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汝芬考研政治2016序列三 海天名师任汝芬常红利详细点评06考研政治真题
第六题,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资本也获得利润,正确答案是A。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这个题考的是政治经济学第三章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对平均利润这一概念的理解问题。
第七题,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正确选择是D“公司制”。这个题主要考政治经济学第六章对现代企业制度这一概念的记忆问题,考生要特别注意它是讲企业方面的典型形式,应该是公司制。
第八题,引述的毛泽东的一个对联,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前……,毛泽东在长安指挥运动这副对联讽刺的正确答案是A“主观主义的学风”,这个题是考《毛概》的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问题。这里面提到毛泽东的一篇文章1941年5月写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这篇中涉及到这副对联,《改造我们的学习》主要是谈的学分问题,所以正确选择是A。
第九题,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那么其中主要的是,正确的选择是B,以工农联盟为主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及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这个题考的《毛概》第三章对统一战线内两个联盟关系的记忆问题。
第十题,题目是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指出,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统治或半统治下处于长期不统一状态,再加上土地广大,结果是正确选择是C,就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端不平衡。这个题考的是理解另外加记忆,是在《毛概》的第二章,讲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的时候,考的是第五个基本特征,政治文化经济发展阶段不平衡的原因理解问题。这是单项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题,第21题,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正确的选择是B,“资本集聚”和D“基本集中”。这个题是考《政经》的第三章对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的记忆问题。
第22题,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包括:正确的选择应该是A“垄断资本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B“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和C“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的统治”。这个考的是《政经》的第三章,对垄断资本主义五个基本特征的记忆问题。
第23题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按劳分配的特点有:正确的选择是A和D,A是“按劳分配中的劳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D是“按劳分配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这个题考的是《政经》第五章对于按劳分配特点的记忆和理解问题。主要是把我们今天的按劳分配和马克思曾经设想的按劳分配的意思做一个对比分析才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24题,是我国宏观调控经济正确选择A、B、C、D,这个题是考《政经》第六章对我国宏观调控经济政策主要内容的记忆问题。
第25题,就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达到成熟。问的是下列毛泽东的科学著作中写于这个时期的有:这个题正确的选择是C、D,《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这个题是考的《毛概》第一章对不同时期毛泽东所撰写的文章或者著作的记忆问题。
第26题,1948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下列选项中对这一路线所含内容理解正确的有,这个题正确选择是A、B、D,A是“按照平均土地的原则、满足贫困户的要求”、B、“团结农户,允许中中农有比他人掠夺的土地”。
D是“实现耕者有其田,将所有土地分配给农民”。这是考《毛概》第二章对土地改革的理解问题。这个题做对主要要把握两个题,第一个是《经济纲领》内容讲到“两个没收一个保护”,其中一个没收就是要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说明现实我们确立的是农民土地,个人土地所有权这样的土地制度;第二是毛泽东在1947年12月针对当时在土地改革中出现的一些左的偏差提出或强调了两项原则,根据毛泽东提出的两项原则,A和B就应该选。
第27题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正确的选择是A、B、D,这个题考的是《毛概》的第四章对1949年到1956年这一时期国情的把握。这一章我们讲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所以C不能选,正确的选择是A、B、D。这是有关选择题。
分析题。分析题的第35题,是关于《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分析题,这个题的具体内容讲的是从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了奶农把鲜奶倒入到水道的事件,夏天以后浙江也出现了把鲜奶倒进了污水沟,有的一次竟达14吨之多。
人们不仅要问中国的鲜奶多的喝不完了吗?另外列举了一个数据说明我国国家年人均消费的乳制品和欧洲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大体上讲了这样一个材料。然后问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倒牛奶事件有何本质区别?第二个问题是,倒奶事件隐含什么经济规律?第三个问题是为了避免发生类似的倒奶事件你认为地方政府应如何作为?这个题主要考的是《政治经济学》第四章对于社会资本运行理论的理解和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和规范市场秩序和市场体系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倒牛奶现象和我们国家出现的倒牛奶事件有什么本质区别。我们认为材料的倒牛奶事件与资本经济危机时倒牛奶事件有着本质区别。第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倒牛奶本质是生产相对过剩,是生产相对社会有支付能力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的存在,与之对应我国个别地区出现了倒牛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出现的个别现象,是由于市场体系不完善,不规范,社会总供求在局部地区出现暂时的结构性失衡导致的。
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无关。所以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体制改革,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现象。
第二个问题是问倒牛奶事件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我们认为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资本运行理论。社会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财富的实现问题。只有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以及他们各自之间按比例的均衡的发展,才能顺利实现社会的扩大再生产,这是一切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总资本运行的共同规律。材料中的现象同样也反映了这一规律。它要求社会各个部门之间,以及生产和消费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平衡的比例关系。
第三个问题就是为避免发生类似的倒牛奶事件,你认为地方政府应如何作为。针对这一现象我国政府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两个方面,第一,完善和规范市场体系,特别是深化流通体制的改革,发挥规范化、网络化、连锁化的现代流通方式,保证商品和生产要素的高效流通。
此外在塑造市场主体,加强信用制度建设以及加强法律的监管方面,政府也应该采取有力的措施。第二,在我国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的过程中,应该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该合理的引导消费,采取有力的措施发展地方经济,增加人民的收入,保护广大奶农的合法利益和权利。
第36题是一个关于毛概的问题,题目是这样的“新中国成立前夕朱德在全国工会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分资本主义企业的职工,他们在经济上还没有获得完全解放,他们还忍受着资本家的剥削,这种剥削在新资本主义时期只能受到限制也不能消灭,为了工人的根本利益必须在现阶段还得忍受资本家一定限度的剥削。
问题是根据以上材料回答,第一问新中国成立工人阶级成了国家的主人,为什么私人资本主义企业的职工还要忍受资本家的剥削。第二问是:既然如此,为什么1953年开始还要对私人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我们首先看第一问,第一问实际上考的是《毛概》的第四章,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改造基本经验的记忆和理解问题。我们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的相当长时期内,还必须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的存在和一定程度的发展,对它应该实行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的方针,基本依据在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要求又要动摇性。
而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指引和感召下民族资产阶级克服了其动摇性的一面,最终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成为了组成人民民主专政的四个民主阶级之一。
民族资产阶级一方面赞成党的领导,愿意为新中国的建设服务,有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可能;另一方面他们往往又受高额利润本能的趋势,而致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于不顾干出许多违法乱纪的事情。
所以民族资本主义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又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中国共产党可以通过有利政策利用民族资本主义的积极方面,克服其消极的方面,最终引导他们走向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总而言之,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控制的国家的经济命脉,民族工商业不可能超过国计民生,中国更不可能出现一个民族资本主义社会。恰恰相反这一时期实行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发展是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1953年开始对私人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一问题实际上讲对私人资本主义改造的必然性是什么?我们认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随着土地改革在全国的完成,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当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展开之后,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同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国营经济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客观上要求必须及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解放对资本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我们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原因。
第38题是两个选作题,第一个选作题引述的是几个学生谈论的有关国家政治方面的领导人的互访都特别重视经济方面因素的这样一段材料。问题有两个,第一个问题是他们正在谈论国际社会发生着一种什么样的变化?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现在大使如果不懂经济就会被视为笑柄。
这道题主要考的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的第二章,我们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特点的看法。在现代国际社会中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冷战日期国际关系中军事因素占有突出地位,而在现在经济、技术因素占有突出地位,在国际关系中起着显著的作用。这一点也可以从冷战吸取的教训中得到充分体现。
第二个问题就是为什么现在大使如果不懂经济就会被视为笑柄。这个题的问题实际上是在问为什么经济因素在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四个:第一、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直接导致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升降,从而影响到世界政治的发展;第二、加快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的首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结果,往往导致政府的更迭,从而对世界政治发生、发展产生影响;第三、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联系更加密切、相互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使世界政治发展更趋复杂;第四,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当今世界各国的外交首先是经济外交,既为经济服务的外交,经济外交成为外交的主要内容。
冷战以后,国家的经济利益往往成为国家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制约着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抗,使他们的关系一般不会脱离和平与发展这一主流。这些理由都充分说明在当今世界不懂经济的外交家就会成为人们的笑柄。
第二个选作题,题目是画了一个图表,内容是说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社会面临着三种主要因素的制约即经济增长、资源以及环境。人们将发现我们面临的是相互制约的三重困境,人们必须从三重困境的结构中找出出路。图示是画了三个圆圈相互交错,第一个圆圈代表经济增长,第二圆圈代表资源,第三个圆圈是代表环境。
他们之间的交集体现的是即将到来的危机。问题有两个,第一个问题是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说明人类发展所面临的三重困境,第二个问题是分析人类发展,走出这三重困境的战略选择。
这个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涉及到《哲学》的第三章普遍联系的原理,《邓三》的第六章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的第一章对全球问题的认识。
从参考答案来说,第一问是问,运用普遍联系的原理说明人类发展所面临的三重困境。具体的回答是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内部及其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这种关系,人类社会也是如此。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要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人口、资源、环境是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如果不能够正确处理就会引发全球性问题,所谓全球性问题是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具体来讲,人口膨胀以及成为世界经济持久发展的主要障碍。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恶化成为阻碍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这说明人类确实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困境。
第二个问题是分析人类发展中如何走出这三重困境,战略选择是什么?我们认为解决这三重困境,应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要控制人口增长、合理使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持续的后劲和良好的条件。
另外全球性经济问题的解决,不是仅仅依靠某些国家和地区的努力就可以做到。必须要通过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具有全球的协调一致性和相互合作性。总之通过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人类是一定能够走出这三重困境。这是三门课程我的参考意见。
主持人:谢谢常老师。
常红利:具体对各门课程的考点的评价和分析任老师可能会进行点评。
常红利政治单科 分数线预测:应该在55分左右
主持人:今天政治的单科分数线应该是多少分?
常红利:我们觉得和去年大体上应该在55分左右。今天的题和去年的题难度基本上一致,但是更加灵活一些,强调的是应用,强调的是对基础理论在现实中的具体应用。
主持人:谢谢常老师。
任汝芬详解选择题
主持人:任老师你好!欢迎来到新浪聊天室,刚才常老师说了政经、毛概、当代这三点,现在请你给我们点评一下吧。
任汝芬:单选题,第一题的答案应该是C,第二题的答案应当是A,第三题的答案是D,第四题答案是A。
下面我说哲学的多选题,是从17题开始,第17题的答案是B、C、D,18题的答案A、C、D,19题的答案是B、C、D,20题的答案是B、C。
下面说一下分析题,这是主观形势题,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如果是这个题目如果我来回答,我会答两点,第一点是问庙僧顺流没找到石兽说明真理的具体性,第二问是老兵逆流找到石兽说明辩论的思考关于逆流而上的见解?并且举例说明之。
这个题我们要答出真理的具体性是什么意思。这里我先说三句话,(一)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在一定条件范围内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具体性就是指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规律的认识。(二)真理是全面的、历史的,有条件的。(三)真理超出一定的范围就会变成谬误。
下面我们来分析,这个庙僧的“失当”之处,就在于离开了一定的条件和范围,按照常理生搬硬套,这样就会作出错误的判断。这就是第一问我的回答。
下面是第二问,“守河堤老兵”,从实际出发具体的、全面的看问题,正确判断出往上游逆流而上,正确判断出石兽逆流而上,对于我们辩证思考问题的启示是由1)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是有条件的,条件变了,我们的认识也要随之变化。
2)我们不能离开时间、地点、条件,抽象的按常理办事,应该坚持真理的具体性。3)必须坚持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发展,不能把常理到处套用,否则超出一定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例如我国在70年代到新世纪期间,根据当时的情况,强调发展是硬道理。
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的需要,但当我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就明确提出科学的发展观,要以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这个例子就充分证明了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
我们现在说第二部分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题目是这样几个题,第11题,正确选项是C,12题正确选项是D,13题正确选项是D,14题正确选项是B,15题正确选项是C,16题正确选项是B。
下面是多项选择题,28题正确选项是AC,29题正确选项是BC,30题正确选项是ACD,31题正确选项是ABCD,32题是形势和政策的,ABCD都对。33题ACD。
现在分析一下试题的特点,有这样几点,第一,这个试题充分体现了以考试大纲为范围,以教材为依据,今年可以说没有超纲的现象。第二,体现了以中央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第三,三个体现,体现了以考查基本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为重点,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灵活性的结合,有些是考记忆的,有些是考活学活用的。
对我们来说对于我们考生有哪些启示呢?我有一个看法,我们师生都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复习备考。科学态度有几点我们要吸取的,因为以后同学还要考试,我们老师以后还要辅导。
第一要全面复习,就是要突出重点,全面复习,也要突出重点。这个我们叫学懂。第二叫联系实际,要学会运用这个问题来解决问题。第三个我们同学还要关心国内外大事,不能光读圣贤书,还要关心国内外大事,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当然不好要求同学们,老师应当爱这个东西,爱学习,一定要爱学。第四点要掌握科学实用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方法。
这个方法很重要,这个我可以举一些例子,比如答哲学题目的时间,就要有一些答题的方法。以前答选择题怎么答,叫正选法。或者叫顺选法。还有一个叫遴选法、比选法,还有叫排除法。这个在哲学里面特别的有用。我跟你举例子。
今年第一个题,单向选择题第一题,问你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变化这一论断的含义是什么?这个考试的是哲学的第二章,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考的是唯一不变的关系是变化。这个是根据恩格斯的观点引申的,你一方面要变成世界的本质,世界本质是物质肯定是错的,第二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这个相对于是诡辩了,这个肯定不错。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这正好是运用和静止的关系,所以不变就是静止,这就是绝对运用和相对静止。所以这个虽然是单项选择题,我们马上可以判断出谁是对的。
第二个题也是这样的情况人类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和结果的过程。这是正确选项。如果你没有看到BCD是错的,这个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是事件而不是人的感觉,C选项说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生理结构而决定的,这是不对,决定人认识能力的事件,所以马上排除了。
D是因人的感觉而存在,显然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所以答题基础理论要全面掌握,还要有一套答题的方法。比如刚才我们讲到一个分析题,分析题的问是非常清楚的,有两个问,可是这两个问里面要注意要会分析,你答分析题的时候,首先要设计有几问,而且不是一个问,而是两个问,比如刚才的题目,叫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你首先要答清真理的具体性是什么?第二你要分析它的不当之处。
这个是简易分析,后面说是违背了常理。下面要进一步要分析“河壁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我们首先要说出老兵的见解是属于什么性质的,属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下面就要思考有一个启示,这就是第二个问。第三问要举一个例子,这个问题实际上有三个问,所以答题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要没有这个答题方法也很难得高分。其他的题目也是这样的性质,要这样做题。要掌握科学实用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方法这是非常重要的。
过去毛泽东讲过方法,就是过河,桥就是方法。有一点要特别提醒同学们以后我们无论学习什么一定反对押题背题的不良作风。所以大好基础、练好本功,这是最重要的。我们只有学懂、学会也不是靠死记硬背。事实是很多例子证明靠死记硬背绝对得不到好分数。我们老师讲也要帮助学生把基础打好不要引导学生搞死记硬背,这些都是不好的,我的看法就是这些。
哲学的第一题肯定是考理解和应用,第二题也是考应用的,第三题也是考应用的,它举了温家宝总理讲了一段话,人的经验判断是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你要知道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是经验,这肯定不对。阶级肯定也不对,感性是高于理性这也是错误判断。
我们经常讲实践高于理论这也是错误的。最后一句话人民群众是参与实践当中,所以我们要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这也是属于考应用的。第四题考的内容是讲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万个理由但是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
这个题我选择了,马上可以判断出后面三个答案是错的,实际上考观点的应用。人们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这不对,历史的基础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人的生理需求是决定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
讲人的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知道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是人的发展。所以说明这样的内容,同学们需要有一个综合的掌握,你要有全面性,你要学会应用,把它综合起来,这样的题目都是综合的。
刚才我们讲的也挺全的,第一题考的是《哲学》第二章的“唯物论”的部分,第二题是考哲学的第四章“认识论”,第三题是考的《哲学》的第四章的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这个也是比较重要的。像第四个题,我们可以说是考历史观的,主要是说物质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人们政治、精神的社会生活,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原理物质生产决定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物质。
首先要从事物质生产首先要解决资产组合的问题才能从事其他的活动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哲学还有就是从17题开始的,哲学的这四个题考的是理解和应用,从17个题这是考记忆的,今年的新增点,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这个答案是BCD,这个是考记忆的,教材里面有。18题是马克思的一段话,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一段话,它的选项人类生活的发展是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这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规律,它必须符合规律,这显然符合马克思的这一段话。
B就是错的,什么叫自觉,自然界的演变不对,自然界和人的意识是无关的,这个明显是错误的判断、错误观点,自然界是盲目的、是没有意识指导的,所以B是错的。
C是人类自觉活动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当然的,社会发展既要符合规律性又要有主体的统一性。还有人类在历史上不能超越的,有一个规律说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客观性。
19题主要是考文化和文明的区别和联系,这个题目不是很难。我们讲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或者说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成果是文化,文明是精神成果当中的积极成果,所以一看A就是错的,所以BCD,文化华的积极成份够构成文明,文化与文明都是人类活动成果,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成果,文化的进步与文明的进步水平是同步的,也就是说是同样发展的文化进步了,文明也高了。
20题是考了一个应用,这是《哲学》第七章的题目,最近电视台还播出就是歌手崇菲的先进事迹,捐了很多钱帮助贫困的小孩,是讲人类价值的,A选项人类价值不包含个人的价值选择和价值目标,因为价值是有主体性关系的,人的价值就是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的统一,就是指人作为客体满足价值主体的需求就是价值选择的问题,这个没有选择显然是错误的。
你有没有价值看你对社会的贡献,主要是这个标准。C人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表现在精神方面。
D,社会价值思想总是以个人价值牺牲为代价,这个肯定是错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需要的满足,所以并不是以牺牲个人为代表,而且大量的情况下,恰恰是社会价值实现和价值实现分不开。我们老师的价值就是要为学生服务,只有为学生服务过程当中,你才能实现你个人的价值,并不是说我给学生服务就牺牲了我个人的价值,这种说法从同学们关心的问题也可以判断D是错的。
我跟同学们讲,同学们以后一定要关心国家大事,很好的学习,做什么学问都要学懂、学会,在学懂学会当中我们老师也要尽力而为,我们教学过程还要教同学们做人做事,做人要正直、做事要认真,这也是老师的价值所在。
主持人:我们的访谈时间已经到了,我们下次再聊,那此次访谈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