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树演唱会时长 朴树首次发长文回应演唱会推迟 他说:写不出来歌 接近变态了
1月9日,我刷微博时看见了朴树自录的一段视频,在视频中他宣布2017《好好地II》全国巡演杭州站和上海站演唱会将分别延期至6月和8月,并在视频里向已购票的粉丝和主办方等所有人员郑重道歉。
然而,诚挚的视频道歉并未堵住网友的悠悠之口,朴树一张专辑拖延五年让许多歌迷丧失了等待的耐心,而突然宣布推迟演唱会的消息更是让朴树备受舆论的攻击,甚至连朴树自己都承认,这是他人生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拖延。
九日,朴树首次发布了长文回应演唱会推迟的消息,再次向所有购票的歌迷们诚挚道歉,他说,拖延已经让他进入了一个接近变态的状态。在长文中,朴树袒露了自己近几年来做音乐的心声和新专辑迟迟难以发布的困境。
(一)成名后灵感枯竭
在朴树的心里,唱片跟巡演是同步的,他无法接受两首新歌又混一场演唱会的现状。因而,此前一段时间朴树一直在录唱片,希望能在演唱会之前推出专辑,唱片虽然雏形已具,但他对几个demo依然不甚满意。
早在2014年朴树就已经完成了新专辑的编曲,在demo的录制中,他倾注了前所未有的情感,甚至可以说,光是编曲就耗尽了他所有的精力。尽管身边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警告他,唱片不能这么无期限的拖延,但朴树还是想等一等,或许等一等就会有下一个更好的灵感出现。
对于朴树而言,他并不是要做到完美主义,只是希望拿出一个能让自己信服的合格的作品,这个作品可以没有才华,但是不能不真。
实际上,灵感枯竭的问题早在第二张专辑《生如夏花》时就已经隐现。第一张专辑《我去2000年》发布之后,一年之内卖出了30万盘,朴树顺势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成名给他带来的不只是荣光,更多的则是荣耀背后的压力。在他看来,人一旦成名,心智就会停留在那个地方,就停留在那个时刻。《生如夏花》之后,公司给朴树组织了52场巡演,高强度的演出和重复的工作压垮了朴树,而他的抑郁症也日渐严重。
而后他开始抗拒出专辑,抗拒演出,抗拒一切商业的活动,或许对于像朴树这样用自己的心血和荷尔蒙写歌的音乐人来说,我们不应该逼迫他们太紧。起码,现在的朴树还想写,还想唱。
新歌《达尼亚》发布之后,在网上收获了一众好评,朴树自己也说,"之所以先发这首歌,就是因为歌词是完成的,有感情,没我自己讨厌的。是这些歌里唯一一个。"
而新专辑里唯一一首令他喜欢的歌曲的灵感来源,也是朴树求来的。写不出歌词的朴树把《达尼亚》的demo发给了好友尹丽川,向她讲述了这首歌的情歌,尹丽川为他描绘了一个站台的意象,朴树抓着了这个灵感,终于写出了这首歌的歌词。他说,"我现在需要别人重新给我一个入口。"
(二)与大众审美差异产生的自我怀疑
去年,朴树发布单曲《好好地》,这首可谓是被朴树寄予了厚望的歌却没有收获他意料中的好评,网上的批评和不满的负能量被朴树一一看在眼里, 这些声音重重锤在他的心上,令他耿耿于怀。
相反,那首他期待值并不高的《平凡之路》却成为了网络爆款,无论街头巷尾,还是任意一家KTV的包厢里,都能听见那个熟悉的旋律。
这种心理预期与现实的落差给了朴树沉重的打击,他开始反复思索,自己是不是一个怪物,为什么他所热爱的作品不能得到听众们的喜欢。他开始焦虑这个社会,焦虑自己的音乐,焦虑如何能够能好的产出让人满意的作品。
在访谈中,他说道,"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平衡点,在和谐与不和谐之间,不停打破那个界限,扩充自己的边界。像亚东说的,在音乐里,实际上一切声音都是和谐的,就看你如何认识它。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夹角。比如过去我对悲伤敏感。所有的情绪都是悲伤的。但随着岁数越来越大,觉得许多悲伤无聊得很。"
他把自己称作艺术家,或许艺术本身的真谛就是孤单和不被理解。在莉莉安的眼里,这个脸上逐渐挂上沧桑与岁月的男人,二十多年过去,他始终是个固执的理想主义者,在音乐的王国里天真得像个少年。
作为一个音乐的苦旅者,朴树想的始终是如何将更好的音乐带到听众的面前。作为他的歌迷,我也时常焦躁,时常苦恼,时常掰着手指头在算为什么朴树的专辑迟迟还未发布。
好在朴树还不放弃,谈及自己最近的状态,他说:"我要承担该承担的责任。我要出来做事。我应该更主动些。在兵荒马乱里得到安宁百毒不侵。这才是真的修行。"即使创作让他备受折磨,但他从未放弃,从未屈服。
而对于我们这些听众而言,能遇见一首好的作品,等多久都不算迟到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