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娘曲王莉 浅析声乐教学中《梅娘曲》的情感表达
摘 要:歌唱中的情感表达是一个歌唱演绎再创作的过程,只有对作品主题思想深刻理解,谱面、风格的准确把握,将作品外在要求转化为自身内在的情感的表达。如果歌者没有这种内在的情感,这种演唱的本身就失去了歌唱艺术的真正意义。
关键词:主题、风格、拍子、力度记号 德国剧作家歌德曾说过“音乐家必须不断地反身自省,培养自己最内在的东西,以便使它转向外界”。法国文学家卢梭也曾经这样描述过“音乐家的艺术不在于直接描绘形象,而在于把心灵置于这些对象能够在心灵里创造的情绪中去”。
这充分说明了情感的重要性。 在歌唱当中声音和情感是相互联系的。技巧可以训练而获得,情感表达是要靠自身的文化积淀,生活阅历,艺术修养才可获得。所以说情感表达是歌唱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准确把握作品的主题和风格 在声乐教学中,很多学生在拿到一首新歌的时候,总是急着去把旋律学会,他们不重视对歌曲主题的分析及风格的研究。这样对声乐演唱是很不好的。
我让学生拿到一首新歌的时候千万不要急于演唱,而是先研究词曲作者的创作风格以及作品的写作背景和主题思想。著名声乐教育家喻宜宣教授说:“如果对作品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微,就无法理解作品,更达不到艺术表现的境界。
”为了让学生更准确的把握歌曲的情感,要指导学生多看一些和作品有关的资料来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和理解能力。了解作品的主题就应当了解作者生活的年代,他们都有什么样的生活经历,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主题和风格是紧密相连的,风格是指一个作家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所具有的独特性。
对于歌唱艺术来说,风格就是演唱者对音质、音色、音量、语言等方面处理而具有独特性。由于人类社会各个历史阶段,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及生活环境的不同可逐渐形成了不同语言,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社会意识,审美理想,传统喜好等特性,这些特征就形成了歌曲的艺术风格。
我给学生布置一首歌曲《梅娘曲》,起先他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唱的很平淡没有很悲伤的感情,唱不出这首歌曲的真正含义。
我是这样介绍作品的:曲作者聂耳是现代的作曲家,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他的出身,他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大众,怀有深厚的感情,他的作品是和人民大众命运息息相关的。他创作出了一部部反应这一历史时期题材的优秀作品。
词作者田汉,从小学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对生活有真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他时刻关注人民的疾苦和国家的命运。《国歌》是他们的代表作之一。
由于二人有着共同的追求促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写出一部部反应当时社会,激励人民投身到民族革命之中的作品。《梅娘曲》这个作品是在抗日时期创作的,其中有很强的时代性。《梅娘曲》是话剧《回春之曲》中的第三幕,作品讲述了在抗日时期,远在海外高维汉为了民族的解放毅然选择回国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
在激烈的抗战中高维汉身负重伤,女主人公梅娘得知情况之后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放弃在南洋安逸的生活只身来到祖国,体现出两人高尚的爱国情操及他们爱情的纯真和伟大。
只有真正理解作品的内涵,才能把握好歌曲的风格,才能使歌曲再现作者的真正要表达的情感。 二、仔细揣摩谱面 要想把一个作品表达的更丰满,就必须要吃透谱面,这是对声乐学习者的基本要求。
一张完整的谱子呈现给我们的是歌名、词曲作者、歌词、旋律、情绪、力度记号。在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之后,歌词的理解就相对容易。要有感情的去朗读歌词,揣摩词中的内涵;反复的朗读,努力做到每一次朗读都有一次新的收获。
每一个音符、力度记号、速度记号、表情术语等在作品中特定的含义。拍子有很多种,有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等。单拍子有二拍子和三拍子。要了解每一种拍子的特点。旋律唱会之后,把歌词套在旋律之中再体会。
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的调式是不同的。要学会分析歌曲的曲式、调式调性,只有抓住调式的特点才能把握作品的风格。 《梅娘曲》:首先从音乐的结构来看属于一部曲式。一部曲式是歌曲曲式结构中最小的单位,它能体现出比较完整的音乐形象。
《梅娘曲》虽然音乐结构较小但是主题鲜明、结构清晰、旋律优美。旋律采用的是自然大调,充分体现出梅娘对祖国热爱、对爱的忠贞伟大情感。 《梅娘曲》全曲情感处理: 第一段:“哥哥,你别忘了我呀!
”哥哥节奏上是弱起小节,在弱拍上一定不能唱的太响,控制住气息轻声的像说话一样唱出来。语气词“呀”力度也要轻声。“我是你亲爱的梅娘”,旋律上是级进和大跳相结合,演唱要有情绪上扬、激动的情感。
“你曾坐在我们家的窗上,嚼着那鲜红的槟榔,我曾经谈着吉他,伴你声儿歌唱,当我们在遥远的南洋”。这几句是梅娘对在南洋美好生活的回忆,要表达出幸福、甜美的感情。“我们在”“遥远的”的节奏型是三连音,三连音节奏型要准确的把握,要均匀的、连贯的,不能唱成前八后十六或前十六后八。
第二段:“哥哥,你别忘了我呀!我是你亲爱的梅娘”,回到现实看到身负重伤的情人心中难过、心疼的情感。“你曾坐在红河的岸旁,我们祖宗流血的地方,送我们的勇士还乡,我不能和你同来,我是那样的惆怅。
”又开始回忆高维汉离开南洋时,两人依依惜别梅娘不能同爱国青年同胞一同为祖国的胜利而战斗的失落心情。“惆怅”节奏是符点,把符点唱出来。
“怅”是自由演长,保持演唱的时值。 第三段:“我为你违背了爹娘,离开那遥远的南洋,我预备用我的眼泪,擦好你的创伤。”表达出梅娘不顾爹娘的强烈反对毅然抛弃南洋的安逸生活(梅娘出生在一家富商家庭),来到烽火硝烟的祖国。
两个“但是”表达出此时梅娘已经泣不成声,哽咽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你已经不认得我了,你的可怜的梅娘”此句要表达出高维汉失去记忆后不认识梅娘,而梅娘着急、悲痛的情感。 第一段描写的是美好的回忆,第二段描写离开南洋回国的情景。
两段的强烈对比,心情的落差是很大的。对比要表达的明显,表达出强烈的爱国热情。第三段描写梅娘对高维汉不离不弃忠贞的爱情。 要想获得成功就要打动大家,能让他们感觉到声音之的真情实感,让歌声给大家呈现出作品中要表达的意境。
情感越细腻,听觉形象的联想会成为丰富。明代张琪说过“如果以为情而情止矣,如果之情以为歌咏,声音而歌咏声音止矣”。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在“天音论坛”全国声乐学术研究会上曾说“歌唱审美的标准应该是以真为先,这里的真指真情、真美、真心”。
让我们带着真情实感,引领着学生徜徉在艺术的殿堂。 参考文献: [1]周小燕.“天音声乐论坛”全国声乐学术研讨会.天津:天津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2]沈湘.伸向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3]莫纪纲.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指南[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