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喆中公 张喆:中国资本为何热衷收购海外足球俱乐部?
2015年以来,中国资本开始在海外掀起一股收购足球俱乐部股份的热潮。其中最震撼的,当属苏宁体育产业集团以约2.7亿欧元(人民币超20亿)的总对价,通过认购新股及收购老股的方式,获得国际米兰俱乐部约70%的股份。
事实上很多年前,中国资本就开始通过扮演赞助商的角色在欧洲足球市场亮相,甚至有的还试图控制一些欧洲二三流联赛的中小型俱乐部。但这与最近两年的中国资本的收购热潮相比完全不在一个级别。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资本2015年在境内外体育市场的并购量大幅增加,其中金额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就有33起,总投入近400亿元人民币。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资本迄今已经完成了对英格兰、西班牙、意大利、法国、荷兰和澳大利亚等10家海外俱乐部的并购,其中8家实现控股,这8家当中有3家实现全资控股。
欧洲发达的职业足球是建立在持续的巨大资本投入基础上的。欧洲近年陷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包括一些豪门在内的众多欧洲足球俱乐部首当其冲,他们面临巨额财赤,急需在国际范围内寻找买家出售股份以化解生存和发展的危机。
只不过,买家从十多年前的俄罗斯财团、近几年的阿拉伯财团、变成了近两年的中国资本而已。 自2014年年底国务院发布46号文,在政策利好的驱动下,中国资本大举在体育产业领域进行了一场狂飙突进式的布局和扩张。
出资收购海外足球俱乐部的中国企业来自国内不同产业领域,他们都拥有足够的经济体量来承托卖家的负债。 此外,近年来恒大俱乐部的崛起,令不少中国巨头企业看上了足球对企业品牌的巨大助推作用。
目前一些中国企业在国内壮大成熟后,急需开拓国际市场,足球就是一种最好的广告宣传模式。当然,在欧洲成熟的职业足球市场,投资足球俱乐部并不仅仅为了做品牌,而是可以通过良性的运营获取切实的盈利。
现在中国资本纷纷"控股"欧洲足球俱乐部,虽然在经营上仍然要依靠当地独立的专业团队,但他们凭借管理上已经获得的话语权,有利于自己真正学到先进的经营经验,从而反哺国内的体育产业发展。
当然,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中国资本必须有长期投资的耐性。 当然,中国资本如今投资海外俱乐部,动辄就谈对中国足球会带来如何如何的积极帮助,最集中的两点就是"创造中国球员留洋平台"、"引进国外先进青训经验"。
事实上,中国足球积弱已久,基础接近坍塌。在孙继海之后,中国职业球员基本没有能在欧洲主流联赛站稳脚跟的,即使通过"赞助商模式"出去的,大多也只能扮演"饮水机管理员"角色。
至于青训更是一项旷日持久的工程,如今更多的中超俱乐部热衷的是疯狂引进"超级外援",根本无暇顾及"青训引进"。 因此,对于中国资本大肆收购海外足球俱乐部的热潮,我们还是要冷静观察——更多应从"经济角度"考量,切勿从"足球角度"过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