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中画家 广州油画家张大中 一个百折不饶的艺术的艺术生涯——《何为灵魂的嘱托》
1958年,张大中生于广州。文革期间,他正是十来岁的孩子。当时姐姐正在读书,是红卫兵的先进分子,一帮女红卫兵同学经常来到家里。这帮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女,身穿绿军装,腰束武装带,有几位还别着把勃克手**,她们能歌善舞,演讲喊口号好不英姿勃发。
面对阶级敌人的时候,原本青春激扬的红卫兵少女,却变成一副威武的姿态,大声训斥甚至用鞭子抽,两种形象截然的反差,带来一种奇异的审美情结,这种情结混合着青春萌动的情愫,在张大中心灵里潜滋暗长。此时张大中对红卫兵姐姐和她的同志们产生敬仰之情,对文革期间的记忆由此刻骨铭心,并成为日后近500幅红卫兵系列创作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1990年,油画《瑶娃》和《门》入选全国第二届体育美展。其中《瑶娃》获铜奖,(现被国家奥委会收藏)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香港奕源庄画轩聘请其为特约画家。同时一起被签约的还有雷坦、沈军、林宏基、何坚宁,而张大中是其中唯一人物画家,这使张大中幸运地成为中国当时为数不多的青年职业油画家之一。从此,连续5年与香港画廊的成功合作奠定了张大中做一个终生职业画家的坚强信念。
1997年将至,香港经济的萧条使很多画廊纷纷倒闭,大中签约的画廊随之被波及,他们解除了原定的合作。张大中只好拿着自己的画,试探着到画廊谈出售的情况。他把自己的油画绑在自行车后架上,骑着车子来到画廊。画廊的人摇摇头:“由于国内油画市场还没有成熟,油画在广州根本无人问津。你还是回去吧。”不多久,本不是很富裕的大中生活变得拮据了,只能靠找亲戚朋友借钱度日。
妻子开始不停埋怨:“画得再好又怎么样?没米下锅了。还是找个工作老老实实去挣钱。”但张大中并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有一次,他索性从一德路批发两箱方便面回来,一面开水泡面,一面又埋头创作。他不知道碗里吃的是什么滋味,但始终明白笔下的创作。
这样的生活不知挨了多久。终于,有一天早上,他从前一夜的通宵创作中醒来,发现妻子已经离他而去,桌子上是一纸白色的离婚协议书。但艰难的日子没有令他倒下,他反倒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哪怕饿死也要死在油画架旁!苦难磨砺画境,作品《钢铁是怎样炼钢成的》构思正是在此情此境的创作状态中酝酿而成的。
皇天不负有心人,2000年,《钢铁是怎样炼钢成的》入选全国“爱我中华”油画大展,并获优秀奖。随后2001年油画《我们年青的时候》入选第二届中国油画展。 2004年油画《沉淀的痕迹》获广东省推荐参加第十届全国中美术作品展。
2005年油画《明朗的天》入选第六届全国体育美展获优秀奖。张大中在艺术市场流通的大部分作品是红卫兵题材,而参展获奖的却是红军女兵系列。只是巧合吗!原来红卫兵题材作品每次送展都被退回,似乎美协等主办机构想将那十年历史封存,或是禁区题材不可越雷池。聪明的张大中用红军电影的印像来创作红军女兵的业余生活,这样每次都被入选并获奖。
和其他一大批中国油画家一样,张大中起初使用的是西方的艺术表现手段,但在情致上却完全是中国的。他的作品证明再现性的艺术潜力完全不像西方艺术家所假定的那样已经枯竭了。艺术有两种意义,一是显性的或表面的,一是隐性的或内里的,后者却是本质的。张大中以女红卫兵为题材的作品,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其重新焕发的油画生命力,最终得到了学术界和市场的认可。
反观市场,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油画一直走着计划经济制度的道路,画家普遍的成长轨迹都是先上学校,参加市级展再参加省级展,成为中国油画家协会会员后,才有机会参加全国美展。如果获个金银铜奖,整个人生从此改变,进而进入美院画院成为专家教授,而没能幸运入围的,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默默湮没。职业画家就是其中最顽韧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