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莱子跟老子 千古大隐:从老聃到老莱子
【前 言】 探索 整合 还原 ——缘起与述要 湖北省荆门市象山(古名蒙山),一直传为我国最早思想家老莱子的隐居地。荆门,也是已知最古本楚简《老子》的发现地。春秋时老莱子是否真隐居于此,老莱子与老子的关系如何,这是非常值得考察和探究的。
从对原始文献的深入研究和考古工作的不断发掘来看,两者有很大的历史联系,或者“两老”为一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笔者相信,随着学术探索的进展和考古成果的不断扩大,学界终将超越司马迁《史记•老子传》中“或曰”的疑问论式。
因而荆门,特别是古蒙山,也极可能是中国先秦思想文化的一大发源地或转换地。 遗憾的是,过去对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及传播工作做得还比较薄弱,造成一些珍贵的思想文化资源转化困难,及其价值没有很好地实现。
应引起政府文化部门及社科研究组织的高度重视,适时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并扶植民间研究力量去攻关克难,形成有一定影响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就研究荆门老莱子或老子本体来说,笔者认为,问题表现在: 其一,其人存疑,没有很好地破解。
一方面老莱子有无其人,缺乏有力的依据与论证。老莱子除在先秦典籍中存片言碎语外,在司马迁《史记》及汉后《列仙传》等传说故事中也只有几十言的记述,其独立身份可疑或无确定的史料支撑。
另一方面,老莱子是否与老子同为一人,也没有超出司马迁“或曰”的说法,正反两方对立的观点与争论较多,造成人们对老莱子或“两老”定位困难,宣传底气不足。
其二,身世不明,没有深入地挖掘。尽管关于老莱子或老子史料奇缺,还是有些散落在先秦典籍中的片断和历史传说可收集汇研的。但直到现在,老莱子出生何地、家族何源、人之何历,少有人说得清楚。特别是老子到底是“西去化胡”还是“南隐楚蒙”化名为老莱子,没有一个较科学的、符合历史逻辑的论证。
人们已习惯于老子“西出函谷关”隐去成仙的传说。如果说老子很可能是隐居在荆门古蒙山的老莱子,恐怕没有多少人相信。为何,论证与宣传不足。
其三,形象模糊,没有鲜明地展现。这一点是由前两个问题带来的,尤其是对于老莱子来说。由于对“两老”认识不能相对统一,单就老莱子去看,仅有几十言的《列仙传》等后书传说,故事也仅“老莱娱亲”、“孔子与楚王访老”等简单记述,不能给人深刻、全面的感知。
其四,思想散断,没有系统地梳理。除《道德经》外,老子或老莱子的其它言说并不太少,但散见于《礼记》、《庄子》等先秦典籍中,未能系统收集和深入研究。
其论说的先后顺序与思想脉络不十分清晰。表现在各书语主混淆,要么把老子或老莱子两者混同,要么截然分开,造成道家老莱子除了“斑衣娱亲”、“不朝楚王”外,很难展现其思想特色,体现道学始祖的地位。 当然,问题不仅仅是这些。
作为一个乡土文化与老学爱好者,对此常为迷惑或甚感遗憾。由此顺迹探研,虽然困难较大,但非完全不可为。去岁以来,笔者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收效,逐成《千古大隐:从老聃到老莱子——老子真迹考》初稿,部分篇章在有关报刊、网络媒体上发表,受到一定好评。
为使对“两老”研究达到一个新阶段和新境界,笔者在考证上,注重从三个方面去开拓,力争在某些重大悬疑与研究难点上有所释解或突破。 一、注重了从源头探索,不被后学迷惑。
一方面高度重视对原始文献的研究、运用。另一方面重视对现存遗迹与其它文物的考察、论证。因为这两方面史料较少经过后人改造或误传,最能显现历史的真迹与本来面目。 二、加大了资源的整合,不致相互割裂。
一是加大了“两老”主体整合的力度。因为“正史”并没有完全排除“两老”为一人,所以积极运用“可能性”去思考,这样论据比较丰富,且能将“两老”史料前后沟通,互为印证,得出“两老”为一人的、符合历史逻缉的结论。
至少,从目前的史料、学者的论述及本人的考察情况来看,还没有排除这种可能性。二是加大研发成果整合的力度。目前,全国老学研究及发掘的成果丰富。1983年荆门郭店楚简的发现,使一些专家、学者对老子本人及著作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证明了春秋“老子”其人及著作权的存在。
尽管有些问题在学术领域仍有分歧,但对综合性考证“两老”身世及其思想、学说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与广阔的空间。 三、尝试了对人物还原,不为面纱所隔。
由于历史的原因,“两老”的假象很多,真象迷蒙。对此笔者立足史据、合理推断,弥补空白,尽量复原本来面目。本着“四不”原则,即“不猎奇、不神化、不硬扯、不强断”,注意历史的有机联系。
对目前还搞不清楚的问题,以疑存疑,待他人或后人评判。 四、加强了立体化写作,不再低位承传。针对“两老”人物研究基础薄弱及承接老莱子思想文化的受众不同,笔者注意在老莱子研写的文本上呈现一定的多样性。一方面是加大力学术论述的力度,这是正确研究、继承老莱子思想文化的先决条件。
学术论述力求建立在科学严谨的基础上,为的是使“老莱子”站得住脚,并有强劲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兼顾老莱子研究的资料性及通俗化。对引用的某些传说、传记文学资料都进行了一定的辨析,不再“以伪传伪”,目的在于激发更多的人熟知“两老”、研究“两老”,使这一积极影响中国两千余年的思想文化资源得以科学传承,并发扬光大下去。
当然,主观愿望是这样,客观效果如何,不是本人能把握的,只有待众人批评和历史检验了。
此稿若能起到抛破引玉的效应,作者就深感幸慰了。 在此,期望“二老”本土政府文化部门高度重视、积极组织老莱子研究、宣传工作,并提供一定物力、人力保障。
值得借鉴的是,近几年来,荆门市政府有关部门在郭店楚简研究,特别是楚简《老子》研究、宣传上的力度较大,成果较多,盼能把这一工作机制与研究方式复制到老莱子研究上来,同下气力,使“二老”研究、宣传能有机统一,把这一荆楚传统文化与荆门特色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形成新的氛围,取得新的成效。当然,有关专家学者及民间有志之士力也应积极努力、奉献智慧。 作者 2010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