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曹元伟 谈曹元伟的书法技术与艺术

2017-12-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许多年以来,曹元伟一直是我关注的对象.这不仅因为他是我的好友,而且因为当代书法审美常常被一些非艺术因素困扰,很难做到艺术至上,而他作为一位基层的平民作者."草根"书家,完全依靠自己的勤奋成为当代书坛的佼佼者,这一路走来确实不容易.所以,我很关注他的艺术创作.他对书法的理解以及他的艺术感觉等等.书法是一门艺术,但它又要求艺术家必须具备高超的书法技术.作为艺术的书法,本质上是一种心灵的创造活动.创造是具有独立性的,而且不能越俎代庖.创造需要激情,还需要灵感,这是任何高超的技术都不能代替的.

许多年以来,曹元伟一直是我关注的对象。这不仅因为他是我的好友,而且因为当代书法审美常常被一些非艺术因素困扰,很难做到艺术至上,而他作为一位基层的平民作者、“草根”书家,完全依靠自己的勤奋成为当代书坛的佼佼者,这一路走来确实不容易。所以,我很关注他的艺术创作、他对书法的理解以及他的艺术感觉等等。

书法是一门艺术,但它又要求艺术家必须具备高超的书法技术。作为艺术的书法,本质上是一种心灵的创造活动。创造是具有独立性的,而且不能越俎代庖。创造需要激情,还需要灵感,这是任何高超的技术都不能代替的。但是,我们更要认识到,艺术的表现虽然反映的是观念和内涵,而支撑这些观念和内涵的表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恰恰就是技术。

无技术支撑的书写不是书法,更不是艺术。曹元伟深知此理。从南京艺术学院书法专业的学习,到中国人民大学首届书法硕士研究生高级研修班的充电,再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第三届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的深造,他可不是奔着学历证书去的,这些对已届知命之年的他毫无用途。

他完全是在进一步锤炼着他那我认为已经比较纯熟的技术,是在进一步扩大着自己的创作视野,为走向更高、更远作充分的准备。

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说到:“习物能应,真积力久,学化于才,熟而能巧。”处于书法艺术中心的手、笔、纸、墨的各层次间要达到协调乃至整体默契,才能妙达佳境,这需要技术作支撑。从古至今的书法大家也都是先由“得手应心”,而后达“得心应手”之境地的。

无技术者不能成为书家,无大技术者不能成为大书家;仅有技术而无情志、胸无意境者,只能如画者之画匠、作诗之诗窖子、作书之书匠。曹元伟是有心人,他善于学习,知道下苦工夫,懂得甘于寂寞,懂得“十年磨一剑”的道理。他明白,作为一位书法家,对笔法中的技术基础和难度的掌握程度,可以说直接关系到创作的层次和高度。

如果说前几年曹元伟的作品过于秀美、过于甜润,那么现在,我们惊喜地看到,经过再充电和深造之后,他手下的技术更加纯熟,创作呈现出一种崭新的气象。他近期的作品,古雅气韵与生辣的用笔交织在一起,方、圆、涩、润矛盾交叉而又浑融一体,不过分追求线条的雄强和生涩,而线质却更加圆润和雄厚,郁郁之气浑充其间。

他的作品不在于形式的跌宕起伏,而在于气象之博大。纯熟技术支撑下的创作,稳实而凝重、遒劲而雅致,蕴涵着无限的静气、雅气和逸气。在他的笔下,灵动的笔锋、生辣的笔触、厚实的线条、优美的结构,无不显现出他良好的艺术感知。

在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上拿了奖的曹元伟显得十分平静,既没有激动万分,也没有大张旗鼓地去宣传、包装自己,仍一如既往地对待生活、对待艺术。现在的他是既静又精,静了——他的为艺之心,精了—他的艺术作品。面对这样一位忠厚朴实、守谦慎独、书艺精湛的朋友,大家能不关注吗?我会一直关注下去的!(张守跃,中国书协会员、江苏省书协理事、宿迁市书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