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志亮教育的逻辑起点
一 : 表示逻辑关系以及起承转合的标志词语和线索提示语归纳
做“填空式阅读”要注意文章中句子和句子之间、段落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起承转合的标志词语和线索提示语。
表示逻辑关系以及起承转合的标志词语和线索提示语分类归纳
时空关系
因果关系
转折关系
并列关系
递进关系
比较关系
对比关系
举例关系
强调关系
条件关系
归纳总结类
二 : 未来99%的在线教育会死 极客学院的”单点突破”逻辑能向死而生吗?
摘要:和沪江网从BBS发展转型一样,极客学院的前身EOE社区也只是一个程序员交流的社区。所以,沪江网走的通的路,极客学院同样走的通,甚至更有优势。
"未来在线教育公司99%都会死掉。"
这是极客学院创始人靳岩在回答我的提问时说的一句话。在靳岩看来,2015年是行业的洗牌期,在线教育将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发展的阶段。
不可否认,2014年以来,由于在线教育的火热,企业、资本的大量涌入,使这一领域从"蓝海"变为"红海",甚至成为了"血海"——各种项目层出不穷,使得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企业很容易面临被淘汰的现实。
那么,作为同样处于"红海"之中的极客学院,靳岩是如何想和做的呢?他给出了四个字——单点突破。
什么是"单点突破"?
其实,"单点突破"这一观点一直是周鸿祎信奉的创业信条。
三年前,其在新浪博客撰写了《集中优势兵力,单点突破》一文,表示"做产品一定要单点突破,把一点做到极致……很多产品的竞争就像是田忌赛马一样,我不和你拼整体实力,我一两个点上打败你,也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而在去年12月,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周鸿祎又重申了自己的这一观点,称"创业者不能被大佬们所忽悠,生态不能成为遮羞布,成功还得靠好的产品来单点突破"。
靳岩对此深表认同。他认为,创业者最大的优势在于包袱少且灵活机动,因此其切入一个行业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找到一个点,"集中优势兵力"将其"打透"——做到极致,然后围绕这个点在这个行业延伸,形成产品线——做线,最后做成平台,甚至生态——也就是做面。
他举了一个例子——
YY的创始人李学凌刚创业的时候,拿着雷军给的100万美元,创立了多玩游戏网。那是2005年,游戏行业还正是一片"红海"——当时的游戏行业已经有老大是17173——其每个游戏都有自己的一个站,可以说已经独霸江湖。
而李学凌是门户网站出来的,曾经的"京城四大IT名记"、网易总编。按道理说他应该高举高打——你有100个游戏,我做200个;你每个游戏有10个功能,我做20个。
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只做魔兽这一款游戏的社区,团队从5个人到35个人的时候,一直只做一款游戏。后来,凭借《魔兽世界》专区,多玩游戏网从众多二、三流游戏门户网站中异军突起,在成立3个月之后网站流量突破100万。这就是"做点"。
后来,游戏资讯网站的增长空间有限,李学凌便选择了推出网游对战语音软件YY语音。由于YY的音质好过QQ聊天,并且注重社区运营,其迅速在《魔兽》等游戏玩家中蹿红。由一个产品向另一个产品延伸,这就是做线。
再后来,到2009年,李学凌成立了独立的YY语音事业部,且开始往娱乐方面发力,通过视频真人秀、歌手演唱会等娱乐形式迅速向大众群体扩张。到2011年,YY的用户已经从3650万暴增至2亿左右。显然,这时YY已经是一个平台了,它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形成一个生态,而这个过程就是做面。
靳岩说,YY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单点突破"策略践行的过程。"点、线、面",这是大部分行业创业者最佳的突破策略。
极客学院如何"单点突破"?
据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10亿人,占网民的16.0%。显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未来在线教育将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但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在线教育是一块"肥肉",这个领域的竞争者也越来越多。首先,BAT三驾"收割机"早已瞄准了这一市场——百度去年分拆旗下的作业帮成立了独立新公司,阿里巴巴则把淘宝同学升级为淘宝教育加重投入,腾讯除了进一步发展自身的腾讯课堂业务外,也对在线教育的创业公司(疯狂老师和易题库)进行了金额不低的投资。
其次,行业巨头新东方、好未来、全通教育等,不仅利用自身优势资源推出在线教育新业务,更开始投资或收购互联网教育相关的公司,实现强力阻击。
甚至,YY、网易等互联网公司都开始进军和布局在线教育行业。而除了这些"自带光环"的巨头,剩下的则是极客学院、麦子学院、51CTO、微课、开课吧等创业者。
可想而知,作为一个创业者,在在线教育行业生存和发展,其实并不轻松。
但是,令人惊讶的是,有中国版Lynda之称的极客学院,其用户数已经突破200万,其中付费用户约10%,开设精品课程超过2000门,百度指数超过4000,已经是IT职业在线教育领域的佼佼者。靳岩还透露,公司早已月收入过百万,且现在月收入增速超过30%,即将营收平衡。
显然,从现阶段来看,极客学院实现了靳岩的"单点突破"——至少抓住了在线教育领域IT职业在线教育这一个点。
那么,极客学院是如何抓住的呢?靳岩说到了三点罗辑:
1)回归教育本质。现在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为了快速融资、获取用户,往往会选择炒概念、讲故事。但是靳岩却认为,创业者应该回归到"互联网只是工具"这一本质上来,就像在线教育,本质还是教育。所以,极客学院在创业初期,选择的就是低调做品牌和服务,不玩概念和炒作。
2)建立优质内容。与Lynda一样,极客学院的理念是内容为王。据靳岩介绍,极客学院教研是基于"最新、实战、系统"三要素。所以,WWDC苹果发布全新的Swift开发语言时,极客学院仅7个小时就上线了Swift的开发课程。而在解决在线教育低效率的问题上,极客学院还推出"知识体系图"和"实战路径图"。
3)扩大用户规模。靳岩认为,对于传统教育来说,并不需要一个大的用户池,用户数确实不关键。但对于在线教育来说却不一样,因为如果没有用户规模,用户数据的挖掘、对内容进行切线的划分,都无从谈起。因此,极客学院凭借前身EOE社区,即获取了几十万用户,而在后面的发展中,管理团队更是加大品牌宣传和运营的力度——例如,目前极客学院已经与280多所高校达成合作。
显然,回归教育本质,解决用户痛点,形成规模效应,这就是极客学院的"单点突破"中"做点"的切身经验。
那么,"做点"之后,极客学院如何"做线",甚至"做面"呢?
靳岩举了另一个例子——沪江网。据了解,沪江是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教育的企业之一,于2001年成立,2006年开始公司化运营,2009年推出自营B2C品牌沪江网校,2014年引入百度战略投资;2015年完成D轮超10亿元人民币融资,估值突破10亿美元,已然是在线教育领域的"独角兽"了!
但是,靳岩介绍,沪江网创办之初,只是一个英语学习的BBS。后来,沪江网转型为在线教育平台——英语在线教学。而随着英语在线教学的发展和成熟,沪江网慢慢扩张了其他语种教学,目前已经有9种语言。甚至,沪江网可以为企业客户提供打包产品,按照企业需求定制语言学习产品。
类比可发现,无论是从出身还是发展路径,极客学院和沪江网都如出一辙——和沪江网从BBS发展转型一样,极客学院的前身EOE社区也只是一个程序员交流的社区。所以,沪江网走的通的路,极客学院同样走的通,甚至更有优势。
目前,极客学院还在"做点"阶段。但靳岩表示,在不久的将来,极客学院即会开始"做线"——扩展其他职业在线教育。当然,范围还是IT职业领域,比如设计。而针对"做面", 靳岩表示现在还比较远,但很有可能会从在线招聘切入。
综上所述,在线教育已然是一片红海,作为无"爹"可拼的创业者,选择"单点突破"策略,实为上策。当然,也并不是说选择任何一个"点"都有可能突破,关键还在于你要选对了属于你的那个"点"。否则,只能是南辕北辙,越走越远。
三 : 外媒:谷歌不许阿里云点灯的双重逻辑
引言:作者的本意是,谷歌采用了双重标准来看待自己与苹果的竞争和阿里云与自己的竞争。为什么谷歌允许自己通过一些明显侵权的方式去抢苹果的地盘,却不允许阿里云以类似的方式来抢自己的地盘——即使阿里云只是带有嫌疑,这些指责其实是毫无依据的。为了说明这点,作者分析了谷歌为何对阿里云如此敏感,并举出谷歌曾经以怎样的方式去对待苹果。
在我之前的帖子中,我打了一个比方,"如果苹果对圆角设计申请了专利,谷歌则对关联文件申请了专利"。我现在想就IP授权和竞争发表点看法,正是这两点使得谷歌对宏碁施加了压力,并最终导致了宏碁新款手机发布会的取消。
宏碁是谷歌主导的"开放手持设备联盟"的成员之一。就在不久前它正准备发布一款基于安卓分支系统的智能手机。这款名为"云OS"的安卓分支是由中国的阿里巴巴开发,它宣称要成为谷歌的竞争者。谷歌对此的态度是"或者是朋友,或者是敌人"。你可以成为OHA的一员,并且获得安卓的官方授权。如果你打算发布一款分支系统,那我们就将一脚把你踢出OHA,并且取消安卓的官方授权。
根据媒体的报道,阿里巴巴对此次事件做了如下声明"谷歌作为安卓的拥有者,威胁宏碁将取消安卓授权——假设宏碁坚持发布一款基于云OS系统的手机"。谷歌对该报道并未表示否认。
安卓的封闭其实早就不是新闻了,对此我说什么也会立刻淹没在死一般的寂静中,大量"免费软件"和"开源"双重开放标准的实物和证据已经说明了一切。Skyhook诉讼案和韩国反垄断调查,以及最近甲骨文和谷歌的诉讼案上所提交的证据都说明了谷歌恃强凌弱的策略。
与此同时,我之前也曾报道过谷歌在法庭上有关"Galaxy Nexus源代码是封闭且独占的"的言辞,HTC在向ITC提交的陈词中也表明HTC并没有谷歌专有应用的源代码。
我在这里想着眼的是谷歌的行为以及它对其行为的辩护,这揭示了谷歌对待自身知识产权的态度,以及反过来这对苹果意味着什么。苹果在全世界发起了多起让人震惊的诉讼,目的是为了防止谷歌及其伙伴侵犯它的知识产权。看看这两家公司的所作所为,我反而觉得苹果针对谷歌有关知识产权的诉讼远比谷歌的排他性策略要正常,待会我会一一解释。
我们先来看看谷歌的所作所为,再来回顾一下苹果的行为,再把这两类行为来对比一下。
无论阿里巴巴的云OS做了什么,也没有任何对安卓商标侵权的证据。
这是我从大量有关该事件的评论总结出来的共同点。谷歌不喜欢云OS的原因有很多,而每一个原因会导致谷歌做出何种正常的反应(包括先发制人的考虑)又有很多不同的答案。
谷歌针对云OS最近也是最严肃的指控是云OS对谷歌专用应用的盗版行为。云OS的应用商店据说未经允许收录了许多来自开发者的第三方应用。我无法证实此事,所以阿里巴巴直到被证明有罪之前都是无辜的。但是这里让我们做个假设,假设谷歌的指控成立,且手上握有不可辨驳的证据。在这种情况下,谷歌有权利动用合适的法律武器来对付阿里云的专利侵犯,同时也针对宏碁即将发布未经允许获得的软件做出反应。
我相信利益得到保护的第三方应用的开发者会为此大声叫好。侵犯专利的公司(在这个案例如果假设成立就是宏碁)因为销售未经授权的软件也将会失去对所侵犯专利软件(这里我们指谷歌的专有应用)的授权,对此我将深表赞同。这就像商店会拒绝跟一个只为部分商品付款,却偷窃另外一部分商品的顾客做生意一个道理。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谷歌为了防止或者停止对方侵权所做的行为远远超出了正常的范畴。
谷歌和阿里巴巴的陈述都很清楚地表明谷歌全然没有要求阿里云去除版权有问题的部分。如果谷歌要求对方去掉这部分,宏碁的云OS手机当然会延后发布,但绝对不会取消。
另外一个对阿里云的盗版指控便是对安卓商标未经授权的使用。但是证据在哪里呢?仅仅因为阿里云高层说过想要成为"中国的安卓"并不能证明阿里巴巴侵犯了安卓的商标。这只是竞争者之间的一个合法的比方。这里甚至没有一丝疑问:宏碁和阿里巴巴并没有取名叫"安卓",它有一个独有的名称:"阿里云"。
现在我们已经对发生在宏碁的阿里云手机发布之前,谷歌就知识产权(专用谷歌应用的版权授权,以及安卓商标授权)威胁宏碁,如果后者坚持发布手机将取消授权事件有个大致的了解。有件事要指出,谷歌此前给予宏碁的授权是基于开源代码协议的。
但是如果你从互联网上下载"Stock Android",它就是没有获得授权的专用应用和专有商标。我们现在已经看到至少商标这类权益并未受到侵犯,并且如果真的有潜在的对版权的侵害,它会被很有效地发现,犯不着对整个产品判死刑。这就像YouTube虽然每一秒都有违法的内容上传且被人访问,谷歌也不会把整个YouTube关闭一个道理。
那就只剩下一类争论,该争论之前也被谷歌的安迪·鲁宾在G 首页上指出,即兼容性(或者,反过来说,碎片化)。谷歌对于兼容性的推崇及其对碎片化的防备显然并不适用于甲骨文的JAVA。有关安卓系统中发现未经授权的甲骨文JAVA应用界面的案子将会提交到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但是,即使谷歌在碎片化场合使用双重标准,防止碎片化也是一个明显的目标。
作为一个安卓用户,我认为这很重要,但前提是要有原因。比方说,三星手机有一些独特的应用不能在HTC和摩托罗拉的手机上运行,但我依然认为这些应用是有必要存在的。
最坏情况的碎片化在这里没有提到,客户不会购买互相不兼容的安卓设备。这样的情况在下面的前提下会发生:宏碁安卓手机的应用完全不能在宏碁阿里云手机上运行;另外一种情况,有些应用可以同时在两类设备上运行。
让我们面对这一切:这是最有可能被允许发生的碎片化。没有人要求谷歌在开源代码协议的前提下放弃大部分安卓。但分支是开源代码的一种方式。如果谷歌在GPL协议下应用了甲骨文JAVA的代码,并在该协议下发布了该代码,它应该选择不兼容。
它无需使用JAVA商标,但是它需要遵循甲骨文提供的两个选择,就想SUN以前做的那样:获取商业授权以便兼容,或者按照GPL协议对代码开源。在安卓的案例中,需要按照GPL协议开源代码的部分远比谷歌自己承认的要多,这就允许类似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在不分享代码的前提下开发自己的分支版本。
应用我上面所提到的逻辑,要想防止阿里巴巴碎片化的完美方式便是将安卓开发为一个封闭的系统。但是那样的话,安卓就不再有自己的相对优势。阿里巴巴遵循了开源代码的规则,无论阿里巴巴还是任何第三方都无需征求谷歌的同意。
这也是为何谷歌并没有针对阿里巴巴采取行动。它同样无法防止亚马逊在Kindle Fire上使用安卓的开源代码,要是谷歌可以,它早就提出诉讼了。
在缺乏对付阿里巴巴的法律依据后,谷歌选择对宏碁施压。亚马逊和宏碁最大的区别在于亚马逊并没生产任何官方授权的安卓设备——那些标有小绿人的logo。它只是生产了一些运行分支系统的设备。
宏碁不一样,它是开放手持设备联盟(OHA)的一员,所生产的设备需要打上小绿人logo。谷歌让其没有选择余地,"听我的,或者滚蛋"。这并不正当。它还涉及到有关反垄断的问题。还记得谷歌在收购摩托罗拉时对中国商务部反垄断部门的承诺,它宣称将保持安卓成为一个开源平台。
宏碁也同样生产Windows手机。谷歌无法提出这样的主张(很幸运现在无法提出这种主张):顾客购买了宏碁的Windows手机会困惑于他们是不是购买了安卓设备,仅仅因为宏碁同时销售两种设备。
谷歌的行为是排他性的,也是明显的限制竞争的。这是一个将没有理由的状况与宏碁所需要的商业授权挂钩的案例。考虑到宏碁早先基于自愿的基础接受了OHA协议,限制没有机会再来达成更好的交易了。事实上,OHA的协议是被设计用于保护谷歌的利益的。
谷歌知道宏碁这样的公司无法冒险失去它的安卓授权,因为本质上这会对其市场营销产生不利影响。在整个安卓的生态系统内,任何人都很难于三星竞争(这真的是一家伟大的公司,同时在所有大型制造商中又是最灵活的)。宏碁不是三星,如果三星决定发售安卓的分支版本,我不确定谷歌是不是敢威胁三星取消其授权。
宏碁也不是亚马逊,后者有这样的能力发售不包含谷歌专有软件(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Google Play App商店)的安卓设备。对于宏碁来说,唯一短期机会就是按照谷歌的要求来推出可行的安卓设备。
阿里巴巴有一些不太为人所知的硬件合作伙伴,但它们缺乏足够的影响力,这限制了阿里巴巴的市场潜力。与宏碁的合作将是一个极好的突破机会,这就跟Skyhook当年与摩托罗拉和三星的合作一个道理。
所有这些无非说明一件事情:谷歌不想和阿里巴巴,或者Skyhook这样的对手竞争。版权软件的盗版可以要求对方卸除违规的部分,商标侵犯在这里根本没有发生;而对于开源软件开发而言,分支是个必要的元素。如果按照开源的规则开发,你就不得不接受由分支导致的碎片化。
安迪·鲁宾说过"如果你不想兼容,那就别指望一直致力于支持并构建统一安卓生态系统的OHA的帮助"。阿里巴巴也没有期待过任何来自OHA的帮助。它只不过是想在开源协议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及竞争,谷歌正是选择在开源协议下发布了安卓。宏碁在发布基于阿里云系统的手机时也没有期待OHA的帮助。它只是不希望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并且尽可能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谷歌不知疲倦地动用知识产权和相关市场两个杠杆,来不断避免竞争。它在这里对宏碁和阿里巴巴所做的一切,也完全可以用来要求宏碁放弃推出Windows设备。
如果谷歌可以取消授权,苹果可以不给授权。谷歌和它的部分合作伙伴声称苹果利用专利和知识产权抑制了潜在的竞争,并限制了消费者选择。让我们来看看同样的证词是不是可以适用于谷歌自己的行为。
就像谷歌不希望宏碁推出可以与其安卓平台竞争的产品(其实是符合开源代码协议的)一样,苹果也不希望基于安卓系统的设备借用了它的一些点子。不过至今为止,苹果的诉讼还没有上升到反垄断的地步。他们还没有对涉及与标准相关的专利,举个例子,所有苹果的强制专利至今还是可以使用的。
有人批评说苹果会对细枝末节的事情实施专利,就像苹果的联合创始人Steve Woznik说的那样。就算是小事,三星和其他人还是一样可以使用,比如说与多点触控相关的发明,即使这看起来对苹果相当不利。如果这也能被称为细枝末节,那么谷歌用于威胁宏碁的软件上的专利可能就更加微小了,比如说Google Mail、Talk和Maps客户端,以及Google Play app商店客户端。
技术上而言,宏碁只需要几周时间就可以自己做出同样的东西,但正是因为消费者的需求才使它们具有强大的力量。不同于亚马逊,宏碁如果没有获得谷歌的授权,很难向消费者提供海量的软件。
换句话说,谷歌的知识产权建构于在技术上而言微不足道的小应用,然后再用这些知识产权武器来阻止其他人跟安卓竞争。尽管我个人并不认为苹果的专利就真的值得授予专利,但比起智能手机的小软件还是更像那么回事。
宏碁并没打算背叛OHA,它只是想分散自己的风险。同样,谷歌也选择继续成为苹果的合作伙伴,而非成为一个侵犯专利的竞争者。Eric Schmidt可是苹果董事会的一员。大量谷歌的服务在苹果平台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假设谷歌没有开发安卓,Google 很有可能成为iPhone和iPad上最主要的社交应用。
谷歌只是对于苹果和微软越发依赖自己的移动平台战略感到不那么舒服。谷歌对于微软的恐惧在谷歌内部的文件,以及在甲骨文和谷歌的官司上所展示的谷歌与Sun之间的通讯记录展示无遗。微软拥有必应,谷歌担心也许有一天只有苹果仍然没有自己的搜索引擎,更让人忧虑的是,没准哪天苹果万一决定收购哪家公司来拥有自己的搜索引擎呢?除了搜索引擎,谷歌还有电子邮件,不过苹果已经有了MobileMe和iCloud。
所以谷歌决定借用苹果的想法,来开发自己的平台以便与之竞争。于是,2010年,苹果决定确保竞争没有侵犯专利,并选择对HTC提出诉讼。
苹果从来没有向第三方授权它的平台,以及任何专利部分。也从来没有表示要以开源的方式来与开发者共享代码。相比某些说一套做一套的公司,起码苹果并不伪善。
即使阿里云100%没有侵权,谷歌也不想和阿里云竞争。那为什么苹果要与一个侵犯了自己无数专利的安卓平台竞争呢?没有任何理由说明苹果应该放弃保护自己的权利,或者它凭什么要向谷歌发放授权,除非它认为这桩生意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