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伟秘书 周明伟:走出去 中国图书还要下大工夫
2012年伦敦书展,中国图书飘香海外。4月16日,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以43个文种972种书目亮相伦敦书展,成为中国参展品种最多、文种最多的集团。以“中国图书如何走出去”为话题,《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总裁周明伟。
是极佳机会也是巨大挑战
谈到伦敦书展和这次中国作为主宾国参展,周明伟认为,从法兰克福书展到伦敦书展,接二连三地邀请中国担任主宾国,证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中 国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参加这次书展,对中国出版人来说,既是一个极佳的机会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伦敦书展是品牌最久远的大型国际书展之一,而英国与大多数 国家相比,有更长久的出版历史和丰富的出版资源。在这样一个国家扮演主宾国的角色,让我们展示优势和丰富出版资源,是吸引和影响同各国出版商的合作与交流 的好机会;但同时也是个很大的挑战,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们无论是硬资源还是软资源,与英国这样的阅读大国、出版大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重新包装讲好中国故事
周明伟表示,中国图书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他认为,一是要多出喜闻乐见、通用度高的作品,以吸引国外受众对于中国的兴趣。偏 离受众喜好或市场需求轨道的图书就不会有受众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二是要注重文化差异,创新表达方式。
他举例说,在韩国,学打太极,可以看漫画,生动形象, 简单易懂。而我们一些介绍中医、中餐、中国功夫等中国文化精髓的图书,往往图示人物难看、动作轨迹不清、所用语言对专业人员来说太简单,而对于普及者来说 太繁琐;某些直接翻译后的表达,连中国人看了都觉得不知所云,不仅难以表现中国文化的魅力,更难让国外读者读懂、学会。
所以,他认为,相较之下,中国图书 还要下大工夫重新包装,借助图片、动漫或其他新的技术手段和表达方式,形象地展现文化魅力,才能迎来新的生机。
采用新模式解决翻译问题
担任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总裁,长期从事对外出版文化交流工作,周明伟也积累了很多心得。他向记者介绍,就像我们成长过程当中了解世界文化一样,大 多数人都是通过文学作品来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境况。但能否发挥文学作品的作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翻译好这些作品。
他认为,中国文化能 不能走出去,在国际平台和别人进行交流,翻译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但目前我们在这方面遇到了瓶颈。周明伟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比如,发掘当地资源,探索合 作模式。
聘请通晓中国语言的“老外”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或是合作策划方案,请“本土”的写作资源对中国话题的图书进行再创作,继而激发他们再创作有关中国 话题图书的灵感和能力。周明伟觉得这些新模式,可以让中国图书更“原汁原味”,更易被海外读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