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相信未来》意象解读的迷雾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选入了被誉为朦胧诗先驱的诗人食指的代表诗作《相信未来》,学生很喜欢这首诗,但也普遍反映读不懂诗中的意象。迷茫中的学生自然转向手中的参考书寻求帮助,但我发现,至少在《相信未来》这首诗上,参考书不仅没有成为照亮学生思维航程的灯塔,反而可能将其引入歧途,俗话说“带到茄子棵里去了”。
蜘蛛网——黑暗势力;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灰烬的余烟——残存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紫葡萄——希望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鲜花——收获的果实;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又孕育着新的希望;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乍看这些意象的象征义似乎也自成系列,言之有理,但实际上是对诗歌做了简单化、概念化甚至政治化的图解。这种解读不顾《相信未来》作为朦胧诗的艺术特质,甚至不对诗歌文本做具体细致的体味,想当然地把鲜活的诗歌变成了一些陈词滥调。如任学生不加甄别地接受,将使学生本就纤弱的诗歌触角更加萎缩,距离诗歌之门将愈来愈远。而引领学生拨开迷雾认清航道正是教师的责任,教师理应当好学习之船的船长。
下面就是我带领学生拨开云雾见青天的过程。
师:“蜘蛛网”象征黑暗势力倒是不错的,但诗人为什么不把黑暗势力比作狂风暴雨霹雳冰雹却比作似乎软弱无力的蛛网呢?第一小节中哪些词能暗示那个时代的特点?
生1:我觉得是“查封”。***时期把古代文化、西方文化一律当做毒草,那些书籍都被查封了。而蛛网的形象正和那些交错的封条相似。
师:很好,形象思维(板书)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
生2:还有“灰烬”。背景资料里引作家秦牧的一段话中说:多少书籍被付之一炬。
师:书籍是文化的载体,是文明的象征,书籍的毁灭象征着文化文明被野蛮摧毁。我们再来看“炉台”,炉台是什么地方?
生3:炉台是生火做饭的地方,是温暖身体充实肚子的地方。我觉得在诗里应该象征提供精神食粮的地方,比如书籍、学校、图书馆,甚至也包括文物古迹等等,这些不是被查封就是遭破坏,诗人为精神的贫困感到悲哀。
师:当年这首诗在知青中流传时曾被传抄者改动过几处,其中一处就是把“我的炉台”改为“历史的炉台”,食指说这一处改得大气。从这个评价可以看出,诗人感到的贫困不仅是自己的,也是整个民族的。那么,我们怎么理解“灰烬的余烟”呢?你认同“残存的希望”这个解读吗?
生4:心爱的书籍被烧成一堆灰烬,爱书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那袅袅余烟正像缕缕叹息从诗人心底升起。所以我认为“余烟”不是什么残存的希望,而是文明的哭泣,是诗人的叹息。
师:很好,又是形象思维的成果,而且用了情景还原法(板书)。诗人把余烟拟人化,说它叹息着贫困的悲哀,用了移情的修辞手法,即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注入客观物象。比如大家初中学过的杜甫《春望》中的两句——
生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师:对。“蜘蛛网”“炉台”“灰烬”这一意象群给我们勾勒了那时的社会环境:野蛮和愚昧务必要把文明置之死地。诗人感到失望和悲哀,却依然固执地相信未来。诗人为什么要用“美丽的雪花”来写?
生5:因为雪花是寒冬里最美丽最纯洁的事物,雪花将覆盖大地上失望的灰烬,诗人的希望像雪花一样美丽,信念像雪花一样纯洁。
生6:雪花像一个美丽的梦,轻盈,纯粹;“未来”不正是诗人严冬里坚守的一个美好的梦吗?
师:说得真美!第一小节诗人主要从时代环境的角度抒发情感表达信念(板书)。请朗读第二小节,看角度有何变化?请注意有一个字反复出现,有两个意象联系紧密又相反相成。
生7:“我”字反复出现,说明这一节强调诗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师:对,这一节注要是从诗人个体的生命体验来写的。
生8:“紫葡萄”和“枯藤”联系紧密,但意象的色彩以及给人的感受却截然相反。紫葡萄是饱满的,鲜润的,充满青春活力;而枯藤却是瘦削的,枯干的,生命似乎奄奄一息。
生9:诗人的生命就像这株葡萄,本来充满青春活力,做着鲜花和紫葡萄的梦,但这一切都被残酷的时代毁灭了。
师:这不只是诗人一个人的命运,也是那一代青年的命运。当青春之花遭遇严冬,花瓣凋零,理想幻灭,几乎无人能幸免。但他们认命了吗?
生齐:没有!诗人依然固执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师:是的,诗人用自己被摧残的枯藤般的生命做笔,以凄凉的大地为纸,写下四个遒劲的大字——相信未来。那么,“凝露”意味着什么呢?
生10:凝露就是凝结着露水。请想象一下,这是深秋寒夜里的露水,一滴一滴附着在瘦弱的枯藤上,枯藤是什么感觉?我想一定是倍感寒冷、痛苦和孤独。所以我认为这露水是黑夜的帮凶,进一步打击着枯藤。
生11:我觉得这露水也可能是枯藤的眼泪,强化了诗人生命遭受摧残的痛苦。
师:诗无达诂,意象也有一定的多义性,根本原则是不违背诗歌的主体情感,我觉得两位同学的解读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枯藤饱受摧残,饱尝痛苦,它不仅坚忍地承受了这一切,更重要的是它藤枯心不枯,对未来的坚信就是对迫害生命的现实的否定和控诉。“枯藤”这个意象化丑为美,充满了悲壮的色彩。现在请大家朗读第三小节,体会情感的变化和意象的色彩。
生12:情感由前两节的低沉转向高昂,意象由黯淡凄凉转向鲜明壮阔,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大海日出图,表现了诗人内心对未来最热烈的信念。
师:好一幅瑰丽壮美的大海日出图!读这一节,我仿佛听到了奔放激昂的交响曲。这幅图景是诗人内心的外化。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无论自己遭受多少打击,在内心的最深处,生命的本质生命的信仰是不可改变的。请问,诗人为什么要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的最强音呢?
生13:因为孩子属于未来,孩子就是希望。
生14:因为孩子最纯洁最真诚,诗人的信念也像孩子一样纯洁真诚。
生15:诗人把自己的内心比作纯真的孩子,他毫不掩饰对黑暗现实的否定,也毫不隐藏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生16:孩子对未来天然有一种急切的盼望,像《童年》歌里唱的那样。
师:几位同学都言之有理,结合起来,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就更丰满细腻了。前三节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环境、生命体验、内心——层层深入地抒写了诗人在令人绝望的现实面前对未来坚定的信念。这一信念从哪儿来?请朗读4—6节。
生17:诗人坚定地相信未来是因为诗人相信未来的人们将给这段历史和这一代人客观公正的评价。
生18:我请大家注意一下“眼睛”。人不只有一双肉眼,还有一双心眼。(同学笑)诗人的肉眼看到的是蛛网查封的炉台,是失望的灰烬,是凄凉的大地,而诗人的心眼看到的却是壮阔的大海,温暖的曙光,他还看到了历史和未来,看到了未来人们的眼睛。现实虽然黑暗得令人绝望,但,再浓的雾也有消散时,再黑的夜也有***时,所以当诗人的目光越过现实看到远方的时候,绝望也就不攻自破了。所以我认为诗人的信念来自他内心的眼睛,目光有多远,希望就有多远。(掌声)
师:说得真好!是啊,很多时候人感到绝望就是因为只盯着眼前的黑夜,打开心眼,以整个人生、整个历史甚至无限的宇宙为参照系来观照时,心胸就会豁然开朗,世界就柳暗花明了。请大家看深受食指影响的朦胧诗的代表诗人北岛的《回答》一诗的结尾: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两位诗人的诗句可谓异曲同工。下面我们来看“腐烂的皮肉”和“脊骨”两个意象分别指什么。
生19:诗句直接告诉我们了,“皮肉”指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脊骨”指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师:注意两个“那”字,说明上下句是复指关系。这两个诗句里有明确解说的意象,参考书上为什么也错了呢?我觉得这背后有一个非常不好的阅读习惯——不深入文本,只凭想当然。请大家记住:文本是解读的依据,也是检验解读是否合理的依据。好,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两个意象的内涵。
生20:“皮肉”是那一代人的情感体验,“脊骨”是他们的探索精神。
师:这种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从屈原的——(生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鲁迅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这一代青年也用自己伤痕累累的青春在黑夜里摸索着黎明,正像朦胧诗的另一位代表诗人顾城的一首短诗《一代人》所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就是一代人的精神写照。几十年过去了,历史的风尘渐渐远去,而这种精神却愈发闪光。这首诗不仅鼓舞了无数陷入绝望中的知青,也将激励我们在人生的航程上劈波斩浪。让我们用真诚的朗读向他们表达后来者的敬意。
师:通过这首诗的学习,尤其是通过对意象的解读和赏析,我们可以看到,朦胧诗虽然有些朦胧,但并非晦涩难懂。希望大家在读诗时牢记两个逻辑——情感逻辑和形象逻辑,深入文本,知人论世,用形象思维叩开诗歌之门,用情景还原法摸索诗歌内部的幽径。切忌用概念代替形象,更不能想当然地给诗歌贴标签,那不是解读,而是歧途。
【反思】现在教辅资料铺天盖地,在方便了学生学习的同时也放纵了学生的思维惰性,鉴别能力尤其欠缺,所以当我看到学生手中的资料里存在明显误读时,就决定以此为契机,以参考书为靶子,一方面引领学生在诗歌的天空里飞翔,重点强化形象思维意识和文本意识,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的质疑反思和独立思考的精神。效果还是不错的,有些学生的解读还是我没有想到的,令人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