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昌的科学成就 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王淦昌

2018-04-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核科学的奠基人王淦昌对青岛生活"记忆犹新,回顾往事,历历在目".王淦昌1998年12月10日21时48分,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核科学的奠基人王淦昌对青岛生活“记忆犹新,回顾往事,历历在目”。

王淦昌1998年12月10日21时48分,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原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王淦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1934年7月-1936年10月受聘于山大物理系任教。

王先生在山大虽仅有两年多时间,但对当时的生活却“记忆犹新,回顾往事,历历在目”。在山大两年多的教学中,王教师循循善诱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渐渐使学生明白过来,教书不只是传授知识,更要启发思维,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王淦昌老师传授知识的方法是巧妙的。受王淦昌老师的影响和带动,一些教师学会了一套教学艺术,巧妙地解答学生的提问,有时迂回诱发,多做教学演示,也故意保留一点结论,让学生自己去琢磨。

50多年以后王淦昌先生回忆这段教学生活时说,30年代山东大学的学风,较为严谨笃实。教授一律担任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或可符合“名师出高徒”之谚语。对学生要求严格,注重质量,实行学分淘汰制,所以学生都肯勤奋攻读,刻苦上进,形成浓郁的学习风气。

王淦昌先生在山大两年半的时间中就作了8次学术报告。当时,全校呈现出学术空气浓厚,学术思想活跃的喜人景象。他非常幽默地对同事说:“这样做‘一箭双雕’,不但保证了教学的急需,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在王淦昌先生的亲自带领和努力下,两年左右的时间,就建立并充实了近代物理实验室。回想这段历史,使王淦昌先生长期萦系于怀的是,那时学校善于管理,处处注意勤俭节约,把行政人员减到了最低标准,把行政经费压到最低限度,从原来不足的经费预算中,通过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每年坚持,积少成多,用集腋成裘的办法建设学校。

到1936年,王淦昌先生离开山大去浙大时,山大已建成科学馆、化学馆、水力实验室等一大批设施,并增添了一些必要的教学设备。50年后,王淦昌先生总结这段历史时说:“这种自力更生,勤俭办学的优良传统,应该是山东大学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1981年9月,74岁的王淦昌先生来济南参加一个全国性的会议,住在南郊宾馆。会议一结束,他就赶到山大,住在山大简陋的招待所里。王淦昌先生主动索要了笔墨纸张,题写了“教学相长,科教并重,发挥特长,精益求精,列于世界先进大学前列,并为祖国和四个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王淦昌临终前夕,于1998年年底写的文章云:“当时山东大学设在海滨城市青岛,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得天时,占地利。校长赵太侔是留学美国的戏剧文学家,办学热忱,处事稳重,属于学者治校的类型。学校设有由教授组成的校务委员会,讨论决定各项重大兴革和决策,这既发挥了教授治校的作用,又体现了民主管理学校。

那时学校规模不大,有文、理、工三个学院七个系,学生也不多,但教师阵容比较齐整。记得文科有张煦、老舍、洪深、沈从文、游国恩、萧涤非、孙大雨等等著名学者,多是当时学界之彦。

理科有黄际遇、任之恭、郑衍?、何增禄、王恒守、郭贻诚、王普、汤腾汉、傅鹰、刘咸、童第周等专家,又都各有所长。工学院虽是新建,也聘有唐凤图、尚津、周承估、张闻骏等一批知名教授。这个教师阵容,和全国著名大学相比,实无逊色,可以代表那时山东大学的学术水平。

三十年代山东大学的学风,较为严谨笃实。教授一律担任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或可符合“名师出高徒”之谚语。对学生要求很严格,注重质量,实行学分淘汰制,所以学生都肯勤奋攻读,刻苦上进,形成浓郁的学习风气。科学研究工作,更是学校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记得每星期一的“总理纪念”周会上,照例由教授轮流作学术讲演,各系的学术报告会或讨论会从不间断,全校呈现出学术空气浓厚、学术思想活跃的喜人景象。

师生动手编印的各种科学和文学刊物,甚受学术界的欢迎。

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均须选定专题,由教师指导进行独立研究,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开拓精神。在1935和1936的两年中,中山文化教育基金会举行全国大学生自然科学竞赛,山东大学物理、化学、生物三系参赛的学生,成绩都名列榜首,为学校赢得了社会声誉。那时毕业的学生,如臧克家、汪志馨、郭质良、庄孝僡、张致一等等,都已是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由此可以窥见山东大学的教学质量。

山东大学办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国难当头,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学设备极端匮乏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们亲自带领学生克服困难,自制各种实验仪器。我就曾和学生、技工试制了近代物理实验的一些设备。这样做“一箭双雕”,不但保证了教学的急需,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同时使我长期萦系于怀的,就是学校善于行政管理,处处注意勤俭节约,把行政人员减少到最低标准,把行政经费压缩到最低限度,从原来不足的预算中,通过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每年坚持撙节少许,用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的办法建设学校。

至1936年我离开时,已陆续建成科学馆、化学馆、水力实验室等等,并增添了一些必需的教学设备。这种自力更生、勤俭办学的优良传统,应当是山东大学最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