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斌全职 许斌教授:归国后的第二次学术创业 《全球风景中的中国》
2003年,佛罗里达大学终身教授许斌正在休一年的学术假,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邀请他担任访问学者并上了三个月的课。离开故土13年的他被“扑面而来的激动人心的经济景象”所触动,第二年,他毅然全退加盟中欧。但是,登上讲台时,许斌诧异地发现自己的《宏观经济学》课程不受欢迎,原因是内容不接地气。许斌当即和校方协商,停课,自己补课。由此.他开始了第二次学术创业。
前创业:从复旦到福特班的开阔视野
1982年,许斌从交大附中毕业,满心欢喜地进入复旦大学分数最高的世界经济学系。开始上课后,许斌发现学科设置大多沿袭苏联模式。让他眼前一亮的是,解放前留美的陈观烈教授的《货币银行学》、汪熙教授的《国际贸易学》和自学成才的宋承宪教授的《西方经济学》,在这里,他了解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知识。
时任复旦校长的谢希德教授倡导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于是第二教学楼的3108教室里每晚人头攒动。讲台上,各种新思想被介绍,讲台下,地板、窗台全被挤满。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由热力学定律延伸到信息论的“熵”概念,在那里,许斌认识了经济学家周其仁。世界向学子们打开了一条缝,搅动着他们的心。
1986年,许斌和39名全国尖子生参加了在人民大学举办的中美经济学培训项目,俗称“福特班”。这项由福特基金会资助的课程程度相当于美国博士班第一年,教授是北美顶级学者,科目是最前沿的,教学是全英语的,讲授的方式是演绎式的推理实证,与中国式的归纳观点截然不同。许斌才第一次接受了正规的现代经济学训练。
由于宏观经济学成绩特别优异,密歇根大学教授Roger Gordon非常赏识许斌,三年后,Gordon写推荐信支持许斌赴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国际贸易博士。
第一次创业:美国的螺丝钉训练和创新
1990年,许斌初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同学来自七八个国家,许斌是唯一的中国人。每周要有小组讨论,年轻教师语速快、知识前沿,每天还要理解满黑板的数理推理,他很不适应。好在许斌勤奋加扎实的训练,1年后便适应了。他将美国式的专业训练称为“学术纪律性”——所有结论都需要严谨推理和实证。
撰写博士论文时,许斌受到伯南克的启发做了创新,打通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个领域,研究金融中介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这其实与严格的美国学院式主张并不一致。导师芬利德(Ronald Findlay)尽管并不认同但非常鼓励,最后许斌获得了优秀论文。
这样的创新追求一直带到了佛罗里达大学。1998年,国际贸易学界有个激烈的争议:各国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收入差距日益加大,是国际贸易造成还是科学技术使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里墨教授主张是“产业偏向”,而保罗·克鲁格曼主张“要素偏向”,两人争执不下。
2001年1月,许斌的论文发表在权威杂志《国际经济学杂志》的主打栏中,许斌用统一模型“森林式”包容了双方的观点。舆论评论“小字辈解决了大师之争”。这篇论文奠定了许斌在西方主流学术界的地位,也为终身教授的获取打下基础。
在美国南方,许斌的讲课天赋充分展现,8年内他教授了1000余名洋学生,他的课让自认为美国是最好的大学生知道了还有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在当地媒体《甘斯维尔太阳报》和电视台上,许斌抨击每年9月国会审核中国最惠国待遇时的“威胁论”;2002年非典盛行时面对美国对中国经济下滑的担忧,许斌告诉大家这是暂时的。
第二次创业:重新理解中国经济
回到中欧的自我补课后,许斌很快成了MBA课堂上最受欢迎的教授,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教师”,同时在国际贸易领域,许斌连续三年参加了全国高校教师的培训,2009年他的教材《国际贸易》问世,这本书凝聚了西方主流学术界最新思潮,也有许斌的东方式原创。
许斌也出现在各类研讨会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这一代海归经济学家的使命是对外说好中国经济奇迹的故事,对内。则要开拓国人的国际视野,找到与美国的差距,奋起直追。
许斌将在美国的学术训练比喻成打一口深井。由于中国发展迅猛,人才储备一时无法跟上,因此,对中国经济学家的要求不能只打一口深井,而是借鉴其他学者的深井,将其连通起来,通过这种由点及面的综合能力,来阐释各类现象,以专业能力影响政策引导民众。
许斌经常有很生动的比喻。2005年前后,他说中美经济就像一对夫妻,中国是拼命挣钱存钱的丈夫,美国是很少干活却大把花钱的太太。这样的夫妻关系虽不健康,但还稳定。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许斌补充说,中美经济必须再平衡,只有实现平衡贸易、互惠投资,这对夫妻的关系才能健康并稳定起来。
许斌爱看传记,《凯恩斯传》《索罗斯传》《格林斯潘传》……他说,在传记中,又比别人多活了一次,这些经济学家的命运让他感到自己的幸运,“Get the best of both two worlds”,这是美国同行对这代华人经济学家的评价——接受了美国学院的训练后又回到迫切需要经济学家的中国,得了两个世界的好处。为此,许斌们将义不容辞地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助推中国的经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