康的姑娘为二房。
张莲芳一打听,这个秀才出身的军官叫王英楷,也是山东人。他幼时极爱读书,想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并考中了秀才,但后来也是屡试不第,没考中举人。但是,后来,他凭着自己秀才的学识进入了北洋武备学堂,成了袁世凯北洋军中的一员。
武备学堂毕业后,他便成了虎卫右军劳务处的一名军官。张莲芳在得知王英楷想讨二房这件事后,便想到自己的三女儿。她的这位女儿虽不漂亮,倒也还机灵,又是花季般的年龄,并且王英楷虽是军官,但是秀才出身,也不是一介莽夫;如果能把女儿嫁给他,母子的生活也不再发愁了。出于这样的一番考虑,张莲芳便托人从中说合。相见后,王英楷见孙传芳的三姐伶俐健康,便欣然同意。
这样,张氏和孙传芳便成为这位秀才军官的丈母娘和小舅子了。
孙传芳的三姐续弦给王英楷后,张氏母子也一同住进王家,由王英楷供给衣食。王英楷饷银丰厚,衣食不愁,供养岳母和小舅子,也毫无意见。不久,王英楷见孙传芳人很聪明,头脑又灵活,但年纪不小了却没读过几天书,便让他同王家的子弟一起读私塾。这对于长期处于衣食无着状态的孙氏母子来说,是做梦也没想到的喜事,于是高兴地答应了。
这时,孙传芳已经15岁了。
那么,为什么很多史料上把他记载为历城人,而不提他真正的出生地呢?
原来,对于长期处于衣食无着状态的孙氏母子来说,自从在历城王英楷家定居后,衣食无忧,受人尊敬。为了向外人掩饰孙父在泰安祝阳下乔庄的落魄及家世的萧条,张莲芳又把儿子改名为孙传芳,并把籍贯由泰安祝阳下乔庄改为山东历城县,以孙传芳二姐婆家所在的地方作了孙传芳的出生地了。从此人们就只知道孙传芳是山东历城人 ,而不知他的真正出生地泰安祝阳下乔庄了,一直到他成名,到他去世……
成年后的孙传芳的历史,史书上都有记载,大家就都知道了。在此简单介绍一下,不再详述了:1908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其间加入同盟会。1909年回国。由于其英勇善战,很快由低级军官晋升为高级将领。
长期驻防湖北。1923年率部入闽,任福建军务督理。1924年9月江浙战争爆发,奉曹锟之命出兵援助齐燮元,夹击皖系卢永祥,占据浙江,任闽浙巡阅使兼浙江军务督理,并乘机扩军。1925年10月起兵驱逐苏皖等地奉系势力,11月在南京宣布成立浙、闽、苏、皖、赣等八省联军,自任联军总司令兼江苏总司令,聘日本军官冈村宁次为高等军事顾问,开办联军军官学校,自兼校长,成为直系后期最有实力的军阀。
1926年9月北伐军进入江西,亲赴九江督战,阻挡北伐军东进,主力被歼后潜赴天津向张作霖求救,被任为安国军副司令,兼五省联军总司令。
1927年2月继续组织兵力阻止北伐,并镇压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装起义。8月率残部渡江反扑,与蒋、桂军在南京龙潭一带激战五天后失败。
1928年春,被张作霖任命为鲁西前线总指挥,与蒋介石、冯玉祥部作战,失败后逃回济南。6月初张作霖被炸死,孙的残部退至冀东滦州一带,由晋军收编。此后孙传芳赴沈阳,寄食于张学良门下。后来孙传芳皈依佛门,在天津成立佛教组织,后在天津上香时被为父报仇的施剑翘刺死。
综合以上所述, 根据本人的实地调查采访,和查阅有关的资料,最终得出的有关孙传芳结论就是:关于孙传芳籍贯的三种说法都反映了孙传芳家族不同时期的生活地区,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够全面准确。准确的的讲孙传芳的籍贯是今天的泰安市岱岳区祝阳镇下乔庄。
完整的说:孙传芳祖籍在今天的泰安市岱岳区范镇岔河村,从他爷爷时期开始迁到今天的泰安市岱岳区祝阳镇下乔庄,孙传芳1885年就出生在今天的泰安市岱岳区祝阳镇下乔庄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并在这里度过了自己苦难的童年,丧父后,在他十五岁的时候跟随其母寄居于山东历城他的三姐家,从此他把出生地改为山东历城而不再提他真正的出生地了,并且从这里他开始逐步发迹,进而成了近代著名的军阀。
后来孙传芳的母亲去世于历城,孙传芳就把母亲的遗骨迁葬于老家今天的泰安市岱岳区祝阳镇下乔庄孙家林,与其父孙育典合葬, 1918年秋,孙传芳回下乔庄孙家林为其母竖碑,正文是:一品夫人孙孺人之墓,落款是奉祀男孙传芳,此碑在“文革”期间被毁。
关于对孙传芳的评价
关于对孙传芳的评价,大致经历了一下变化:
(1)建国后,在强调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斗争的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史学界对包括孙传芳在内的军阀基本持全面否定态度。
(2)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历史的逐渐积淀和人们评价历史问题的更加客观全面公正,对待包括孙传芳在内的军阀的评价逐渐摆脱了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变得更加客观理性全面公正了,但正统史学界对军阀的评价依然小心翼翼。
我认为应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运用辩证的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孙传芳,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多角度,多侧面的评价孙传芳。基于这个原则,我对孙传芳的评价如下:
总体来讲,孙传芳作为军阀,逆历史潮流而动,镇压革命进步力量,连年征战,造成了人民伤亡,破坏了生产力,应当基本给与否定。但是,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们毕竟也有自己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以及认识上的局限性,不应当过分苛求于前人,而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也有些闪光点值得肯定。
具体评价如下:
站在阶级的立场上。孙传芳作为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封建军阀有其反、动的一面。表现在他的一生镇压过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装暴动等革命进步力量,抗击过北伐军.,并且军阀之间连年征战,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破坏了生产力,从这个角度讲,应当给与与否定。
站在民族的立场上,可以一分为二的看待。一方面,为了增强自身实力,他们往往寻找某个帝国主义国家作为靠山,比如孙传芳就以日本为靠山,而帝国主义国家往往也会借此把侵略势力延伸至中国,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孙传芳等军阀为换取帝国主义支持,往往会或多或少的牺牲一部分民族利益,如孙传芳就曾经任命冈村宁次为高级军事顾问,在孙传芳晚年,就曾蠢蠢欲动,借助日本人的势力亡图东山再起。
这些行为都是为人们所不齿的。另一方面,孙传芳等军阀并非是十足的卖国贼,在某些方面他们也表现出爱国的一方面。
比如,为史学界所乐道的“孙传芳醉打冈村宁次”就是其中的一个实例,而且,孙传芳面对日本人的无理要求,多次给与严词拒绝的实例也很多。他在筹建“大上海计划”就力主将帝国主义的特权收回,并废除不平等条约。
很大程度上他们是在尽最大努力维护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利用帝国主义的。孙传芳曾言 :“本帅抱定三爱主义,三爱主义,曰爱国 爱民 爱友,爱国爱民,为人人应尽的天职。”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爱民之心迹。因此: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他们总的来讲还是有一定的民族气节的,当然,有时为了自己军事集团的利益,也曾经做出过有损民族利益的事。
从社会、经济、思想文化、人民等角度看待孙传芳。他表现的比其他军阀就更好一些。在军阀混战的20世纪20年代,孙传芳口碑相对较好,他打着保境安民的旗号,统治江南五省,并重用地方贤达陈陶遗、张嘉璈,优礼章太炎、张謇,获得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好感。
孙传芳虽然被国民政府骂为“残暴”,但他治理的南方五省却一片升平。他裁减赋税,善待农人,颇得时人爱戴。他还重用丁文江等学者,委以建设大上海的重任。后来乡绅主动进言,希望增加赋税以助军费,但他坚决不许。
因此在他失败后,江浙老百姓无不感伤。曾有军事家对孙传芳作过这种评价:“孙传芳为北洋后起军阀之最狡诈且有机警纵横之才者。”孙传芳并非仅仅是在军事上想有所作为,更想在政治权术上表现他过人的才能。他使江南许多社会名流对他有好感,甚至投靠到他的麾下,除了丁文江外,尚有蒋百里、陈仪、刘厚生等人。
总之,我认为应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运用辩证的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孙传芳,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多角度,多侧面的评价孙传芳。很难简单的用好坏来评价,总体来讲他是一个反、动落后的封建军阀,但他身上的闪光点也是应当给与肯定的。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孙传芳作为出生于我们泰安祝阳土地上的影响巨大的泰山儿女,作为一代枭雄,毕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千秋功罪众口评”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相信在我们泰祝阳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会诞生出更多的永垂青史的为中华民族作出更大贡献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