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师曾搭错线 红线女马师曾:将“南国红豆”推上高枝的梨园佳偶

2018-02-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红线女凭借在粤剧和电影两方面的成就,在香港受到的追捧曾经超过英女王伊丽莎白.但是,1955年12月14日,在完成了最后一部电影的合约后,红线女和马师曾还是放弃了优越的物质生活,带着儿女回到广州定居.那时候他们虽然已经离异,仍然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回国后的第一场演出在广州文化公园举行,当时盛况空前,竟然有3万多名群众闻讯赶来,只为一睹红线女和马师曾的风采.观众排山倒海般的掌声和喝彩让两位艺术家激动不已,粤剧团领导也趁热打铁,将排演<搜书院>的创作任务交给了他们.<搜书院>是根据海南

红线女凭借在粤剧和电影两方面的成就,在香港受到的追捧曾经超过英女王伊丽莎白。但是,1955年12月14日,在完成了最后一部电影的合约后,红线女和马师曾还是放弃了优越的物质生活,带着儿女回到广州定居。那时候他们虽然已经离异,仍然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

回国后的第一场演出在广州文化公园举行,当时盛况空前,竟然有3万多名群众闻讯赶来,只为一睹红线女和马师曾的风采。观众排山倒海般的掌声和喝彩让两位艺术家激动不已,粤剧团领导也趁热打铁,将排演《搜书院》的创作任务交给了他们。

《搜书院》是根据海南琼台书院掌教谢宝的传说改编的,故事发生在清朝,讲述书院谢宝不畏强权,保护一对冲破封建束缚的有情人——书生张日旻和丫环翠莲。马师曾在戏中饰演谢宝,红线女饰演翠莲。两人在这出戏中精湛的演出,让归国的红线女和马师曾名震大江南北,该戏遂成为了粤剧革新的里程碑。

自此以后,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演出水平,红线女四处拜师,拜梅兰芳为师,请教梅派唱法;请俞振飞指点《桂芝告状》;请周小燕为她丰富《思凡》的唱腔;向昆曲名家朱传茗、歌唱家郭兰英、王昆等虚心请教……1957年,红线女和程砚秋等赴俄罗斯演出。旅途中,红线女向程砚秋学了一出程的拿手戏《春闺梦》,其缠绵幽远的声腔,跌宕多姿的身段,颇有程氏之风。

与程砚秋的这段师徒情谊,红线女一直铭记,并把这种艺术养分"反哺"给程派后人。著名京剧程派青衣张火丁要参评中国戏剧梅花奖,为评奖剧目发愁。红线女得知后,将其粤剧《祥林嫂》中的《绝路问苍天》一折戏推荐给张火丁,建议改编排演成京剧。张火丁"依计而行",果然凭此剧一举摘取第17届中国戏曲梅花奖的桂冠。

1958年,当时马师曾任广东省粤剧院院长,为了纪念关汉卿创作七百周年,马师曾和两个编剧合作,把田汉话剧新作《关汉卿》改编成粤剧演出。关汉卿是剧坛才子,常年奔走瓦舍勾栏,为优伶谱写杂剧,嫉恶如仇,锋芒毕露,令马师曾常常心有戚戚焉。马师曾说:"我想这个剧本里也有田汉自己的影子。"红线女则说:"这个剧本好像是艺人的回忆录。"

在《关汉卿》这出戏中,马师曾扮演关汉卿,红线女扮演朱帘秀,他们的演出真挚而慷慨激昂,恰如田汉在七律《观马、红演关汉卿》中的两句诗"生死同心彩蝶双,缠绵慷慨杂苍凉。"《关汉卿》中《蝶双飞》一段已经成为了粤剧舞台艺术的珍品,红线女的唱和马师曾的演出成为一绝。

长达十几分钟的朱帘秀独唱中,关汉卿没有任何唱词,只是用形体动作配合,却将内心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唱和演结合得水乳交融。田汉在《菩萨蛮》词中,赞叹"马红妙计真奇绝,恼人一曲双飞蝶"。

《关汉卿》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各地演出后,引起了轰动。当时的报纸用《满城争说关汉卿》、《一曲难忘蝶双飞》等标题,赞扬马师曾和红线女的艺术成就。该剧成为了马师曾和红线女,尤其是马师曾的艺术巅峰之作。

1962年,马师曾为周恩来总理和贺龙、陈毅、聂荣臻等国家领导人演出《屈原》一剧的"天问"一场,不料成为"绝唱"。1963年,马师曾被确诊罹患气管癌,第二年在北京不治逝世。马师曾和红线女的幼子、凤凰卫视军情观察室主持人马鼎盛回忆说,"他是那种很传统的严父,对孩子经常吹胡子瞪眼,小时候挨打对于我来说是家常便饭。

但父亲非常注意对我们的教育,在我三岁的时候,他就请祖辈的一个老先生教我和比我大一岁的哥哥古文。我清楚地记得父亲去世前几天,还带我去西餐厅吃饭,给我点了牛排,他却不能吃,因为他得了气管癌,化疗后不能吃饭……父亲去世时我15岁,一片茫然。"

粤剧得名"南国红豆"

数十年来,红线女一直住在广州的华侨新村,过着简单和朴素的生活。在她的家里,没有摆放剧照,一楼的客厅里摆着她已故母亲的照片,而二楼的客厅里则摆放着一幅周恩来总理的画像,可见周总理在红线女心中的地位。

红线女第一次见到周总理是1955年归国参观时,在北京饭店举行的招待会上。红线女惊讶地发现,周总理竟然在饭店门口欢迎大家。第二次则是1956年3月,红线女和马师曾作为广东省粤剧团的成员,进京演出《搜书院》。

周总理竟然自己买了戏票,来到位于前门外的大众剧场看演出。演出结束后,周总理特意到后台来看望大家。在后来的"昆曲《十五贯》座谈会"上,周恩来总理提到了粤剧,肯定了粤剧革新的成绩,肯定了马师曾和红线女的贡献,并说昆曲是江南兰花,粤剧是南国红豆,都应受到重视。从此,粤剧便有了"南国红豆"的美称。

1962年,周恩来总理到广州参加文化部的创作会议期间,还亲自到红线女家参观。周总理亲切地和红线女的老母亲握手,参观了这个树木葱茏的小庭院。每次去北京开会或者演出,周总理和邓颖超大姐都会邀请红线女到中南海西花厅的家中做客,愉快地聊聊新戏和生活上的问题。邓大姐甚至还赠送一枚精致的玉戒指给红线女的母亲。

给红线女留下珍贵记忆的,还有邓小平。1987年,红线女接到上北京演出的任务,能在北京演出粤剧,机会难得,于是她提笔给邓小平写了一封信,邀请他抽空来看看演出。第二天,红线女就收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回信。他在信中说:谢谢您的邀请,但我不能来,因为我耳朵不好,听不见。

请不要因为我不能来影响了您的情绪,影响了您的演出。您的演出要成功。红线女说,每想起这件事她都非常感动。邓小平同志信中的字数虽不多,但令红线女深感关怀。

把粤剧"送上"互联网

1994年冬天,红线女带领她创办的红豆粤剧团,去北京演出第一出反映卫生战线的粤剧《白燕迎春》,扮演年龄跨度达到20多年的心血管科女医生沈洁。"红腔"依然清丽而富于华采,令首都观众叹服。不少中央领导和全国人大、宣传部、文化部的领导,以及文化界、戏剧电影界的知名人士都冒雪赶到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观看了红线女这位表演艺术大师的演出。

1998年,年逾古稀的红线女,竟然还可以惟妙惟肖地在舞台上扮演跨度很大的小尼姑思凡、正值妙龄的王昭君和苍老的祥林嫂。红线女说:"我还能演戏,何不现身示演,把我从前辈身上学到的东西留下来,供后辈借鉴、参考,抢救粤剧遗产,时不我待啊!"

2007年9月,红线女来到北京大学,出席经典粤剧《山乡风云》进京公演的新闻发布会。 四十多年前,红线女领衔主演的粤剧现代戏《山乡风云》在京演出后引起强烈反响,随后被十多个剧种移植、改编,当时曾有"北看《红灯记》,南看《山乡风云》"的美誉。

此次演出的新版《山乡风云》,保留了原版的精粹,并在此基础上改革了粤剧的表现形式,充分展现了粤剧艺术在音乐、唱腔、舞美等方面的优势,令剧情更合理,演出更感人……

红线女从未停息自己探索艺术的脚步。2006年8月, 红线女在红线女艺术中心成立十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就语惊四座,她说,她希望将来把粤剧"送上"互联网。她表示,粤剧的传承很重要,所以红线女艺术中心一直不断邀请小朋友来参观。

"我现在和一些小朋友打电话,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总说在看电视,我就希望他们能够花些时间从小开始接触粤剧,培养对粤剧的兴趣。"她觉得,虽然粤剧的创作条件比过去好了很多,但目前粤剧的推广工作和互联网之类的新传媒工具还是没有什么交集,所以很多年轻人难以接触和欣赏到粤剧。

粤剧应该向大众文化的路子走,从古到今都是这样。红线女甚至还尝试编演国内第一部粤剧卡通片《刁蛮公主戆驸马》,亲自为"公主"配唱,希望通过卡通片的形式,在青少年中推广粤剧。

毫无疑问,在文化多元的今天,粤剧也和其他传统戏剧一样,面临市场不景气的困境。但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任由传统戏剧在人们的记忆中流失,不能造成一种文化的断裂。去年3月份,教育部要求京剧进校园的规定虽然引起了争议,但换一个角度看,它至少提出了有关传统戏剧如何在今天生存并发扬的问题。

粤剧是我们解读传统岭南文化的一个通道,马鼎盛说,有粤语就有粤剧,红线女还是广大观众爱看的红线女。那么,如何让红线女传承下来的这一根艺术红线继续传承下去,值得人们思考。

勿让红线飘零,勿让水袖寂寞。

□红线女大事年表

1927年:出生于广州西关,祖籍广东开平。

1938年:拜舅母何芙莲为师,取艺名"小燕红"。

1940年:在粤剧名伶靓少凤的金星剧团演出,靓少凤为其正式改名为"红线女"。

1943年:广东肇庆演出,成为"师曾剧团"的正印花旦。

1944年:与马师曾结婚,有两子一女,小儿子马鼎盛现是香港著名的"民间军事评论家"。

1950年:与马师曾组建红星粤剧团。

1955年:回到内地。参与广东粤剧团的演出工作。

1957年:正式以个人身份加入广东粤剧团。

2002年:1月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红线女"粤剧艺术杰出贡献奖"。

2005年:获香港浸会大学颁赠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马师曾大事年表

1900年:4月2日,出生于广东顺德。

1917年:在广州太平春教戏馆学戏,不久,受雇于新加坡庆维新粤剧团。此后一直在香港、澳门、广州以及美洲、越南、马来西亚等地演戏或拍电影。

1933年:与女伶谭兰卿组成第一个男女合班的粤剧团"太平歌剧社"(后改名"太平剧团")。

1944年:与红线女结婚,定居于香港。

1955年:12月,回广州参加广东粤剧团,先后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广东粤剧院院长。

1964年:4月21日,因病逝世。

□链接·同代撷英录

白驹荣

白驹荣(1892—1974)原名陈荣,字少波,名旦白雪仙之父。生于广东顺德龙潭村。他的噪音清越明亮,行腔婉转圆润,吞吐跌宕自然流畅,尾音拖腔,一气呵成,回肠悦耳,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已有"小生王"之称。

白驹荣发展了"二簧"的腔调和板式,使唱腔更富特色,自成流派。后患视神经萎缩症,终至失明,被迫离开舞台。解放后在政府的关怀下,重登舞台演出,虽双目失明但仍塑造了不少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令人赞叹不已。"白腔"的代表剧目有《金生挑盒》、《风流天子》等。

薛觉先

薛觉先 (1904一1956)广东顺德龙江镇十三坊人,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有"粤剧伶王"、"万能老倌"、"万能泰斗"之称,创融有京剧、昆剧、越剧等唱腔的"薛腔",创立"薛派"表演艺术。

上世纪20年代在广州、香港主持"觉先声粤剧团",代表作有《王昭君》、《胡不归》和《白金龙》等。1935年被聘为英国伦敦"国际哲学艺术学会"会员。1954年由香港回广州任粤剧工作团主任,为全国政协委员,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6年在广州海珠大戏院演出《花染状元红》时脑溢血病发,仍坚持终场,次日去世。

虽然粤剧的创作条件比过去好了很多,但目前粤剧的推广工作和互联网之类的新传媒工具还是没有什么交集,所以很多年轻人难以接触和欣赏到粤剧。粤剧应该向大众文化的路子走,从古到今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