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以哲怎么死的 张作相最后怎么死的?张作相的儿子张廷枢后来干什么去了?

2017-10-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12师在古北口苦战20余日,英勇抗击日寇,战斗异常激烈残酷,部队伤亡很大.日寇攻陷古北口.原来,107师是王以哲的老部队,此时被日军击溃后下撤,王以哲命107

112师在古北口苦战20余日,英勇抗击日寇,战斗异常激烈残酷,部队伤亡很大。日寇攻陷古北口。

原来,107师是王以哲的老部队,此时被日军击溃后下撤,王以哲命107师通过古北口后撤,112师坚守古北口,这引起了112师师长张廷枢的严重不满。他是东北军元老张作相之子,又本非王以哲部下,因此抗命不遵,要求112师与107师一起撤走。

目睹了这场争吵的杜聿明回忆:张说:"你的队伍能走,我的队伍就不能走,是什么道理?"王说:"没有命令你就不能走。"张说:"听谁的命令?你能走,我也能走。"

两人见中央军到达,马上又试图让中央军敌前换防,接替112师防守古北口一线,112师则随王以哲撤离。关麟征则坚决不放112师离开,面对日军主力第8师团,一个25师无疑太薄弱了,112师这个齐装满员装备精良的部队他决不能让其离开战场。

三方吵了4个小时,才最终决定,112师固守原防地,构成一线防线左翼及中央,中央军25师一部接续112师防线向右展开,形成一线防线右翼。一线防线依托古北口东侧蟠龙山山脊线的长城展开,两个制高点370高地和将军楼都在112师核心阵地。25师主力在112师背后第二防线,随时准备对突破防线的日军进行反击。

但张廷枢并不想留在古北口,据其后代称,他对关麟征坚持让112师顶在一线非常不满,还视其为"督战队",这埋下了此后112师坑队友的种子。

10日,日军主力第16旅团陆续到达,下午发起猛攻,进攻的重点就是整个防线的制高点--370高地和将军楼。在日军的进攻下,占尽地利的112师表现比起他们的东北军同袍107师差得太多,仅仅顶了半小时,制高点370高地就被日军攻下。

随着一线防线被突破,二线的中央军25师也开始投入战斗,双方争夺的焦点放在了防线另一个制高点——将军楼,日军,东北军、中央军的部队从10日下午开始围绕着这一要点一直打到11日中午。日军连夜将大炮运上先前攻占的370高地,居高临下开始猛轰,日军第8师团师团长也亲临前线指挥。到11日中午,将军楼失守。

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候,112师师长张廷枢想到的不是组织部队反击夺回阵地,据其后代称,他打电报向北平抱怨了一通后,收到了他父亲张作相和老上级万福麟的来电,来电中让他"相机行事"。于是,正一肚子怨气的张公子就真"相机行事"了——在他的指挥下,东北军112师在未与友军联络的情况下撤出阵地,越过友军向北平方向撤退——跑了。演出了坑队友的新篇章。

原来由112师据守的蟠龙山长城一线高地和古北口北关、卧虎山全面失守,日军瞬间在全线占据了制高点,居高临下向25师发动攻击,并乘机割裂了防守一线右翼的25军145团与主力的联系。

饶是杜聿明有儒将之称,但是现在也忍不住破口大骂张廷枢和东北军无能。

请假辞职

古北口战役失利后,112师移驻宣化。张廷枢和驻扎怀来骑兵二师师长黄显声,不顾蒋介石威胁利诱,与冯玉祥将军民众抗日同盟军建立了联系。

1933年4月底,中共张家口特委指示,将秘密党员张公干、李平一、郭永照等同志,派往东北军112师、骑兵二师,准备策应抗日同盟军。张公干、李平一刚到112师,张廷枢就对他们说:"是我请你们共产党来的,这事只能我一个人知道。"

张廷枢与黄显声是志同道合的挚友。当时,东北军中有"张不离黄,黄不离张,张黄不分"之说。他们主张国内大联合,一致抗日。当时,在112师和骑兵二师内,官兵们可以看进步书籍,唱进步歌曲。这两个师内,均有许多共产党员,并有共产党组织"中共工作处"。张廷枢、黄显声还经常请共产党执任教官,为官兵们上政治课。当时,共产党员刘澜波,在骑兵二师任教导队队长;张公干、李平一在112师创办军训队。

对于蒋介石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做法,张廷枢强烈不满、坚决反对,但多次设法抵制却一直未果。于是,1935年12月,张廷枢向张学良提出请假辞职。张学良婉言挽留;张廷枢声泪俱下,诉说日寇侵占东北、蹂躏同胞罪行。最后,张廷枢话语铿锵地表示:"如果东北军去打日本,我第二天就来报到!"

在张廷枢影响下,还有4位东北军高级军官,一并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