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鸽罗燕 熊晓鸽&罗燕:海外比翼 同栖双飞
1986年8月20日,已是国内一线女影星的她,怀揣40多美元,只身前往美国追寻她的电影梦;三天后,当时在新华社国际部工作的他,带着38美元踏上了赴美国波士顿大学留学的征程。那时,他俩还互不相识。如今,近二十年过去了,他俩不仅在各自的事业上缔造了传奇,还共同营造了温馨的二人世界。
他叫熊晓鸽——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高级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的副董事长及合伙人。她是罗燕——《女大学生宿舍》《红衣少女》等影片的主演,现任美国银梦电影公司负责人。
有趣的是,两人的名字刚好暗合了他们的性格和工作状态。他就像一只快乐的充满活力的鸽子,越飞越高且停不下来,依他的性格,没准哪天还会飞到外太空去;而坚忍的燕子,总在为了美丽的梦想把自己逼到没有退路,然后带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悲绝冲上云霄,这更像是对她的写照。
工作中,这二位也是名副其实的"空中飞人",作为跨国集团的老总,先生经常是来往穿梭于美国与亚太之间,太太则会仅仅为了找编剧商量剧本,就从洛杉矶飞到基多。对于注定要飞的人,更高处才是海阔天空。
熊晓鸽:天生的冒险家
日前,这对传奇夫妇参观了津报集团并盛赞津报集团这支蓬勃向上的团队。两口子都是"总",却没有一点架子,笑容始终谦和亲切。品着幽香的普洱茶,拉家常般的访谈,气氛相当的轻松,他俩的故事太多太富戏剧色彩,但他俩不是活在故事里的人,他们的目光总是停留在远方——下一片领空。
"人生最大的赌注是你自己,你要敢赌你的明天比今天好,这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熊晓鸽是干什么的?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得费点口舌,因为他涉猎的领域太多而且领域之间似乎没多少线索可关联。他最初的职业是我们的同行———记者,同时这也是他最念念不忘的身份。
当初,他在新华社国际部工作时,与水均益在一个组,那时,他就请命要去战事频繁的中东和东欧当战地记者……到现在他还时不时地在一些会议上客串一把记者的身份。简单地讲,熊晓鸽的事业分成两部分———风险投资和媒体出版,不过最近他又有了一块新的处女地要开垦,那就是教育。
在欧美,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风险投资非常盛行,著名的硅谷就是风险投资的结晶。熊晓鸽则是将这一投资方式及海外资金真正引入中国的第一人,经他手投入的风险资金已经有十几亿美元,年收益率高达47%,"我做风险投资就是想帮助那些创业者,就像教练员训练运动员一样,想法让他们取得好成绩。
"在媒体出版方面,他更是业绩显赫,他是将《时尚》系列十几种杂志引入中国的人,当成功人士和小资们阅读这些期刊时,没几个人会想到熊晓鸽这个"挖井人"的名字,但看到了大众生活品质和消费理念的改变,他已经心满意足了。
熊晓鸽的野心还远不止这些:"我赚了很多钱,但我不满足,历史上生意人没地位,所以我要搞教育。去年5月,我被我的母校波士顿大学选为校董,能参加学校的管理,真是非常兴奋。"
熊晓鸽为什么干哪件事都能成功?这恐怕更多地缘于他乐观开朗的性格和独到的战略眼光。眼前的他,没有一个成功企业家的矜持甚至城府,更像一个阳光男孩,心里有啥说啥,连跟人喝茶聊天时,也不忘向朋友"兜售"他的想法。
有时,一单大买卖就是这么谈成了。1992年8月,他在越南的一家酒店里与服务生聊天,对方介绍给他一份当地最有潜力的lT刊物,他立刻看到了商机,当即用400美元与对方签下了投资协议,几年间这份刊物在越南已发展到行业垄断的程度。据说,他每天只睡3个小时的觉,可每次见到他,总像刚洗过热水澡,精力充沛地准备大干一场的样子。
当一个人对自己有十分的信心时,别人就会对他有十二分的信心,因为人们都喜欢和成功的人、快乐的人打交道。他怎么就这么快乐呢?"他是一个刀枪不入的人,失败打不垮他,因为他经历的失败太多了,所以早就有了超强的抵抗力,一般人事业或生活受到挫折,肯定会很痛苦,在他身上却看不到,跟没事人一样。"太太罗燕如是说。
对熊晓鸽的采访从记者这个职业说起,又从这个话题结束。他颇为自豪地说:"新闻界最高的奖是普利策奖,不过奖金只有1万美元,2004年我在波士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设立了两个奖项,‘熊晓鸽新闻终身成就奖’和‘熊晓鸽亚洲报道年度记者奖’,奖金分别是3.
5万美元和1.5万美元。第一届‘终身成就奖’得主是美国广播公司(ABC)晚间新闻节目《夜线》的主持人泰德·科贝尔。
《夜线》节目在美国主流社会影响极大,泰勒·科贝尔在美国广播公司工作了40年,曾经荣获数次重要电视大奖。当他从我这个中国人手中接过奖杯时,十分激动,笑称:‘这是一个百万富翁颁给另一个百万富翁的奖,我很高兴,但终身成就奖给我有些早,我还没想退休呢!’"
期待:交谈过程中,熊先生一直在推荐一本书——《蓝海战略》,他说:"蓝海战略代表着战略管理领域的范式性转变。蓝海的开创是基于价值创新而不是技术突破,是基于对现有市场现实的重新排序和构建而不是对未来市场的猜想和预测,企业能够以系统性的、可复制的方式去寻求它。
"他向我"叫卖"的理论我似懂非懂,但有一点我看明白了,对于一个战略家来说,他总能基于现实开创出超越常人的事业,不是构建空中楼阁,对于他,我们的期待总是不着边际,而他对于我们的期待是:将他的快乐和成功理念传递给我们,大家一起成功。
罗燕:跑项目的总制片
"没有高峰对我来说无异于死亡,我总是想找一个坡来爬。"
笔者与她相识很久,岁月并没有给她留下多少外在的痕迹,语速仍很快,简洁直率,密度极高,在从容淡定中依然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只是心态上显得更放松:"和几年前相比,我更有耐心了,做事的原则没有变,但脾气不像以前那样冲了,愿意多花时间去磨。
以前哪个部门和环节出现问题我会恨不得自己上手,其实那样很伤身体,现在变得冷静多了,主要是因为有了一些经验和预见性,更懂得知足了,有些事情你再努力也不一定做到最好,人都有局限性,只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就可以了。"
说罗燕就不能不提2001年公映的《庭院里的女人》,因为拍成这部影片对她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剧本搞定后,正式开拍的前3年,她要做的工作主要就是游说别人拿出钱来给她拍片,为此,她要和电影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等逐一谈判,把十几份合同逐一签定,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费在嘴皮子上。
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就是个跑项目的"。李安导演很牛,但是对电影界的人来说,能进入好莱坞主流影片的权力金字塔顶峰——制片人才是真正的荣耀。
这条路华人已经走了很久,从杨燕子(电影《喜福会》的制片)到Alex(电影《生逢七月四日》《天与地》《刺杀肯尼迪》的制片)到Kevin张(吴宇森的制片),他们最高只做到执行制片的位置,而罗燕却以"总制片"的身份,带着她的洋助手们走向成功之巅。
她开创了一个前无古人的运营模式,由中国制片人原创开发、运作,与世界最大的电影公司(环球公司)签下了发行、预售合同并独立运作完成自己的文化产品。
看看她当时的状态:每天带着200多个演职员一起工作,一会儿处理财务和人事问题,一会儿考虑艺术问题,钱要花到刀刃上,电影还要拍得好看,白天指挥千军万马,晚上精疲力尽了还得演激情戏,这不是单纯的一个"累"字所能概括的。
罗燕并不愿意回顾这段"光辉历史":"那都是过去式了!不过,想在好莱坞发展,按照这种运营模式走是唯一的出路。我给自己的定位是拍摄中西结合题材的电影,因为这种题材我能够驾驭,关键还是人才和原创问题,我需要的人才首先必须是好编剧,再有是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背景都熟悉,三者缺一不可。
在好莱坞,一部电影从开发到面世,需要8-10年的时间,我5年拍成一部片子(《庭院里的女人》)已经很知足了。不过,这几年我没闲着,接下来的两三年里,我有三部片子要上马,即将开工的就是以当年在上海名噪一时的犹太商人哈同的故事为蓝本的《上海商人》,接下来是反映二战题材的《竹圈》以及《赛金花》。"
罗燕坦言:"这些年的实践,使我在艺术创作上更冷静,女人是情感动物,电影虽然是情感产品,但是是靠理性设计完成的。只有理性指导感情,才能朝你的既定方向走。电影对技术的要求很高,有时需要在一分钟内进行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转换,反应得像开关一样迅速准确。李安就是一名非常冷静的导演,我看他的《断背山》虽然从技术上讲,每到一处他采取什么技术手段我都跟明镜似的,但仍然被其深深打动,上他的圈套。"
对物质生活不太看重的罗燕,在衣食住行中,比较侧重于"住","因为我搞创作,所以需要比较安静的环境。"她的家在美国帕萨迪纳市郊外一个高尔夫球场上面的山顶上。到处都是绿草地、大橡树,空气清新,环境幽雅。她家的后花园紧连着国家野生公园,常有各种野生动物到罗燕家的花园里散步。房子大约有六百多平方米,有客厅、餐厅、休闲厅、两个书房、一个家庭影院、五套卧室,不算厨房,共有11个房间。
期待:罗燕说,她的《上海商人》有望于今年五六月份来天津拍摄。该片的阵容绝对值得期待:从编剧、导演到演员,是全套的好莱坞班底。说到这部大制作,罗燕表示:《上海商人》是《庭院里的女人》的5—6倍的规模,在好莱坞拍戏,有大片、中片小片之分,谁都想拍大片成"巨人",还没胖到那个份上,穿大号衣服肯定不合身,可是真正胖起来,成了"巨人"的时候,原来的衣服就都穿不了了。
看来,不久的将来我们不仅能再次目睹她指挥千军万马的英姿,还能目睹一众好莱坞巨星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