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莉汉字王国英文版 林西莉和她的《汉字王国》

2018-01-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84岁的瑞典学者林西莉女士,以其著述<汉字王国>.<古琴>等,获得第十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林西莉女士图书在中国的长期出版人.原山东画报出版社总编.北京三联书店

84岁的瑞典学者林西莉女士,以其著述《汉字王国》、《古琴》等,获得第十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林西莉女士图书在中国的长期出版人、原山东画报出版社总编、北京三联书店副总编汪家明先生撰写了这篇文章,回顾林西莉女士与中国的渊源。

28岁留学北京大学 成为人生转折点

中文版的《汉字王国》迄今已印行二十多次,这不能不说是奇迹。林西莉写这本书,出于偶然。她1952年高中毕业,进入斯德哥尔摩大学学习艺术史、历史、语言学,毕业后到德国、意大利专修音乐,后任中学历史教员。她对欧洲文化已有基本了解,但仍渴望体验其他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

于是拜瑞典汉学家高本汉为师。高本汉当时已名扬天下,他的《中国音韵学研究》经罗常培、赵元任等翻译成中文,成为汉语语言学的经典。高本汉教汉字时,会把字的来源和已知的原型(甲骨文和金文)告诉学生。

他的讲授方式,他的博学,他对汉字的热爱深深影响了林西莉。当她的第一任丈夫去瑞典驻华大使馆工作时,她就决定同去中国,到北京大学就读。1961年1月2日,他们终于成行。林西莉后来说:“二十八岁来到中国是我生命中的转折点,而那时我并没意识到。”

瑞典教育系统里从此有了汉语教学

几年后林西莉回到斯德哥尔摩,重操教书旧业。一天,十八位中学生联名提学汉语的请求。可是到哪儿找老师呢?林西莉毛遂自荐,得到允准。起初她和学生都觉得很难,但渐渐有了兴趣。当学期结束时,她给文化部写了一封信,学生们都签了名。

信里介绍了他们开设汉语课的情况,建议将汉语正式列入中学课程。没想到两个星期就收到答复:秋季那个学期就开课吧。没有教材,自己编。她买了一台复印机,把在北京用过的课本和一本美国出版的中文课本里的笔画、笔顺、图解等复印下来。秋天开学,有二十三名学生报名。瑞典教育系统里从此有了汉语教学。

开课初始,她就认定,不用北大那样死记硬背的办法,而是借鉴高本汉的办法:通过造型生动的甲骨文、金文,让汉字活起来。她还尽量利用中国新的考古发现,一些文物图片,使学生对汉字的形状来历有迹可循。“我发现我对汉字的结构和早期形式讲授得越多,他们越容易理解和记住这些汉字。

当我同时也讲解这些文字所来自的那个世界,讲述古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他们的房子、车辆、衣服以及他们使用的工具,讲述产生这些文字的自然场景——乡野、山河、动物与植物时,效果就特别好。”作为外国人,她对每个汉字、一撇一捺都充满好奇,总是刨根问底。她曾跟我说:“我会关注一些中国人看不到的东西。”

《汉字王国》问世 西方人学习汉语的必备书

随着课程进行,她讲的字词越来越多,积了厚厚一本。有一天她忽然意识到,这些字词或许可以集成一本相当有趣的书呢。当1973年她又有机会得到中国的签证以后,每年都会来一两次,到图书馆查资料,拜访专家学者,前往考古发掘地观察实物,在山东、陕西、河南等地设立考察点。

如果发现一种工具或文物器具与某个字字形有关,她便会兴奋得不得了……直到1989年,她57岁那年,《汉字王国》问世了。这不是一部博士论文那样的学术著作,而是一部通俗的文化读物。书一出版即在西方引起注意,获得瑞典文学图书最高奖——奥古斯特奖,并被陆续翻译成十几种文字,成为西方人学习汉语的必备书。

我敢说,虽然书中的一些研究成果,还未得到专门的研判,但迄今为止,没有一本关于汉字的书,这样简洁明了,这样富有趣味,这样具有启发性和独特的推想。有必要指出的是,她的研究和写作开始于1973年,那时“文化大革命”仍波涛汹涌,没几个中国人关心汉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