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岳与韩先楚 海南岛解放在即 韩先楚与邓华为何突生争执
李光邦(原海南文北县县长):再一个就是情报工作,情报很重要。你解放军要上来,国民党兵驻在哪里怎么防,海线怎么样,国民党行动怎么样,你总得要把情报送出去。
解说:在海南岛内孤军奋战的琼崖纵队,离不开岛内人民的支持,冯白驹有一句名言,"山不藏人,人藏人"。意思是在革命的低潮时期,诺大的一个五指山,不是最佳的藏身之处,只有通过老百姓的帮助,才能化险为夷。
何如伟:发动群众,大家就到处做宣传,发动群众,迎接解放军都农村,都要开会宣传人民群众,大家都要准备迎接解放军,专门迎接啊。另一个呢,筹粮筹款(筹)民工。解放军来你要有担架队啊,受伤得救,救伤员啊,送水、送粮、送弹药啊。
杨雨田:海南岛的解放也不能光是我们大军的(功劳),当然我们大军是起主要的(作用)。但是也要看到海南人民,冯白驹跟海南群众工作做得还是很好的,海南群众对我们大军,还是热切地盼望大军过去。
解说:曾经那些共度患难,出生入死的交情,在为了迎接解放军登陆的问题上,当地百姓与琼崖纵队,又一次达成了深刻的默契。
陈晓楠:第一批两个渡海先锋营的偷渡成功,在岛内外引起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一方面他们的成功使薛岳认识到,他所鼓吹的所谓伯陵防线,并非像他自己想像的那样,滴水不进,飞鸟不出。情急之下,薛岳撤回了围剿五指山的部队,以加强海上防御。
而另一方面,邓华和韩先楚对偷渡呢,也树立起了信心。他们决定再派出两个加强团来进行偷渡。然而这一次有所准备的薛岳,也已经加强了海边的防守力量。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这两个加强团,还能让成功再度上演吗?等待他们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呢?
刘振华:我们团一出发,前一个小时非常好,东北风,往西南刮。一小时以后天黑了,风停了,逐渐地就下大雾。大雾到什么程度呢?说话能听见就是看不见,船与船之间互相看不见,就采取用这个音响来联络。那时候一个排、连都有这个小喇叭,还有号兵吹号来联系。不让用电台,电台怕暴露了。
后来就风平浪静,我们看那个水面上,连浪花都没有,大雾了,没风它就没浪,所以必须得用手划船。用什么锹、镐,凡是能用的都可以划船,有好多战士划的手都是血泡,大血泡一夜都没停,硬是划过来的。指挥所发暗语,问你们到什么地方?你说我们在海上也没有村庄,也没有地方的,也不会经纬度的计算。最后逼得我没办法,我说我还在海上。
解说:刘振华原北京军区政委,时任40军118师政治部主任,是当时40军加强团偷渡时的主要领导人。刘振华所率领的加强团,从一出发就铸锭不会顺利。自然天气的变化,给他们带来不仅是体力上的消耗,还有更加可怕的后果。
刘振华:那不是没风嘛,海流的话上半夜是从西往东流,我们这个船还是指向西南方向,指向临高,但是整个船往东南走的。快到海口附近的时候,海流从东往西流,就把我们推到澄迈这了。我们的一个加强团登陆的正面,将近十公里,二十华里的宽正面。
解说:洋流的改向把刘振华所带领的偷渡部队,恰好带到了国民党防御的正面区域。那里驻扎有国民党一个师的兵力,面前是敌人的大军,身后是茫茫的大海。对于战士们来说,唯一能做的就是破釜沉舟,拼死一博。所谓的偷渡转眼间变成了抢滩登陆。
刘振华:我们也没想到没有到指定的地点,当时我们就考虑什么呢?不管什么地方,只要能上岸就不能在海上呆,抓到机会就上岸。所以我们开始,第一批就是四个营部的船,一共200多人先上岸的,上岸以后我们就发信号。海上的部队就照着我们的方向,就驶过来,所以它这个第一线防御的团,一上来就给它冲垮了。
解说:战争的扑朔迷离就在于此,加固之后的伯陵防线,按理说应该更加坚固才对。然而让刘振华意外的是,自己带领的部队登陆到国民党防御的正面,却很快地突破了对方的第一道防线,这又是为什么呢?
刘振华:有两点,一个是352团2营的4连,有两条船离海岸大概有不到五公里吧十来华里,他掉队了。所以敌人的飞机和军舰就打他,实际上是策应了我们登陆,这是一个。还一个353团2营6连的一个排,一个多排的两条船,错误地登上雷公岛,雷公岛呢是个半岛。
涨潮的时候啊,就是个岛,退潮以后有半个岛可以联系大陆。正好我们登陆的时候是涨潮是个岛,那个雷公岛上敌人有一个多连在那驻,最后呢一退潮又增加了兵力,把那两个排打得,最后撤出来11个人,大部分都牺牲了。就这两点掩护着我们这个大部队登陆。
还一个情况呢,敌人发现琼崖纵队的一纵队,和我们先登陆的先锋营就到临高去接应我们。所以它这个机动部队呢,就到临高方向去了,所以它的二线部队空了,也起了一个策应的作用。
解说:战士们用宝贵的生命和鲜红的血液,保证了第二批偷渡的成功,两批四次的偷渡,让解放军更加认清了伯陵防线的本质,其实只不过是看似强大的纸老虎而已。
王怀祥:敌人它内部矛盾比较多,看它打这一家那一家不动手,它都是这样。为什么这样就给我们了个机会呀,是不是呀?
何如伟:另一个你来的都是残兵败将,一见到解放军,解放大军过来了,心就寒了,是不是啊?那个不一样,开始我们独立团和它一个营打,我们独立团顶不住。我们要求我们先锋营说你派兵吧,后来那个徐团长好啊,他就派一个连,150个人,派一个连上去。我们解放军一上,完了,他就跑了,解放军大军野战军来拉,他就跑了。
解说:两批部队偷渡的成功,尤其是在国民党防御正面的成功登陆,让邓华和韩先楚都信心倍增。但也正是此时,两人对接下来的安排产生了不一致的看法。
刘振华:邓华提出来,要118师还有五个营嘛,再做偷渡,韩就不同意了,韩说不能这样做。再偷渡的话,下一批大举登陆船就不够了,现在可以大举登陆,不要再推再迟了。
解说:两批四次偷渡后,解放军在海南岛内的人数已超过8000人,作为司令员的邓华认为,如果再偷渡一批人过海,海南之战的胜算把握会更大。而在韩先楚看来,再次偷渡的成功性不会很大,因为经过两次偷渡,薛岳已经摸清了解放军的偷渡规律,在海上、陆上组织了快速部队,专门对付解放军偷渡。
韩先楚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小股偷渡和大举强渡,遇到的几乎是同样多的敌人,而后者自然更容易成功。更重要的是,谷雨将至,时不我待,在琼州海峡只要一过谷雨,东北风将会停止,所有辛辛苦苦找来的帆船将毫无用武之地,只能等待下一个春天的来临。
陈晓楠:是继续偷渡还是大部队强行登陆呢?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当时大家讨论的焦点。身为当事人,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意见是完全正确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他们的共同目标都是成功。战争的气息已经可以闻到,决定命运的问题也终于出现,作战时间会因为天气原因而再次更改吗?那些木帆船又是否可以运载足够多的主力部队,渡过琼州海峡呢?
海峡这边似乎是疑问重重,而海峡那边的飞机、军舰,却从没有停止哪怕是一刻的警觉,给邓华和韩先楚思考的时间越来越短。在叵测的洋流面前,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怎样的命运呢?历史告诉了我们答案,却并没有告诉我们所有的细节。1950年春天的琼州海峡,即将迎来它历史上最为硝烟弥漫的一场大战。请各位明天同一时间继续关注《沧海横流》—《海南岛战役全纪录》之《登陆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