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昆固体物理答案 黄昆站在固体物理学巅峰上
2011年5月初,以著名物理学家与教育家黄昆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并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经过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而获正式命名。
黄昆,浙江嘉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固体物理学先驱与中国半导体技术奠基人。1919年9月出生于北京,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任英国爱丁堡大学物理系、利物浦大学理论物理系研究员,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等职,受聘过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当选过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
9年前,笔者经过近一个星期的预约,采访了固体物理学泰斗黄昆先生。下面是那次采访材料的整理。
写出“圣经”般的牛津经典
1945年8月,黄昆到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做了莫特的博士研究生。197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莫特当时已是国际上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对许多物理问题有很深的洞察力,善于透过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去把握本质,倾向于用简单的物理模型方法解决问题而不主张借助复杂的数学推导。
莫特对黄昆学术风格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使黄昆“避免了在数学公式里绕圈子的这种弯路,并且懂得重视实践和理论的联系”。在两年的研究生学习期间,黄昆先后完成了3篇论文,对后来物理科学的发展都深有影响。其中,第一篇论文提出了杂质或缺陷引起的漫散射,即后来被物理界称为“黄漫散射”。
“现在想来,我在科学研究的方向选择上是非常幸运的。选择莫特做导师,也就选择了将固体物理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这门学科当时才刚刚形成。”“其实,早在西南联大时有一位英国教授给联大捐赠了一大批英国出版的科学书籍。我对这批书很感兴趣,引起我注意的是莫特先生的几本书,使我感到他的学识之渊博、研究领域之丰富。基于此,我到了布里斯托大学做了莫特的研究生。”黄昆对笔者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