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北辰易中天诸葛亮 易中天说“诸葛亮精神”
1800多年前,诸葛亮胸怀报国救民的远大志向,从古隆中出山,走上了中国历史的大舞台,开创了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应邀做客古城襄阳,以“三国源头话孔明”为主题,阐述了他对“诸葛亮精神”的见解——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襄阳汉江网消息(襄阳晚报) 1800多年以前,诸葛亮从襄阳出山,走上了中国历史的大舞台。
我们今天怀念他,是为了继承他的精神。我个人认为,诸葛亮精神可以概括为这样四句话:心系天下的国士精神;鞠躬尽瘁的负责精神;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公正廉洁的法制精神。
心系天下的国士精神
讲诸葛亮精神,必须从诸葛亮的出山说起。
诸葛亮的出山在《三国志·诸葛亮传》里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这五个字被《三国演义》变成一回半的故事。现在人们想到诸葛亮,就会想到三顾茅芦,因此,隆中有个景点叫三顾堂。
但大家要记住,《三国演义》是小说,三顾茅庐的故事很多是作家的艺术想象。
关于诸葛亮的出山,学术界有两种看法。一种是《三国志》里的五个字,古人总结为四个字——三顾茅庐;另一种是记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裴松之的注里,我总结为四个字——登门自荐。也就是说,是诸葛亮主动去见刘备推荐自己。
曹操统一中国北方以后,荆州成为众矢之的。襄阳当时是荆州的治所,直接面临曹操、孙权两方面的军事威胁,荆州牧刘表则缺乏应对之策。被曹操赶出中原地区的刘备此时驻扎在樊城,引起了诸葛亮的关注。
诸葛亮见到刘备的时候,刘备正在会客。刘备见诸葛亮非常年轻,又素不相识,也没把诸葛亮放在眼里,将他晾在一边。等到会客结束,只剩下诸葛亮一人的时候,刘备还是不理不睬。正好有人送来了一条牛尾巴,刘备只顾用牛尾编织饰物,诸葛亮见此情景,不禁正色而言道:“我以为将军必定胸怀大志,想不到只知道编织而已。荆州现在很危险,曹操就要打过来了,难道将军不打算救荆州吗?”
当刘备表示没有应对之法时,诸葛亮给刘备出了很多主意,引起了刘备的注意。
关于诸葛亮出山的两种版本,《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倾向于“三顾茅庐”。依据是诸葛亮的《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但也有学者对此表示质疑,依据也是《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诸葛亮的描述——“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诸葛亮以良相、良将自居,说明这人准备出将入相,这样的人会待在家里不动,有人来请也不出山?这与理不通。
我在《百家讲坛》里也讲过,如果刘备不请诸葛亮出山,结果会怎么样?那就只有诸葛亮留在隆中这个地方建设新农村了。
关于诸葛亮出山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既有登门自荐,又有三顾茅庐,登门自荐在前,三顾茅庐在后。为何得出这一结论,就要看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
诸葛亮是一个心忧天下想做事的人,是一个“无双国士”。士在古代是个特殊的阶层。士的特点就是要从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诸葛亮不关心天下大事,也就说不出《隆中对》这个宏伟的战略。我个人认为《隆中对》是襄阳地区士人集体智慧的结晶,由诸葛亮总结提出。
这样一个关心时事的人,不会坐在家里等人来请。应该说,他发现荆州形势不妙,便主动去找刘备。诸葛亮是先向刘备自荐,不被重视后,被当时襄阳的文人士子反复推荐,刘备发现诸葛亮确实是位人才,然后多次上门求教治国之策。最终两人相互欣赏,诸葛亮因此才出山辅佐刘备的。
在诸葛亮出山的过程中,荆州的士人集团起了作用,这些人也是心忧天下,关心国家大事的。诸葛亮既然要担负起天下兴亡的重任,为什么还要等人来请?在一个国家受难的时候,一个知识分子要挺身而出,这就是心系天下的国士精神。
鞠躬尽瘁的负责精神
很多人说,诸葛亮是累死的。
刘备去世后,把儿子和国家都交给诸葛亮。这是很重的托负。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诸葛亮觉得只有治理好蜀国才对得起刘备的托付。
蜀魏交战,相持五丈原。蜀使至魏军营中,司马懿不问军事,只问饮食起居。当他听说诸葛亮黎明即起,深夜才睡,罚二十军棍以上的事,都要亲自过问时,便断定说:“亮将死矣。”
过度的疲劳,严重损害了诸葛亮的身体;沉重的压力,又使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诸葛亮曾上表致刘禅云:“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公元207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倒在了北伐途中,享年54岁,比曹操少活了12年。诸葛亮的身体原本是很好的。陈寿说他“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是个伟丈夫。如非劳累过度,心力交瘁,岂能逝世于年富力强之时?
诸葛亮实现了他的诺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
诸葛亮是非常务实的人,他的务实可以举一个例子说明——如何对待孙权的称帝。
那个时候的观念是天无二日,人无二君,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地上只有一个君王。还有一个说法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国家不可以有两个皇帝,又不可以一日没有皇帝。
传说曹丕将汉献帝杀害,诸葛亮等人便让刘备称帝,因为汉献帝已经不是皇帝,得赶紧把皇帝的位置补上。
10年后,孙权称帝,派使节去找诸葛亮。诸葛亮把孙权称帝的消息告诉大臣们,大臣们都不承认孙权是皇帝,说天底下只有一个皇帝,当今圣上是刘禅。
诸葛亮说服大家承认孙权,结果是两帝并尊。诸葛亮和孙权达成一个政治协议,刘禅和孙权互相承认对方是皇帝,但都不承认曹丕是皇帝。
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诸葛亮为什么这样做,体现了他的务实精神。诸葛亮曾对蜀国大臣们说,“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和孙权翻脸,要联合东吴对付曹魏。”
有人说,诸葛亮承认两个皇帝,岂不是在搞分裂?其实不是的,赤壁之战之前,孙刘联盟,打败了曹操,后有刘备借荆州,孙权讨荆州,两人翻脸。孙权在背后下手,导致害了关羽。这才有了夷陵之战,结果刘备兵败夷陵,病死在白帝城。
诸葛亮接管蜀国政权后,立即恢复了和东吴的交往。孙权也是聪明人,知道不能和诸葛亮翻脸,两家修好。有一次,孙权派使节对诸葛亮提出,我们两家联合起来把曹贼灭了,一起治理天下不好吗?诸葛亮便说,那可不行,如果曹魏被灭,将来天下太平,希望大王可以识时务者为俊杰。如果大王不识时务,我们也只好回去敲起战鼓了。
这就说明天下一统仍是诸葛亮的理想,但在特殊时期,有特殊的政策,要务实。
公正廉洁的法制精神
诸葛亮接管蜀国政权时,突出亮点就是:依法治国。
在诸葛亮的领导下,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
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再疏远的人有了贡献,一定奖励;再亲近的人,有了失误,一定处罚。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挥泪斩马谡。
马谡这个人是诸葛亮非常欣赏的人才。马谡曾在诸葛亮南征中提出“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但服其心”的建议,诸葛亮采纳并实施,“七擒七纵”孟获,达到了“南人不复反矣”的安定局面。
诸葛亮在平定南方孟获之乱后,率三十万蜀兵,开始伐魏,试图统一全国。此次伐魏,马谡被诸葛亮用为参军。
马谡违反了诸葛亮的调度,在山上扎营,结果被数倍于己的魏国军队打得大败,丢失街亭。街亭的丢失,让蜀汉军队丧失了继续进取陕西的最好时机。
诸葛亮总结此战失利的教训,痛心地说:“用马谡错矣。”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革职入狱,斩首示众。要斩掉曾为自己十分器重赏识的将领,诸葛亮心若刀绞;但若违背军法,免他一死,又将失去众人之心,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于是,他强忍悲痛,让马谡放心去,自己将收其儿为义子。尔后,全军将士无不为之震惊。
诸葛亮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躬耕于南阳”让他知民间疾苦、明天下事,才有了隆中对策及此后的一段佳话。在隆中养成的上述四种精神,为他后来的成就打下基础。
(本报记者宋毅根据2007年襄樊市隆重纪念诸葛亮出山1800周年大会上,易中天教授的讲话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