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阿辛 “印度阿汤哥”开挂了更多中印合拍片将陆续登场

2017-10-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继"印度第一神片"<巴霍巴利王:开端>于今年7月登陆中国内地院线后,由"印度阿汤哥"沙鲁克·汗主演的<脑残粉>也将于11月2日在全国上映.对

继“印度第一神片”《巴霍巴利王:开端》于今年7月登陆中国内地院线后,由“印度阿汤哥”沙鲁克·汗主演的《脑残粉》也将于11月2日在全国上映。对于印度电影,影迷以前更多的是在网络上观看,但今年开始,更多优秀的印度电影被引进中国院线。有院线经理表示:“以前偶尔有印度片上映,院线基本不怎么给排片,但现在印度电影也开始注重宣发,而且大多是质量不错的影片,比如今年上映的这两部电影,网上都形成了话题。”

许多观众对印度电影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一言不合就跳舞”的歌舞片阶段,但其实“宝莱坞”只是印度电影比较有名的一个分支。如今印度电影市场越来越完善,海外市场也成为印度电影收入的重要来源。

《脑残粉》就像好莱坞大片

即将于11月2日登陆全国院线的《脑残粉》由沙鲁克·汗主演,他被称为“印度阿汤哥”,也被称作“宝莱坞之王”,《阿育王》、《我的名字叫可汗》、《新年行动》等都是他的代表作。据悉,《脑残粉》的海外票房已经超过亿元人民币。影片原名只有简单一个单词“fan”,虽然“脑残粉”这个译名听上去有点傻,但看过电影的观众评价都不错。

影片讲述平凡的网吧小老板高瑞夫从小就是超级巨星阿利安·坎纳的脑残粉,也因长相酷似而被称为“小阿利安”。为了亲眼见到偶像,高瑞夫一路跋涉来到孟买,并把对自己偶像出言不逊的某影星痛打了一顿,以此作为送给阿利安的生日礼物。不料阿利安对此很生气并报了警,此举却导致了不可预见的后果,一场粉转黑的疯狂复仇计划随即展开……

“印度阿汤哥”在片中可谓演技开挂。这位曾斩获8次“印度奥斯卡”的影帝在电影中分饰两个角色,一个是大明星,一个是小粉丝。作为典型的“双雄式”动作片,沙鲁克·汗自己在电影中左右互搏,非常吸引眼球。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故事设定,“脑残粉”高瑞夫是一个二十出头且身材矮小的青年,对比身材魁梧、魅力十足的“大明星”阿利安·坎纳,很难相信这是由同一个人饰演。

而实现这一效果靠的是特效化妆和CGI技术,曾操刀《泰坦尼克号》和《本杰明·巴顿奇事》的奥斯卡获奖化妆团队为沙鲁克·汗特别研发了一套全新化妆技术和视觉软件,让他不但身材变得“纤细”,且瞬间“返老还童”。

目前,《脑残粉》在烂番茄网站上新鲜度达82%,豆瓣评分6.8分。有观众感慨,没有歌舞的印度片就像好莱坞大片。网友伊藤诚说:“真难得,印度电影这次居然没舞蹈!而且剧情转折从轻松到惊悚,处理得行云流水,让我很难想象这是宝莱坞电影。

原以为是励志片,后来发现居然是人性极深的反社会题材,现实意义很强,满分。”也有人表示:“译名有点low,其实整体还不错。剧情分前后两段,从粉丝疯狂追星到粉丝报复明星,铺垫够足,节奏紧凑,有不少高潮戏。”

《巴霍巴利王》并不出自“宝莱坞”

除了《脑残粉》,今年7月上映的印度史诗级作品《巴霍巴利王:开端》(以下简称《巴霍巴利王》)也为人称道。而更早的印度电影还有《三傻大闹宝莱坞》,既叫好又叫座。近年来,印度电影的发展越来越完善,题材百无禁忌,剧情天马行空,在吸收世界电影最新元素的同时,又融入他们的本土文化。

比如备受好评的《巴霍巴利王》,就改编自印度神话传说,巴霍巴利和巴哈拉拉德瓦两个同襟兄弟为争夺摩西施末底王国的王位,展开了一幕幕激烈的争夺。该片既有常见的歌舞,也有精彩的特效、宏大的场面以及厚重的人文情怀。

其实“宝莱坞”只是印度电影市场上较为出名的一个分支,是位于孟买的电影基地的别名。宝莱坞电影通常以印地语为主,近年在电影探索上走得更远,歌舞元素比例逐渐下降,其余类型的电影也在增加。而南印度电影则以海德拉巴为中心,生产泰卢固语电影,被称作“泰莱坞”,影片有着更多的歌舞,更多开挂的动作场面。《巴霍巴利王》就是南印度电影,投资超过5000万美元,是印度史上投资最高的电影。

《巴霍巴利王》在印度本土上映首日便创下780万美元的成绩,打破了2014年印度巨星沙鲁克·汗《新年快乐》创造的首映日票房纪录,目前该片在豆瓣上评分为7.2分。影评人韩浩月认为:“《巴霍巴利王》的特色是元素充足、风格庄重、表现形式活泼,有宗教传说,有宫廷斗争,有民间风情,有纯真爱情,有复仇看点……”

更多中印合拍片将陆续登场

近年,中国引进的印度电影并不算多。从事印度电影宣发工作的资深电影人陈先生告诉记者:“引进方一般都是挑年度作品,包括有足够话题的超级商业大制作,或者是在中国有知名度的明星主演的口碑电影。比如《脑残粉》的主演沙鲁克·汗,很多中国影迷都很熟悉他的作品,包括《我的名字叫可汗》。另外,引进的印度电影会针对中国观众进行删剪,《巴霍巴利王》就删剪了不少歌舞片段,《脑残粉》更是被称为没有歌舞乱入的印度电影。”

除了对歌舞片段的删剪,在中国上映的印度片在时长上也做了减法,基本控制在两小时左右。比如《巴霍巴利王》在印度本土的时长为159分钟,但中国内地版时长为129分钟,剪了半小时。《脑残粉》的印度版时长142分钟,而中国内地版时长为125分钟。

除了引进片,因为中印两国的合拍政策,未来一两年内,还将有不少中印合拍片亮相。去年5月14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及印度驻华大使馆主办的“中印电影合作通气会”上,三个中印合作电影项目《功夫瑜伽》、《大唐玄奘》及《大闹天竺》齐亮相。

今年7月,两部中印合拍片在印度举行了发布会,两部片子的中文片名分别为《私奔到中国》(暂定)和《阿辛哥的奇妙之旅》(暂定)。值得一提的是,由王宝强主演的《大闹天竺》将于今年贺岁档上映,片中会展现大量的印度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