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经长2014会计基础班 2011年[徐经长]中级会计
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以客观题题型出现。在近三年试卷中,本章内容所占分值为2分左右。 内容介绍 本章包括三节内容,分别为: 第一节 财务报告目标 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三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其中,第二、三节是本章的重点。 内容讲解
第一节 财务报告目标
本节包括三个知识点:一、财务报告目标;二、会计基本假设;三、会计基础。 一、财务报告的目标 财务报告目标的重要性:指出会计工作和财务报告的作用。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理解会计理论和实务的起点,其要点包括:为谁服务?通过什么方式? 在我国,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报告外部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其中,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是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首要出发点。 从理论角度看,企业财务报告主要应达到两个方面的目标: 1.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决策相关) 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其中最主要的使用者是投资者,其他使用者的需要服从于投资者的需要。在提供财务报告时,应首先考虑报告所涵盖的信息是否有利于投资者的决策。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受托责任) 在现代公司制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管理层受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产,负有受托责任。
只有通过会计信息,才可以准确判断投资者的投资是否被科学、合理而有效的使用着,才可判断投资使用的效果,这也是会计信息的重要意义。 会计信息向外部投资者真实可靠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实际上也反映着经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决策相关,从信息质量要求方面讲,属于相关性要求;而受托责任,主要反映可靠性要求。 二、会计基本假设 包括四个内容: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1.会计主体的定义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立场和空间范围。 会计人员应站在企业立场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而不是站在投资者立场反映所有者的资金运动,要对企业资金和所有者资金进行区分。
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 法律主体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主体。法人一定要进行独立的会计核算,所以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