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凡红楼梦的前言 红学界再无大动作 《红楼梦》可能不是曹雪芹的了

2017-09-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当天,来到人文社老楼参加座谈会的红学专家们大多七八十岁高龄了,65岁的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自称是"小张",有不少人将半生的心血花费在了<红楼梦>研究上.年近

当天,来到人文社老楼参加座谈会的红学专家们大多七八十岁高龄了,65岁的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自称是“小张”,有不少人将半生的心血花费在了《红楼梦》研究上。

年近九旬的李希凡说:“今年是曹雪芹诞辰300周年,究竟是不是今年,这不重要,关于他的逝世就有不同说法,但红学界应该要有所作为,现在《红楼梦》的作者都有65个了。”

2013年,李希凡给《中国文化报》写过一篇短文——《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确证》,专门批评过乱给《红楼梦》另外找作者的现象,“不管那些遐想出来的论证说得多么天花乱坠,都不如曹雪芹亲友们的这些文字确证更有力,更有信任度。”

李希凡说:“在他诞辰300周年的时候,我们再没有一点大动作,可能到明年,也许曹雪芹就不是创作《红楼梦》的作者了,也可能会有100个创作《红楼梦》的作者,这太荒唐可笑。这么高成就的一部作品,现在说起来乱七八糟,这是不应该出现的现象。”

数据

建国后已出版超过千万套

2013年的时候,广西某出版社曾经发起过一项“死活读不下去的图书”调查,结果《红楼梦》竟高居榜首。这项调查引起了广泛讨论,作家王蒙也曾直呼“《红楼梦》都读不下去是读书人的耻辱”。

不过,2015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67.5%的国民接触过《红楼梦》与曹雪芹相关作品。其中,有32.8%的国民看过《红楼梦》原著,而读过三遍及三遍以上《红楼梦》的国民占3.8%,超过4700万人。

《红楼梦》集“最难读”和“最广泛阅读”于一身,与其有关的出版著作更是数不胜数。当天座谈会上,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周绚隆透露,单单是人文社一家出版社建国后出版的各版本《红楼梦》超过700万套,“文革”后出版了400多万套。据专家们介绍,加上各个出版社出版的版本,保守估计也超过1000万套了。

《红楼梦》的大批量出版对于大众普及是有好处的,但是也存在一个“良莠不齐”的状况。周绚隆透露,前几天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曾委托人文社质检了一批图书,“我们查了某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同事查了四五十页就发现已经是一部废书,注释里面满篇的错别字,胡说八道、自相矛盾的地方很多。”

周绚隆建议读者,还是买具有古籍出版背景和传统出版社的版本,质量相对比较好。红学专家胡文彬直言:“有人就是把《红楼梦》新校本复印完以后,直接搞加减乘除就出版,连某些名人都这么干。”

往事

俞平伯师徒曾陷稿费争执

座谈会上,有些老专家谈的“红学”出版往事,连出版社的资深编辑也是头次听说。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世德表示,俞平伯校注、王昔时参校的1958年版《〈红楼梦〉八十回校本》中,王昔时就是俞平伯徒弟王佩璋的笔名,而该版本绝大部分是王佩璋校注的,为此两人还曾陷入稿费争执。

刘世德说:“王佩璋为何用‘王惜时’这个笔名?她觉得她从1953年到文学研究所工作到1957年八十回校本,有好几年的光阴,她的精力花费在《红楼梦》的校勘上,名义上是俞平伯和王惜时两个人校的,实际上俞平伯只起指点作用,实际工作没做。王佩璋感觉这几年的光阴是浪费了。”

谈到稿费争执,刘世德透露,当时人文社和社科院古代室出的书,稿费基本上都经他手,“书出版后,人民文学出版社给了一笔稿费,两个人怎么分产生了争执。王佩璋提出稿费三七分,俞平伯不同意。于是两个人就告到了何其芳那,何其芳召集双方开内部讨论会。最后稿费分配是4.5和5.5,俞平伯拿5.5,王佩璋拿4.5。这样既照顾了老先生的面子,也照顾了王佩璋的付出。”

刘世德回忆,当初他在社科院文学所工作时跟王佩璋在一个办公室,“我第一次进到这里,首先看到的是王佩璋办公桌前面有一摞稿纸,把戚本《红楼梦》切下来,上面用朱笔写的字,完全是王佩璋做的。”让他遗憾的是,王佩璋所做的这些书稿至今不知所终。

>>相关

《红楼梦大辞典》启动修订

自从《红楼梦》问世以来,关于它的研究论著不计其数。众多红学著作中,初版于1990年的《红楼梦大辞典》,由冯其庸、李希凡、邓庆佑、吕启祥、胡文彬、顾平旦、陶建基等知名红学专家共同编撰,被看作是《红楼梦》百科辞典。该书2010年曾出版增订本,随着“红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观点的涌现,著作方决定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启动再次修订的工作。

据人文社副总编辑周绚隆透露,今年4月份他曾去看望过冯其庸先生,“冯先生当面告诉我说,这件事情,他希望由张庆善挑头来做,由他配合胡(文彬)先生和李(希凡)把修订做完”。李希凡回忆,《红楼梦大辞典》原先是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可以说是草创本。“当时进行这个工作的时候,我看的稿子,各种各样的稿纸都有,没有现代化的手段。当时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写,时间更早一些。”

李希凡说,参与编写词条的人,好多都是第一流的专家,包括医疗、建筑等等方面。2010年出版第二版增订版的时候,“引起了很大反响,大家很不满意,但当时也没有人给我们看。第三次要修订,听了很多意见,冯先生现在是受身体条件限制,我的身体好一点,但眼睛也不行了,第三次修订就是委托的张庆善同志。

”11月22日下午,张庆善将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参加“朝内166文学公益讲座”,进行题为“漫谈《红楼梦》人物的命运与悲剧”的公益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