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聿哲通论 孙正聿:努力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魅力

2018-01-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理论课的生命力在于以理服人,以理服人的前提是理论本身的彻底性.马克思有一句名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彻底性,具体地体现在它的历史性.时代性.逻辑性和开放性之中,因而具有巨大的理论说服力量.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和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彻底性,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魅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决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发展大道的宗派主义的东西,而是如同恩格斯所说,是一种以"认识思维的历史

理论课的生命力在于以理服人,以理服人的前提是理论本身的彻底性。马克思有一句名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彻底性,具体地体现在它的历史性、时代性、逻辑性和开放性之中,因而具有巨大的理论说服力量。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和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彻底性,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魅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决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发展大道的宗派主义的东西,而是如同恩格斯所说,是一种以“认识思维的历史及其成就为基础的理论思维”。“认识思维的历史及其成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兼容性”。它以历史的尺度批判地考察全部哲学史,吸收哲学史的全部积极成果,揭露先前哲学所蕴含的内在矛盾,发现、解决先前哲学所未能回答、解决的理论难点,从而实现了哲学自身的革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历史兼容性,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编写者及其课程的讲授者必须系统地、深入地研究哲学史,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使理论本身显示出丰富的历史内涵。

应避免用“原理加实例”的方式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种讲述方式中,原理变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的枯燥条文与现成结论,而实例则变成了被解释的对象或被列举的事实,因而无法彻底实现理论自身的说服力。

离开哲学史,就不能有说服力地论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派别冲突,就不能有说服力地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革命变革;而不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革命,就不能掌握教材所讲述的全部理论内容。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兼容性,应当是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一个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及其所开拓的哲学道路,深深地植根于对人类历史的深刻理解、对时代内涵的深刻把握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追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来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论证人的存在方式的历史转换以及哲学任务的时代内涵,因而具有最为强烈的现实感,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作为“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把人从抽象的理性中解放出来,而且要把人从对“物”的依赖性中解放出来,把资本的独立性和个性变为人的独立性和个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解放的旨趣”与“解放的道路”的统一,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世界观、历史观、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

哲学教材应正视理论自身的难点和现实向理论提出的问题,不能把理论当作现成的结论。我们应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历史发展,深入研究现实向理论提出的重大问题,并把这种研究成果作为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现实感,体现在它的逻辑化的概念展开过程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力量,直接地表现为一种理论的逻辑力量,一种理论的说服力量。逻辑性,应当是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重要特点。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理论来源的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是一种“内涵的逻辑”,也就是人类思想运动的逻辑,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实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编写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应当批判地汲取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以“内涵的逻辑”即概念深化、发展的辩证逻辑构建哲学教材体系,而不是把辩证法当成可以套在任何命题上的固定模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来不是僵化的教条,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品格,因而具有思想的开放性。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与时俱进,是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密不可分的。“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因此,编写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一是要总结、梳理和概括对重大现实问题所作出的理论回答。其中,首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是要发现、研究和回答现实提出的重大哲学问题。同时,还要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成果,使之升华为教材中的理论内容。

当然,我们所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不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标准答案,而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科书体系。这不仅需要理论创新的勇气,更需要理论创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