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的老师有哪几位

2018-01-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曹丕的老师有哪几位曹操善收罗人才,曹丕也继承此风,曹丕身边的高明谋士数不胜数.曹操在考察太子人选时,曹丕的智囊团出了不少计谋.曹丕登上地位后,这些谋士也都得到了

曹丕的老师有哪几位

曹操善收罗人才,曹丕也继承此风,曹丕身边的高明谋士数不胜数。曹操在考察太子人选时,曹丕的智囊团出了不少计谋。曹丕登上地位后,这些谋士也都得到了加官进爵。

曹丕剧照

曹丕的老师应该可以包括三位,司马懿,吴质和贾诩。

司马懿的先祖均为汉代重臣,自小聪慧大气,被传有非凡之才。司马懿最初假装生病,拒绝为曹谋事,后来曹操称霸一方,征召司马懿,遂入曹。曹操命司马懿辅佐太子。曹操对司马懿有防备之心,认为司马懿以后对曹氏有威胁,曹丕护之,加上司马懿自身刻意勤恳做事,曹操渐渐放下防备。曹丕被立为太子,一直到登上帝位,司马懿一直尽心辅佐,在蜀国六次讨伐曹魏的时候,司马懿多次击退蜀国入侵。。

贾诩被称为毒士,算无遗策,谋划能力强,精通兵法。前期多次易主,最早在董卓部下,接着到了张绣军里,后来跟随曹操。贾诩心知非曹操旧臣,从不主动展现自己。选择辅佐曹丕,被曹丕重用。在曹丕曹植争夺世子之位时,贾诩以废长立幼引来祸乱的故事,暗示曹操弃曹植,选曹丕。贾诩在外名声不好,曹丕并不介意,从不猜忌反而委以重任,封官加爵,可惜后来不听从贾诩建议,先治国再讨伐,以致两次征战吴国均失败而回。

吴质,生性放浪形骸,肆无忌惮。为曹丕出谋划策,计谋良多。在曹丕争夺继承权重颇有功劳。与后来被封诸侯,颇为显贵。

曹丕生性善于用人,能拉拢奇人异士为其谋权,这些谋士选择曹丕同样也是看重曹丕有登上皇位的能力。

大文豪曹丕名句有哪些

曹丕是中国古代的大文豪,即使是作为皇帝,也并没有影响曹丕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曹丕反而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结交了大批的文人。

三曹雕像

曹丕在很小的时候,曹操为了培养他,就找了几个很有文学天分的孩子和曹丕一起学习,后来慢慢的又延请了一些在文学领域有很高造诣的老师来给曹丕授课。在成长的过程中,曹丕结交的朋友也都是当时一些很有名望的文人,比如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王粲和刘桢等人。

曹丕本来就天分极高,再加上在如此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不断的熏陶,所以后来曹丕也成为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文学家。他在文学上的成就超越了很多同时代非常有名望的人,后人就把曹丕、曹丕的弟弟曹植以及曹丕的父亲曹操并称三曹,以纪念他们父子三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曹丕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作品很多,而且涉猎的范围非常的广泛。在他的作品中,不但抒发了爱国情怀以及表达了民族精神,还大量的描写了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他不但能够站在国家的高度,站在文人的角度来写作,还会站在一位社会地位低下的青年的角度来写作。他不但开创了新的文学领域,而且还在在传统的文学领域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

他的作品中,涌现出了大量的名句: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文人相轻,自古而然;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

魏文帝曹丕怎么死的

“三曹”之一的曹丕论文采不见得比得过曹植,但是论心计和野心却远远在其弟弟之上。曹丕能文能武,在一代枭雄曹操的基础上,他亲手给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画上了一个句号,成为了魏国第一任皇帝,是不可多得的帝王之才,那么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曹丕剧照

关于曹丕的死可谓是众说纷纭,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四种:

1.病死

曹丕在黄初六年讨伐吴国期间患上了风寒,恰巧又处于秋天和冬天更替的时间,长江在冬季时易有雾,之前所患的旧疾有可能也并未痊愈,旧伤加上新患的风寒对曹丕对身体来说正所谓是雪上加霜,在回洛阳没多久后便离开了人世。

2.性格缺陷严重

父母的性格和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帝王之家也不例外。曹操生性多疑,传言曹丕在性格多疑方面比起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再加上三次讨伐吴国却并没有什么收获,心情郁郁寡欢而死。

3.纵欲无度

在曹丕还未称帝时便及其好美色,这一方面也遗传了曹操,而曹操长年在外征战,沉迷美色的时间有限,活的时间也相对较长一些,曹丕称帝以后为了能够使一己私欲得到满足,大量的搜罗美女来扩充自己的后宫,沉迷于好酒与美色,纵欲无度而亡。

4.劳累过度

想当好一个开国君王并不容易,曹丕在魏国建立的初期,对内一边要忙于治理朝政,一边又要与忙于对付各个兄弟。对外更是年年派兵来使国家安定,终于身体被累垮而死。

关于上述几种说法众说不一,有可能也是几种原因的结合造成了曹丕的死亡。

曹丕到底为什么要杀曹植

南北朝山水诗第一人谢灵运道:“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然而纵然是诗才无双的曹植,在权力相争的时候,也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曹丕与曹植

在老大曹昂死后,开始了长达将近十年的世子之争。在曹操临死之际方才结束。期间记载在史书中的,也就几件。而且都是以曹丕获胜而告终。最后一次交锋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值关羽进攻曹仁所部,曹操命曹植前去救曹仁。曹植因酒误事,失去了最后的机会。而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就去世了。

大家注意到没有,曹植的谋臣是杨修,杨修厉害之处是小聪明。曹丕的谋臣是司马懿,厉害之处在于隐忍。那么在这场权力的斗争中,至少大部分时间,可以推测曹植都是处于优势地位,可以肆无忌惮的发起对曹丕的攻击,而曹丕只能小心翼翼防御,以防被抓到把柄。

然而最后坐在龙椅上的是曹丕。本来就招到曹丕的妒恨。再加上曹植非常的有才华,后人评价曹植,李白,苏轼拥有的是“仙才”。必然拥有很多崇拜者。在那个时代,曹植的崇拜者们都是士族,大部分都是地主阶级。在曹植身边很容易团结一股巨大的力量。这样,会威胁到曹丕的皇位。

对于威胁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铲除,但是碍于母后卞氏和舆论的压力,不能直接杀死。只好让他不停的换封地。不能让他积蓄属于他自己的力量。

文章憎命达,历史就是如此神奇,或许对曹植而言,这并不是一件幸运的事,但是对整个中国的文化而言,却是一大幸事。在经过鄄城的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洛神赋》,名垂千古。

曹丕短歌行表达什么内容

曹丕在很小的时候就跟着曹操一起东征西讨,跟曹操相处的时间非常的长;后来自己的亲生母亲卞夫人因为和曹操有一点小矛盾不肯原谅曹操,就一直待在自己的娘家终生未嫁,曹操在也没理过卞夫人,当然曹丕也就再也没见过自己的母亲。

三曹像

所以,在曹操的儿子中间,曹丕缺乏母亲的照顾,也就跟自己的父亲曹操非常的亲密。

尽管曹操子嗣众多,但是曹操最后还是选择了曹丕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在曹操的指导下,曹丕不但在军事上面建立了功勋,而且在文学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因为曹丕从小就处在父亲的监护之下,缺乏母亲的关爱,所以曹丕一生对自己的父亲是非常的敬爱和依赖。在做了皇帝之后,曹丕实行的很多政策都是学习以前曹操的,而且在人事安排上也遵从了曹操的遗愿。正是因为曹丕是这样深爱着自己的父亲,所以在曹操去世之后,曹丕才写出了超凡脱俗的短歌行。

曹丕的短歌行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父亲曹操。从第一句起,就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父亲深深的敬意以及怀恋,真的是字字滴血,句句含情。通读全文,让人感动到仰身而叹。这首作品辞藻上并不华丽,也没有使用太多文学典故以及手法等等,平平常常汉子组合成的句子,读起来却令人非常的感动。

读罢曹丕的短歌行,无有他想,只是掩卷唏嘘而已。

魏文帝曹丕是个什么样的人

曹丕从小文武双全,长大后逐渐开始筹谋争夺继承权,是一个比较有心计谋术懂得经营政治的人。他拉拢的谋士比如贾诩,被称为百计千谋,从无失策。身边围绕的也都是名望厚重的人。虽然文采不及曹植出众,但是却打败了曹植,争夺出位。曹丕登位后开始残害同仁宗族,心狠决绝,险些逼死曹植。为了登帝直接逼迫献帝让位。

曹丕剧照

曹丕自小热爱文学,其文学方面颇有造诣。当时他和曹操曹植并称三曹,重视文学研究和发展,写的诗歌开创了新的诗歌体裁,写得文章,观点见解颇为深刻,是历史上文学批评论的先例。

曹丕在位六年期间做了不少政绩:下令郡国每年察举孝廉,重新修建孔子庙宇,复原太学;修复了洛阳,建造了五都;军事战略上以防守为主,使得人民有精力生产,让百姓休息;发展农田,施行新的经济政策,维护社会治安,粮草充足,国力逐渐强盛;调节魏国阶层矛盾,采纳意见,建立九品中正制;集中权力,限制后党外戚权利,压制藩王,建立相应制度;强化中书省。曹丕短短在位几年巩固了魏国的基业,维持了天下三分的局面。

军事上他两次亲征伐吴、蜀,连诸葛亮、孙权都不敢小觑。但是曹丕伐吴的时候却没有采取正确的作战而是观望。虽然亲征伐吴却没有战功而返。军事上不如曹操。但曹丕在位期间不停扩张版图,收服北方鲜卑等部落臣服魏国,阻止东吴来犯,魏朝疆域一直延伸到了蒙古。

曹丕的政治才能和文学造诣是值得肯定的。曹丕有勇有谋,能观大局,但是军事上不足,还有无情无义,心胸狭窄,为人刻薄,也是客观存在的。后人评价为:文帝生性聪明,天生才华,广学多识,如果能有包容的心胸,广施仁义,修德惟行,那么就不会这么早就衰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