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李志强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大四学生被微软聘用

2017-09-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李万奇与川大锦江学院院长李志强合影李万奇(左一)荣获"四川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金奖日前,凭借充足的开发经验和研究能力,四川大学锦

李万奇与川大锦江学院院长李志强合影

李万奇(左一)荣获“四川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金奖

日前,凭借充足的开发经验和研究能力,四川大学锦江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大四学生李万奇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被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搜索技术中心聘用,成为3年来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四川地区唯一一位聘用者。

一个三本院校的本科生在面试中击败众多重点大学的学生获得微软的青睐,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在川大锦江学院院长李志强教授看来,李万奇的奇迹,是锦江学院对学生特色培养的一个成果,“学院对优秀人才制定了特殊培养方法,就李万奇而言,安排教授进行单独指导,单独开设课程,提供实验室供他随时使用……”李志强教授介绍说,优生优教的培养模式是锦江学院的传统,并且会一直延续下去。

他相信,不久的将来,无数个奇迹将诞生在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专职教授指导找对研究方向

软件工程专业的课本上有许多程序和公式,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些内容,李万奇每天都是抱着电脑写编码,亲手实验推理这些程序和公式的,在认识李炳法教授之前,李万奇同其他同学一样,过着这样的生活,只是比其他同学更爱思考和求证。

大二下学期,李万奇的天赋和勤奋被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伍良富教授看到,伍良富把李万奇推荐给了李炳法教授,让李教授对李万奇进行特殊指导。李炳法是原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退休之后被返聘到川大锦江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任教,是数字水印及信息隐藏技术的专家。

“我对人工智能比较感兴趣,李教授就给了我很多这方面的资料,让我自己先了解,不懂的再找他问。”第

一次见面之后,李万奇就从李炳法那里拿到了很多资料,包括国内国际学术核心期刊、前沿学术会议上学界专家的论文等等,这些都是李炳法好不容易从各地收集回来的珍贵资料。

但是,虽然有了专家的指导和丰富的资料,但是由于自身计算机知识的限制,李万奇的研究过程没有他想象中的容易和顺利。“大一大二学习的都是基础知识,人工智能则是高层次的研究,有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运用很多数学的计算,而这些我都不会。”李万奇用了半年的时间来学习和做实验,结果都是以失败告终,这让他产生了史无前例的挫败感。

在同李炳法教授的一次长谈之后,李万奇听从了李教授的建议,放弃研究人工智能,转而研究信息隐藏

技术,“这个方向更符合我现在的知识结构,而李教授也是这方面的权威,更便于指导。”大三下学期,李万奇开始研究信息隐藏技术。

学院全力支持6篇学术论文发表

在软件专业的课堂上,一个学生坐在角落里,时而抬头听老师讲课,时而对着面前的笔记本电脑敲打编码,这个学生就是李万奇。刚开始研究信息隐藏技术,有太多的程序需要验证和编写,李万奇感觉到时间严重不够,于是就同系里的任课老师商量,课堂上教授的知识他已经了解,能不能利用课堂时间自己做研究,李万奇的想法得到了任课老师的支持,于是,开头的一幕就成了锦江学院课堂上一道特殊的风景。

为了支持李万奇做实验,系主任伍良富还特批他使用系上的创新实验室,并购买了一些软件支撑他做实验。“每天我都是实验室里来的最早

走的最晚的人,有时甚至呆在里面一整天,中午吃面包充饥。”李万奇说,系里的老师都知道他在实验室,会特地过去看他一下,带去些水果之类的东西。

伍良富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培养李万奇,系上向教务处申请开设了《计算机学习》、《计算结构》和《金融数学基础》等三门课程供他选修,由李炳法教授亲自授课并单独考核。李炳法的这三门考核都是优秀,并且分别利用这三门课程所学到的知识撰写了三篇学术论文,并全部由世界顶级出版社Springer出版,发表在计算机核心期刊上。

今年夏天,李万奇受邀参加在加

拿大举办的第八届国际自主计算与可信计算会议,由于在会议上发表的题为《自主隐秘通信协议》的论文内容出色,被指派为自主架构、模型与系统的课题主持,作为参与该会议的唯一一位本科生,与来自国内国际各名校的博士、教授一同探讨时下最前沿的学术问题。

到目前为止,李万奇在可信期刊、学术会议上共发表论文6篇,其中还有论文分别获得“四川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金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铜奖、“第二届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省级二等奖。

能力突出击败名校学生被微软录取

10月底的一个周末,李万奇接到李炳法教授的电话,说微软亚洲研究院来成都招聘,让李万奇过去试一下。因为消息来得太过突然,李万奇没有丝毫准备的时间,带上简历就去面试,与他竞争的,是众多名校的学生,甚至是硕士、博士生。

李万奇连续通过3轮面试,共持续了3个小时,是所有面试成员中时间最长的,面试他的都是微软在职的高级研究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时与人沟通的能力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他们最看重的三种能力。”李万奇说,面试时所考的问题并不能提前准备,必须靠平时积累,而这时他平时做的研究就派上了用场。

李万奇认为,他之所以能从众多面试者中脱颖而出,他的学术研

究水平及在研究当中锻炼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起了很大作用。

能取得这些成果,李万奇最感谢的就是学院和李炳法教授,在这个由单身母亲带大的孩子眼里,锦江学院就是家,而李炳法教授亦师亦父。“寒暑假的时候他都不回家,在学院做研究,担任教学助理,系里给他生活补贴。”系主任伍良富说,几乎每周,李万奇都会到李炳法教授家中交流聊天,而李教授不仅教授李万奇学术,对人生规划等都会给出指导。

几日前,李万奇踏上了北去的列车,正式到微软见习,然而,他的离去并不代表故事的终结,伍良富告诉记者,李万奇的培养模式将会继续在锦江学院持续推广,李万奇的成功,也将在锦江学院不断复制。

川大锦江学院院长李志强:开办实验班大规模培养优秀学生

如今在大学校园当中,尤其是三本院校,学生做科研的氛围并不浓厚。而李万奇的成功不得不说是一种培养模式的成功,如何让三本院校的学生重燃科学研究的热情?对于有科学研究热情的学生学院该如何大规模培养?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川大锦江学院的院长李志强教授。

记者:目前大学里,学生做科研的热情并不高,学院如何引发学生热情呢?

李志强:现在一般的大学生,尤其是三本院校的学生,奋发向上的氛围是非常不够的。对此,我们规范教育,严格管理,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氛围和环境。

在锦江学院,绝大多数学生都有自己的追求目标,并不断为之而努力。每天早上,学生在校园里早读;晚上的图书馆里,学生到12点才离开:暑假,有500多个学生留校学习,备战考研;同时,我们会对像李万奇这样的优秀学生进行广泛宣传,让学生从优秀学生的身上找到自己的未来和方向。目前,锦江学院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种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风。

记者:针对李万奇这样在科学研究上特别优秀的学生,学院如何培养?

李志强:同李万奇的培养模式一样,系主任直接指导,指定教授进行特别指导。

在锦江学院有个不成文的制度,只要学生有兴趣,老师就一定要尽全力去帮助学生。学院实行教师住校制,老师24小时都在学校,学生下课后还可以找到老师“吃小灶”,老师们也很高兴学生能够找他们探讨,这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记者:李万奇这种培养模式毕竟是小范围的,学院如何大范围的培养这种优秀学生呢?

李志强:从2009年起,学院就开办了实验班,进行优生优教。同专业的学生,实验班学生的教材、作业、考试标准等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实验班都是学院最优秀的老师任教,同时还配备有专门的辅导员进行管理。每年新生入校,就可以报名,通过考试之后就可以进入实验班,全校有10%的学生都可进入到实验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