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海淮南 鞠躬、戴永年、张文海三院士寄语中南学子
4月28至29日晚,由学校团委主办的“我的理想、实践与情操”百名院士百场报告会在长沙普瑞温泉酒店举行。鞠躬院士、戴永年院士和张文海院士与中南大学青年学子亲切交谈, 畅谈学术研究和人生价值,抒怀对祖国的热忱和对新一代青年寄予的无限期望。
“跟你们在一起,今天我就70岁,不,60岁啦。看见你们我都觉得自己年轻了!”刚一见面,这位身着军装腰杆挺直的老人便亲切地与我们开起玩笑。尽管年至耄耋,但他依然精神抖擞,举手投足间显示出无尽的活力。
风趣的言语,慈祥的笑容,体贴的照顾,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与他的距离。他,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神经科学家和医学教育家,我国现代神经解剖学的开拓者,鞠躬院士。
“我不是大师,也不是泰斗” “我生下来就是叫鞠躬的。”当被问及名字有什么特殊含义时,鞠躬院士毫不犹豫地告诉我们,名字是父亲起的,就是希望他能够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鞠老院士在之后首先给自己一个定位,“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只是在‘修远’的路上点燃了一个小蜡烛”,他特意强调自己不是大师,也不是泰斗,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科研工作者。
鞠老谦逊的态度给我们以深刻的印象,一句“要是想听我多给你们啰嗦,就先吃点东西吧!”更是拉近了我们与鞠老的距离。 在科研和教书育人中,鞠老特别重视科研道德,对于伪造、剽窃等行为犹为扼腕。
鞠老忠告年轻的科学研究者,不要对权威过分崇拜;借用法国科学家巴士德的话,他还告诉我们,要学会“证明”自己是错的,从而在其中提取“正解”。
“到哪里都能创造自己的事业”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对我来说什么条件都可以!”鞠老告诉我们,之前他居住在上海,大学来到当时长沙的湘雅医学院;从上海到长沙,物质条件的反差十分巨大。
“但是我特别喜欢湘雅,条件再差也没关系。”鞠老强调湘雅严谨的学风和治学态度教会了他如何做学问。后来,他又被分配到在当时仍然十分落后的西安,但是鞠老丝毫没有抱怨,而是在西安落户,潜心做学问。
“我们搞科研追求的不是发财。”鞠老告诉我们,只有真正的“迷”才能成为“家”。 在访谈的过程中,鞠老对当今教育体制存在的诸多弊端犹为惋惜,他告诉我们在育人方面,知识教得多只能算一个好的教书匠,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被称为一个好的教师。
鞠老反对在科研学术方面实现突破的说法,指出只有真正成为培养科研人才的土壤才能证明中国是一个科研强国。
“要如同芒刺在背,痛己之不足” “科学家的生命在于不断地更上一层楼的追求。”鞠老的一生始终践行着这样的追求,在访谈中,鞠老特别强调了 “要学会痛己之不足”,当我们对鞠老所说的每个人都能历数自己的不足表示赞同时,一句“那你三年前有什么不足呢”让我们立刻哑口无言。
鞠老告诉我们,要对于自己的不足如同芒刺在背,只有痛才能促使自己下决心改正,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这也是一个科学家不断追求的更上一层楼。
鞠老还提到从小与父亲的朋友巴金住在一起,巴金和巴金的朋友们对他最大的影响就是教会了他如何做人。
鞠老告诉我们,做人,就是要诚实、正直,要学会尊重他人,时刻为他人着想。 访谈的最后,鞠躬院士寄语母校和广大学子:喜看沉舟侧畔千帆过。鞠老说,“沉舟”就是自己,希望广大学子们能够励精图治,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立于德:品德高尚的人才能持续发展 戴院士将“德”列于人才所应具备的各种素质的首位,他说,在高尚品德的基础上,人才会对社会有贡献,有“德”的人才能持续发展。
接受采访之前,八十高龄的戴院士前去看望了中南大学九十高龄的黄培云院士,但得知中南大学学生代表们的来意后,他依然不辞劳苦,欣然接受了请求,学生代表们被戴院士尊重前辈、关爱晚辈的品格深深感动。
戴院士从其青少年时的成长经历谈起,将青年时加入云南青年民主同盟,积极参与各类民主爱国运动的经历娓娓道来。他说,当时国民党政府腐败,不为百姓考虑,而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因此,作为青年学子他不畏白色恐怖加入了地下党领导的云南青年民主同盟,同时也积极参加读书会、演出等公开活动,经常听取闻一多、李公朴等人的时事报告会,积极学习及宣传进步思想。
这充分展现了其爱国之德。 对于当今一小部分科研人员存在学术不端等违背道德的行为,戴院士十分感叹,他说,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人的品德应该体现在行动上,“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科学家。
” 戴院士处处闪耀着高尚品德的光芒,也正因为此,戴院士才会成为一代大师。
成于学:面对困难要善于坚持 出于为云南矿业做点事的考虑,戴永年院士选择了矿冶这一冷门专业。谈及此,戴院士说,当时并未考虑专业的冷与热,只是觉得云南这片土地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作为云南人自己应该为云南的矿业做点事。
从此,戴院士便走上了他的矿冶研究之路,一干就是五十余年,在教学与科研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在科研道路上,戴院士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凭借坚持的力量最终取得了成功。
他说,当时为了进行真空冶金的实验,他克服了许多困难,包括资金、设备等问题,但是凭借着对科研的热爱以及坚持的信念,他都一一克服了困难。
从1958年开始研制到1979年鉴定完毕,期间经历了二十一年的努力,还经历了“文革”的考验,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他说,二十一年间,只要中途停下来了就真的停下来了。他鼓励学子们面对困难要善于坚持。
展于创:敢于尝试与拼搏才会有创新 戴院士指出,发展在于创造。他觉得我国目前中低端产品太多,高端产品太少,缺乏明显的特色,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但他也鼓励大家不要急躁,目前我国的条件越来越好,在科研领域的成绩也越来越多,我国一定会在不久的未来迎头赶上。 戴院士以华南理工本科生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为例,鼓励学子们摒弃自卑,敢于尝试,敢于创新。
他说,要在学术上有成绩,一方面要努力,一方面要敢闯,要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或没有做到的事情,即使失败也不要气馁,但是一定要敢于拼搏的胆量。戴院士希望青年学子们能够超越前辈,获取诺贝尔奖。
益于民:基层需要知识分子 对于近年来一大批大学生毕业后去农村当村官、支教的现象,戴院士表示欣慰,他觉得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去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基层也需要知识分子。
同时,他希望大学毕业生们要从农村的现状出发,从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地为农村做点实事。 最后,在中南大学合并组建十周年之际,戴院士对母校的未来寄托了希望。他觉得中南大学现在发展势头良好,希望中南大学走向世界,向高端发展,争当世界大学前列。戴院士以“向世界一流前进”的题词表达了他对母校的热爱及厚望,对中南学子的期盼与勉励。
他,虽已年至古稀,却依然精神抖擞,举手投足间尽显个人魅力。 他,40年来如一日,一直在闪速强化冶金第一线从事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工作。
他,曾荣获多项大奖,却依然不骄不躁,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工程设计大师”。 他,就是著名铜冶炼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文海教授。
谈发展:钱要用在刀刃上 “我们现在还有的是干啊!
”当谈及如何在冶金方面做出自己特色、有所创新时,张文海院士不无感慨地告诉我们,尽管我国的炼铜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总体而言我国还有很多不足。张老指出,当前工程创新很重要,但基础更加重要;“钱要花在刀刃上”,张老强调国家新武器的研发必须要跟上,只有如此,才能摆脱国家落后挨打的厄运。
此外,张院士特别强调了社会责任,指出工业发展要顺应当今提倡的“低碳”生活,承担社会责任,这也是把钱用在刀刃上的一种体现。
对于人才培养方面,张院士认为不同的部门、单位需要不同的人才,但总的来说,复合型人才更符合当今时代需要。张老特别提及了学科交叉的重要性,指出随着竞争的不断激烈,复合型人才在工作中更能胜任各种需要。
重德行:不能白当大学生 “有无理想会影响人的一生,人有理想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张老不无感慨地告诉我们,有理想的人在碰到挫折时也不会败下阵来;对于当代大学生,张老强调必须要心怀理想,有社会责任感,“不能白当一回大学生”。
对于当今大批学子进入农村当村官、支教的现象,张老表示到农村体验老百姓的生活对个人提高很有帮助,但是从专业方面来说,张老更希望大学学子能够学以致用,发挥专业作用。
对于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张老更看重工作态度,并指出好的工作态度对于提升团队实力大有帮助。对于当今学子中存在的学风浮躁现象,张院士表示理解,同时张老强调不能太看重个人荣誉,要对未得到的和已得到的保持一种淡泊的心态。“荣誉只能说明过去”,张老告诫我们,对于这些大可不必太过于在意,顺其自然便好。
论人生:“敦煌有鱼” 我们了解到张老家中的客厅悬挂着一幅写有“敦煌有鱼”的书法,当被问及含义时,张老笑着告诉我们其实可以有很多理解:因为国家西北干旱缺水,如果连敦煌都有鱼了,那么大西北也就一片葱茏了;此外“有鱼”与“有余”谐音,张老告诉我们,这也代表了一种人生态度,保持谦虚的品性,做事情不要做得太满,时刻留有余地。
闲暇时刻,张老更喜欢在自己家中侍弄花草。
他告诉我们,尽管自己种花种菜,浇水施肥最后得不偿失,但是他喜欢自己动手,在动手的过程中体味不一样的乐趣,收获的则是喜悦。 访谈的最后,张老院士写下对母校的深深祝福:如日中天,成果多多,人才辈出。他以一名学子的姿态,郑重签下自己的姓名,为母校组建合并十周年献上一份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