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哲院士的儿子 做小朋友的“老朋友”——记“中国小儿外科之父”张金哲院士

2018-01-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新华网北京8月15日电(记者 张漫子.李亚红)作为一名小儿外科医生,94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仍然坚持出门诊.如无特殊情况,每周一和周四上午,在北京儿童医

新华网北京8月15日电(记者 张漫子、李亚红)作为一名小儿外科医生,94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仍然坚持出门诊。如无特殊情况,每周一和周四上午,在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楼的6层,总能看到一位高挑清瘦、温和从容的老者,身着写有名字的白大褂,接待一位又一位患儿及家长。

就是这位老者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小儿外科,因此被誉为“中国小儿外科之父”。患儿家长们亲切地称他为“小朋友们的老朋友”。

从零起步创立中国小儿外科

真正让张金哲想干儿科的,是一个孩子的离世。1946年的一天夜班,张金哲上中学时的何老师抱着患白喉、年仅一岁的孩子跑进急诊室,拜托他救救孩子。当时,还不是儿科医师的张金哲上前一看,孩子面色紫黑,已不能呼吸。赶来救治的总住院医师到场听了听心跳,说了句“开死亡证”。

何老师一言不发,拿了死亡证,抱着孩子头也不回地离去。那个背影深深地触动了张金哲,也促使他走上了儿科之路。

1950年,张金哲在北大医院建立了5张病床的小儿外科;5年后,张金哲就任新建北京儿童医院外科主任,创建了全国最大的小儿外科中心。

在他带领下,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从只有一个普外专业、15张病床、两间手术室发展到今天已经拥有肿瘤、泌尿、骨科、整形外科、心脏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及新生儿外科等十几个专业,形成了由上百名外科大夫组成的老中青三代专家梯队。

为改进和制造小儿手术器械,张金哲的家成了“手工作坊”。他先后发明了针对先天性巨结肠设计的环钳吻合术“张氏钳”、用于无肛患儿延长直肠残端从而避免开腹的“张氏膜”、胆道再造手术防返流的“张氏瓣”等50多项科研成果,开创了中国儿科一个又一个突破。

“与患儿家长交托命的朋友”

张金哲说,68年来的从医经历,已能从婴儿纯真的笑与哭中听出言语,辨得出他们的疼痛与需要……

在北京儿童医院当医生,出诊时被哭闹包围,会烦吗?他的回答是:不烦,相反,还很喜欢。

变魔术是他与孩子沟通的最好办法。张金哲白大褂的口袋里常年装有一枚老式耳镜,专门用来给患儿变戏法用。

“患儿疼痛就哭啊,不让碰不让动,变个戏法,婴儿就放松些。”说着,张金哲双手转几下,把耳镜变没,再转几下,又把耳镜变回来。每次变完戏法,张金哲就把耳镜塞到婴儿手里,说“这个给你拿着玩,作为交换,你的肚子也给我摸摸?”

门诊时,每当患者家长抱着患儿走进门,张金哲都会起身介绍,“我是张金哲。”用他的话说,“想形成一种彼此信任的氛围,让患儿及家长知道,我们是平等的。”

每位患儿家长离开前,张金哲会塞给他们一张印满了字的小纸条,上面写有小儿常见病的症状与解决方法,张金哲自己梳理好这些内容,并且根据临床经验修改,坚持了25年。

“要跟患儿和患者家长交朋友,交那种托命的朋友。病人都把命交给你了,能不交朋友吗!”张金哲说。

“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

在张金哲的家里,挂着他亲手写的一幅字:“一生努力,两袖清风,三餐饱暖,四邻宽容”。四句话,概括了他的终生写照与追求。

2005年,中国加入人文医学组织之后,近90岁的张金哲又开始着手《新编接诊学》编写工作。“人文医学时代,神秘医学必须向透明医学转变。小孩子哭,医生说阑尾炎,可为什么说是阑尾炎呢,家属不敢问,作为大夫要详细通俗解释给人家听。”

2000年,小儿外科的“诺贝尔奖”——英国皇家外科学会的“丹尼斯布朗”奖章授予了张金哲,颁奖主席卡皮拉称其为“中国小儿外科之父”、“小儿外科界的曼德拉”。

在数十年的行医过程中,张金哲到底给多少贫困家庭免费看病、垫支医疗费,他真的记不清了。说起这些,老人非常淡然:“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