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生高盛麟 【看戏说戏】高盛麟在上海滩打擂及武生大会串

2017-12-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47年5月底,周信芳要提携总挂"特别牌"的高盛麟,决定接下来由当年32岁的高来挑班头牌唱大轴.当时上海由于有麒老牌.李玉茹挂头.二牌,每每演出,高只能"名列前矛"(50年高走后接手的王金璐也是如此).当时高在京剧界也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太大.再者当时北京正红的两大名角正在上海演出,一台是谭富英.王玉蓉在皇后大戏院,一台是李少春.袁世海在天蟾舞台.高对此信心不足,而周信芳则慧眼独居,为高拍胸:一切有我!这样,高在芙蓉草.苗盛春二位先生鼓励才下顶下这个"雷&

1947年5月底,周信芳要提携总挂“特别牌”的高盛麟,决定接下来由当年32岁的高来挑班头牌唱大轴。当时上海由于有麒老牌、李玉茹挂头、二牌,每每演出,高只能“名列前矛”(50年高走后接手的王金璐也是如此)。

当时高在京剧界也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太大。再者当时北京正红的两大名角正在上海演出,一台是谭富英、王玉蓉在皇后大戏院,一台是李少春、袁世海在天蟾舞台。高对此信心不足,而周信芳则慧眼独居,为高拍胸:一切有我!这样,高在芙蓉草、苗盛春二位先生鼓励才下顶下这个“雷”。

经过他们一番策划,以武生闻名的高盛麟出奇不意,以文武老生戏打炮:头天《战太平》,二天《打棍出箱》,三天《定军山》,头天打炮,高盛麟饰花云,芙蓉草的二夫人,苗二爷的花安,姜妙香的王子,李克昌的北汉王。当天倾盆大雨而剧场观众爆满,台前台后水泄不通,剧场气氛热烈,效果极好,当天李少春也唱《战太平》,侯玉兰的二夫人,孙盛武的花安,高维廉的王子,袁世海的北汉王,阵容颇佳,一时观众真有顾此失彼之感。

高头天满堂,下两场《打棍出箱》《定军山》又座无虚席。三天过后,高换戏归行,大演杨派武生戏和盖派武生戏,戏码不断翻新,观众处之若骛。又演过了半个多月,高又出新裁:每天一文一武双出,前演《战长沙》、《定军山》、《捉放曹》、《武家坡》、《逍遥津》……等,后就演《一箭仇》、《四杰村》、《洗浮山》、《铁笼山》、《挑华车》、《四平山》、《长坂坡》……等。

就这样,高盛麟和谭富英、李少春三人,足足唱了近两月的对台戏,上座始终不衰,天天爆满,皆大欢喜。

1948年,高盛麟与盖老第二次合作(第一次是1942年),以盖挂头牌,在黄金大戏院举行武生大会串,演员有高盛麟、叶盛章、班世超、赵松樵、高雪樵、李万春、毛庆来、苏连汉、李仲林、张翼鹏……等,大演武戏,由于演员阵容齐整、配合默契,结果是场场爆满,效果极好。

特别是很多演出中,盖都主动为高配戏,如《拿谢虎》,高的黄天霸,盖的谢虎,在《溪皇庄》中,高的褚彪,盖的尹亮,在《莲花湖》中。高的胜英。盖的韩秀,特别在《艳阳楼》中,高的高登,盖的花逢春,其他配角也都是上海大名鼎鼎的武生名家。

当时引起了极大轰动,被认为是一时之盛,经典之作,演了三场后观众强烈要求加演。当时赵松樵先生提出由他来演高登,由高来演青面虎,但盖老完全拒绝,提出要演还是要由高盛麟演高登,否则不演。结果还是原班人马加演了三场,剧场求之不得,观众热情更是无以复加,形成了武生大会的高峰。

高盛麟40年代通过以上演出,在受益非浅的同时,再次大大提高了他的影响,奠定了他日后在京剧界的艺兼南北,融会贯通杨、盖、麒于一身的头牌大武生地位。至于50及60年代达到他的武生艺术高峰而独步一时自成大家,那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