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素影电影 北影厂拆迁背后:地产还是电影
9月中旬,一批在演艺界德高望重的前辈高举横幅聚集在有着62年历史的北京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北影厂”)门口,他们高喊口号,义愤填膺。与此前他们现身公众视野不同的是,这一次并非电影拍摄,而是真实抗议。
在由老一辈演员及北影厂老职工组成的抗议队伍中,93岁高龄曾参演过《红楼梦》、《卧虎藏龙》等巨作的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原北影厂著名演员黄素影坐在轮椅上,其手举的一副标语异常醒目。上书:“中影集团,你的本质是电影不是房地产。”
这条标语的直接指向正是当下广受外界关注的北影厂拆迁问题。
一个月前,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信息称,位于北三环中路77号的北影厂开始部分拆迁。随后,中国电影集团也宣布,各单位人员必须于9月30日前撤离北影厂。届时拆迁后的旧址将投资建成一个新的城市综合性建筑——北京益田国际梦工场。
成立于1949年的北影厂是中国最大的电影厂之一,在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黄金岁月”,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最后辉煌”后,北影厂此后开始走下坡路。1999年2月12日,经国家经贸委批准,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直属的中国电影公司、北影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中国电影器材公司、电影卫星频道节目中心、北京电影洗印录像奇数场、华韵影视光盘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单位进行资产重组,中影集团就此组建成立。
作为北影厂的母公司,中影集团在此次项目拆迁中扮演的角色则备受关注。
《凤凰镇》、《晚安北京》等热播剧的导演徐向锋向本报记者表示,中影拆掉了北影厂就等于拆掉了我们的一段记忆,历史的传承在向利益低头。
“对于老北影厂,很多人是有深厚感情的。有些传统的应该被保留,而不是看到利益就往前冲。”《草芥》、《刺青》等剧的导演王笠人对记者说。
不过,这些声音似乎正与中影集团发展的思路背道而驰。
“中影集团有房地产方面的战略规划,让房地产、物业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此前表示。
但对于韩三平的战略方向,也不乏一些行业人士的质疑:“长影厂的红旗街厂区拆了,上影厂的漕溪北路厂区拆了,现在北影厂北三环的厂区也卖了,都去做房地产了,谁来拍电影?”
而在争议的另一端,支持者则认为,地产业务本身就是电影全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在中国电影市场整体环境存在先天缺陷的背景下,拥有一个多元化经营的母公司更是显得十分必要。
截至目前,围绕中影集团地产业务的正反激辩仍未平息,本报记者多次联系中影集团,但中影集团官方未作出任何回复表态。
保卫“老北影”
“钱可以再赚,赚了也会贬值,但文化这种东西,断了就是断了。”
自官方正式公布北影厂拆迁的消息后,围绕北影厂的“保卫战”便就此打响。
“我是长春人,曾经长春最有名的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这些年长影经历了卖地、搞地产的痛苦蜕变,直到现在,长影的员工依然是痛苦和残缺的。我不希望北影有一天也变成这样。”《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知名编剧、策划人史航对记者如此说道。
1971年出生的史航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他回忆,自己人生的第一部戏《京城镖局》便始于北影厂,拍摄地点也正是位于现在即将被拆除的明清风情街。
“钱可以再赚,赚了也会贬值,但文化这种东西,断了就是断了,我不信在那里建了几个大酒店和文化中心就能够延续北影厂的文化意义。”史航说。
事实上,明清风情街是北影厂中最具特色的拍摄点之一,曾经有1000余部电影在这里拍摄,其中包括《末代皇帝》、《霸王别姬》、《红楼梦》等经典影片,而相比此前这一拍摄点人群涌动的拍摄场景,眼下青砖古墙上那个硕大的“拆”字则显得异常刺眼。
去过北影厂的人士描述,在明清风情街的对面,有一块工地正在施工,一辆挖掘机已经在工地上刨开一个大坑。而北影厂南侧的“荣宁府”也已经呈现一派荒废的景象,上面贴着一份通知,“自2012年7月27日起,北京电影旅游城公司停止营业。”
“推土机是不长眼睛的,在它看来,就是把两米高的东西推倒变成一个坑。但人是长眼睛的,如果中影执意要把电影文化的东西,用纯物质的角度来衡量的话,那未来北影厂的命运一定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多留下几十个坑而已。”史航说。
在北影厂保卫派中,史航只是代表之一,这条“统一战线”里还有北影厂原厂长兼党委书记、国家一级导演宋崇。
9月20日,宋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反对北影厂拆迁,原因有两点。一是电影文化是需要靠原址来获得传承的,你把这个厂抹掉了,那么这段历史也就一起被抹掉了,现在韩三平他们想的就是如何赚钱如何增值,对于电影文化、历史的传承都考虑的少了。
二是这场拆迁没有透明度可言,我们反对暗箱操作,不透明就会产生猫腻和腐败。协议说建成后分给北影厂5万平方米住宅区,这个5万平方米职工可以分到吗?分配权在谁手中,项目惠及到大家,还是少数人?”
宋崇认为,这次的拆迁事件,他们事先没有接到任何的通知,事后也没有收到任何交代,没有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没有公开评估,也没有公开招标。“中影集团瞒着我们把北影厂给卖了。”宋崇说。
此前,相关报道显示,中影决定将整个北影厂东迁到怀柔基地时,曾鼓励居住在北影厂里的老员工签字支持,并许诺每一名签字者将获得现金补偿。
起初,少数老员工仅以为是改迁住址,均签字同意。而拍摄基地的拆迁消息传出后,老员工才意识到被蒙蔽,随即纷纷表示抗议。
9月3日,中影集团党委书记焦宏奋与北影厂职工见面,就北影厂拆迁问题探讨看法。北影厂退休职工、著名电影洗印专家王雄激动地说:“不是说你们什么都不能动,不能改变。而是你们事先不和我们商量。现在媒体上都说北影厂拆迁,其实这是不对的,北影厂只有拆,没有迁。拆完北影厂就没有了。你们现在发通告说怀柔建的是怀柔北影基地(新北影厂),可那儿写的是中影集团电影数字生产基地,根本没有北影两个字。”
对此,一位地产界人士则向记者表示,法律上没有规定公司土地产权转让需要经过职工工会审议的,这不是企业破产清算,在程序上没有任何问题。
土地产权纠葛
“土地证在总参手中,这就成了历史遗留问题,拖了很久。”
除了文化传承及情感因素外,北影厂的拆迁内幕似乎也并非那般简单。
中影股份的一位知情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因为那块地的产权是属于部队,不是中影的,所以放着也很尴尬。”
而针对这一土地产权归属问题,宋崇向本报记者证实了这一说法。“最早北影厂的地址在沙河(现北京农学院所在地),文革期间,江青抓起了样板戏,要把样板戏拍成电影,因此经常要来北影厂看样片,看拍摄过程。因为觉得沙河太远了,所以决定要将北影厂搬至市区。”
“当时江青就和李先念坐车在北京兜圈子寻找空地,后来车开到测绘局那就停下来了,测绘局是总参谋部的地,测绘局旁边就是解放军测绘学院,当时恰好总参要把测绘学院迁到外地去,留下的空地就给了北影厂。”宋崇回忆道。
宋崇说:“那个时候谁也没想到过土地产权证的事。后来总参提出,北影厂的这块地其实是他们的,这时候我才发现当时我们办手续的时候土地证都没有办,土地证在总参手中,这就成了历史遗留问题,拖了很久。”
或许是土地产权的问题,2009年5月,北影厂的三个摄影棚在拍摄完新版《红楼梦》后,就很少再开拍新片,外来剧组租借场地拍戏的情况也少了很多。
而与此同时,中影集团获得了国家从怀柔地区划拨的一块土地用于建设厂房,因此此后数年间,北影厂的主要部门已陆续迁往位于北京怀柔的中影集团数字制作基地。
宋崇称,中影集团这次把北影厂的土地还给总参一起开发,从而获得了10亿元补偿。土地所有权只是北影厂拆迁的一方面原因,还有另外的因素则是因为韩三平考虑到中影股份的上市问题,“他或许需要这笔钱来包装业绩”。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2月8日起,北京环保局已经对中影股份进行环保公示,中影股份的IPO之路已开始启动。不过对于中影股份的财务情况,目前外界并无实际掌握。
据媒体相关报道,北影厂拆迁后建设的北京益田国际梦工场总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定位为“北京创意文化特区”,项目建成后将集国际五星级电影主题酒店、国际5A级中国电影大厦、高端精品益田假日广场购物中心及顶级豪宅为一体。
不过,反对者对此并不“感冒”。史航说:“现在把北影厂拆迁,就等于把黄金的艺术品融化成了金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