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杨官二代 宋代社会主流价值观让“官二代”有压力

2018-01-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吴钩在<新周刊>撰文指出,今人所说的"官二代",宋朝人称为"衙内".衙内作为无恶不作的人物形象,是从元杂剧开始才频频亮相的,这显然是元朝文人借古讽今,以宋朝衙内影射当时的权贵.如果我们看宋代的正史.宋人的笔记,便可以发现,宋人在约束"官二代"胡作非为方面的做法,即使不能说"最可称道",至少也是可圈可点的.宋代的士大夫家庭很重视培养子孙的品行.宋代士大夫家训不仅数量多,从内容看,也值得称道,很注重对家人的品德教化,包

吴钩在《新周刊》撰文指出,今人所说的“官二代”,宋朝人称为“衙内”。衙内作为无恶不作的人物形象,是从元杂剧开始才频频亮相的,这显然是元朝文人借古讽今,以宋朝衙内影射当时的权贵。

如果我们看宋代的正史、宋人的笔记,便可以发现,宋人在约束“官二代”胡作非为方面的做法,即使不能说“最可称道”,至少也是可圈可点的。

宋代的士大夫家庭很重视培养子孙的品行。宋代士大夫家训不仅数量多,从内容看,也值得称道,很注重对家人的品德教化,包括告诫官宦子弟不可骄横。

宋代士大夫重家训,并非无因。一个深刻的历史背景是,汉唐时代的门阀世族到了宋代已经烟消云散,**猜您喜欢内蒙古房产**,政治不再被世族垄断,而是以科举的方式向全民开放,“取士不问世家”。虽说宋朝还保留着“恩荫”之制,但科考已是取士的主流,据统计,两宋141位宰相中,可考为“官二代”的有62人,其中53人是科考出身,占85%。

绝大多数的官宦子弟必须跟平民子弟竞争,如果科举及第,还得复试一次。要求比平民更严格。宋朝的士大夫家庭有更深切的危机感,如果子孙不肖,便会在竞争中被淘汰。

另一个历史背景则是,**猜您喜欢内蒙古汽车**,宋朝“以儒立国,而儒道之振独优于前代”,家训的兴起与儒家的复兴是同步的,儒家相信“教化行而风俗美”,重视对社会风气的培养。宋代士大夫家训表现出来的“修身—齐家”思想,与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相互响应,进而促成了一种敦厚的风俗。一个人(包括“官二代”)处于这样的风俗中,会感受到无形的压力,不至于做出太出格、太丢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