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从内地抢运百万两黄金变成缔造台湾本钱
“梅兰梅兰我喜爱你……”,“你像兰花着人迷,你像梅花年年绿,看到了梅兰就想到你……”,千万别误以为这是情书里的语句,上世纪80年代,这首叫《梅兰梅兰我喜爱你》的歌曲在台湾街头巷尾盛行。这首曲子傍边的“梅、兰”两字,在岛内暗喻为钱,所以这首曲子也被笑称有“钞票、钞票我喜爱你”的意思。
内地兄弟必定一头雾水,“梅、兰”不即是梅花、兰花嘛,这两培养物和钱有何有关呢?正本,在上世纪70年代前期,台当局发行的新台币中,最常用的1元硬币,正面镌刻了一朵梅花,反面则是一束怒放的蝴蝶兰。古人把梅、兰、竹、菊隐喻为四正人,而梅花又是台当局明定的“国花”,蝴蝶兰则是早年台湾农业专家热心培养的植物。台湾银行将这两培养物放在1元硬币正反面,其象征意义显而易见。
上世纪80年代,台湾工薪阶级一个月的薪水大约为1万到1.5万元新台币。外表上看这比方今台湾的均匀薪资差了一截,可是在那年初,台湾物资丰富,1元新台币能够买一块大面包,5毛钱能够买一个比男子的拳头还大一倍的馒头,路周围摊一海碗阳春面,也只需2块新台币。但现在,台北市通常的小面包,一个价格都在新台币30元以上;路周围摊一小碗牛肉面,则要价100元。
7月4日起,内地兄弟总算能够赴台湾旅行,我们最关怀的作业,莫过于新台币的兑换疑问。因而,新台币的根由和新台币的辨识,就成了陆客有必要先了解的底子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