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妙阳声音 有多少人听过他的声音 张妙阳的声音
他的声音被凤凰卫视“买断”,成为凤凰卫视十几年来的“代表声”他录一条广告的价码差不多是业内的“天价” 他的听众只闻其声,便流连十几年不能忘怀;他的声音影响了许多广播电视人;他叫张妙阳,广播名叫林伟,他的声音被认为是华人世界最优美的男声。
“您正在收看的是凤凰卫视中文台” 这句话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呼” 每天24小时在凤凰卫视中文台高频度播出,简简单单一句话,十四个字,大器而不跋扈、稳重而不沉重、时尚而不媚俗,这个洋气又温暖的声音,来自张妙阳。
张妙阳祖籍福建,生于新加坡,留学法国,定居香港,能讲流利的国语、粤语、英语、法语和闽南语。来到青岛,他热爱语言的天性显现,兴致勃勃地学起了青岛话,并向周围的朋友细心讨教,“蛤蜊?嘎啦?哦,香港话叫‘蚬’,就一个字。
” 张妙阳小学在新加坡读书时,已经展现过人的语言天分,由于经常在英语和语文上被要求朗读课文,并受到英语老师和中文老师的表扬,他发现自己可以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并敏锐地自省,认为自己的普通话不够标准,于是年纪小小的他用当时不多的零用钱在报纸登了一角小广告,希望征求一位“女朋友”,唯一的要求是“女朋友”能够讲标准的普通话,结果应征来的是一位普通话非常标准的五十多岁的老太太,张妙阳跟她做了三年的朋友,把一口原本带着新加坡味儿的普通话给修正得优雅、漂亮、标准了。
尽管在许多人看来,播音这个行当是靠祖师爷赏饭吃,也就是说看你先天的条件如何,张妙阳却不十分认同这个观点,他并没有为自己天赋美声而倨傲,反而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练声、坚持四处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坚持体会每一句话的文字深层含义。
去年,他获邀内地一个电视台朗诵朱自清的《背影》,朗诵之前,朗诵水平已然如此之高的他,对着文稿朗诵了三百多遍,体会文章的深意,斟酌文字读音,他说,“在配音和朗诵方面,下了极大极大的苦功,把现代汉语大辞典翻遍了、摸透了——这是我小时候常做的事情,后来当了配音师,配音之前总把汉语辞典拿在手里、放在工作台台面上。
我害怕如果说错了一个音,对观众,就可能有坏影响。” “双林一派,活力新一代” 他是个“怪偶像”,“粉丝”由两部分听众组成,一部分是“张妙阳”的粉丝,一部分是“林伟”的粉丝,张妙阳的身份是凤凰卫视首席配音师、凤凰卫视代表声;林伟的身份,则是上世纪80年代香港益友电台《活力新一代》节目的主持人之一,他的主持搭档叫林美玉,两人在每天傍晚时分主持一档跟基督教有关又轻松活泼的聊天节目。
“一开始有同事质疑我们看似不是那么严肃的主持方式是否恰当,但我们俩都很坚持,结果一段时间后,这个节目的收听率非常好,看来听众还是很接受这种方式。”张妙阳很怀恋他身为“林伟”的这个时期,“让我感动的是听众,前段时间一位内地的听众朋友给我留言,复述我当时在节目中讲过的一个小故事,我真的没有想到,十几年过去了,还有听众能够把这些细节记得这么清楚,我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 张妙阳对“粉丝”十分珍惜呵护,有位叫葛欣的浙江听众,听说张妙阳就是十多年前的偶像“林伟”时,激动地到张妙阳博客留言,巧的是张妙阳当时刚好在线,于是三分钟不到,葛欣就收到了“林伟”的回复,结果葛欣这个三十多岁的大男人,开心地在电脑前流下了眼泪,之后更跟张妙阳变成了好朋友,还在QQ上组建了林伟粉丝群,目前已经有超过100个来自全国各地的林伟粉丝加了进来。
知道葛欣这段经历的人笑称葛欣是“史上最幸福的粉丝”,可以在三分钟内收到偶像的回复。
上善若水,大象无形 张妙阳说,他是新加坡人,工作在香港,但文化上的根毫无疑问是在内地。他近年来在内地走动很多,工作方面的邀约与合作也越来越多,身为凤凰卫视首席配音师、播音指导、香港传媒艺术专业学院院长和香港普通话朗诵艺术研究会会长,他对普通话保持着始终如一的痴迷和热爱,甚至在九十年代时一度想去中国传媒大学进修矫正发音,这个想法被凤凰卫视董事长刘长乐劝住,他认为现在张妙阳的声音特色无可取代:洋气、儒雅、国际化、识别度高、技巧完美,语音标准而不生硬粗暴,诚恳亲切而不嗲不做作,这也是从当年卫视中文台一直到如今凤凰卫视一直御用张妙阳作为频道声的重要原因。
而张妙阳觉得自己仍有进步空间,他认为播音配音这门艺术,“没有完美,但追求完美”,广受肯定的他说尽管已经从事这个行业三十年,但依然时时感到时刻学习的重要性,回顾过往,张妙阳认为最显著变化是走出了“炫技”的阶段,技巧重要,但远远不是最重要,所谓大象无形,当朴素的感情真挚流露,技巧反而退居其次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我信任听众,相信自己的诚恳听众都能感受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