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张新民 记平凉市退休干部张新民
张新民同志退休前担任平凉地委副书记、地区人大工委主任,现任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平凉市文联名誉主席、平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退休后,他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本色,牢记党的宗旨,继续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关心教育下一代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入党诺言。
退而不休 余力助发展
1999年张新民退休后,省委组织部抽调他担任张掖地区、甘肃日报社和省轻纺工业厅"三讲"活动巡视组长,在为时7个月的工作中,他深入基层,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县级"三讲"活动开始后,他又担任省委第二检查组组长,先后深入白银、临夏、甘南、天水、陇南等30多个县(区),对80多个点的工作进行了认真检查指导,向2400多名党员领导干部作专题报告40多场,受到了各地的一致好评。
时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安顺,临夏州委书记程正明,白银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张国庆等领导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2002年,全省"三讲"活动结束后,他又被省委抽调担任庆阳地区农村"税改"工作指导组组长,带领指导组成员深入庆阳地区8个县(市)60多个乡(镇)指导试点工作,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亲自参与各个环节,保证了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为全省"税改"工作进行了探索,积累了经验。
2005年以来,他先后7次担任团长,带领离退休老干部赴全国十多个省(市)和全市七县(区)考察学习,结束后亲自撰写考察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同时,他积极参加市上邀请出席的各类会议,充分发挥底子清、情况熟的优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鼓劲助力,在离退休干部中起到了良好表率作用。
老有所为 情倾下一代
张新民担任平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后,积极向有关领导反映情况,市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了关工委工作,为市关工委办公室解决了编制和经费问题。他经常深入各县(区)和市直有关单位指导关心下一代工作,帮助建立健全了关工委组织,制定完善了各类制度,对关工委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他积极动员离退休老干部和知识型、专家型老同志加入到关工委队伍中来,加强了"五老"骨干队伍建设,全市参与关工工作的"五老"有2285人。
近年来他组织指导全市各级关工组织广泛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和爱心助学活动,为一些贫困地区学校争取资金12万元,自己为灾区和贫困学生捐款3000多元,帮助4600名困难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累计救助贫困学生27500名。
同时,他经常深入游艺场所进行巡回监督检查,配合有关部门取缔非法出版物,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经常到监狱对犯罪青少年作报告,他的演讲使许多犯罪青少年流下了悔恨的泪水。由于他工作出色,2005年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
笔耕不辍 宝刀勤磨砺
张新民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他对老前辈革命者的感情丝毫未减,先后撰写《李讷喜游崆峒山》、《花牛村的丰碑》、《走访南梁,缅怀习老》等纪念文章三十多篇,在省、地、市报刊上发表,以此教育青少年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者的遗志和光荣传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009年,他将以往撰写的文章和未发表的作品,整理编辑出版了30多万字的《修身絮语》一书。同时他将10年来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及具有教育意义的人和事,写成"孝事漫谈"、"感恩新说"、"诚信琐议"、"怀旧忆人"四辑,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青少年做人要诚实守信、孝敬父母、知恩图报、无私奉献。
原甘肃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现任甘肃省关工委主任李虎林在序言中写到:"新民同志的《修身絮语》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做出了一个很好的尝试和补充,一系列精辟的论述,既有引经据典,又有史实借鉴,更有现实事例和亲历实证,许多论述说理透彻、思想深刻而又通俗易懂,许多故事生动感人、贴近生活而又不同凡响,把高深的理论具体化,把枯燥的说教生动化。
特别对广大青少年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教材,可以使他们的意志、品质、人格培养等德育教育,犹如春风化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关心同志 无私讲奉献
张新民退休后一如既往地关心老同志的工作和生活。通过他积极汇报协调,平凉市老年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已完成大部分前期准备工作,落实建设资金500万元,该项目建成后将为离退休老同志开展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对一起工作过的离退休老同志,凡是有生病在家或住院的,每次都要前往看望;对去世的老同志,他都亲自前往吊唁,撰写文章表示哀思之情;及时准确地将有关退休同志切身利益的医药费报销、房补等福利待遇政策传达给老同志们,通过电话与离退休老同志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
市委给他安排的办公室,每天都门庭若市,几乎成了老干部活动中心,他积极利用这一平台和老干部交流思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为离退休老同志发挥余热创造了条件。
他受邀担任崆峒区老同志创办的老年刊物《晚睛》杂志顾问后,他想方设法先后筹措资金2万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发动老干部组织稿件,并亲自撰写文章近20篇,至今杂志已出刊30期,免费给老同志及有关方面赠阅,受到社会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