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度我们恨化学 “我们恨化学”广告惹北大教授手书状文:这不科学
近日,某化妆品品牌因一段15秒的广告被舆论讨伐。此段在央视8套播出的广告,不断地重复着“我们恨化学”这句话,甚至直接用这五个大字占满屏幕。18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退休教授周公度手写“状文”,要求停播广告并普及化学知识。
记者获悉,中国化学会已致函媒体,就播出不当广告公开致歉并弥补损失。目前该广告已经停播,该化妆品公司也发表了道歉说明。周公度则希望媒体及相关部门,能够向民众普及化学知识,强调化学的重要性。
从化学上说
教授痛斥 误导消费者“化学等于有毒有害”
在这则引发争议的化妆品广告里,某女星脸色昏暗,眼含泪水,化学分子式、“我们恨化学”的字样在其脸边浮现,女星高声重复:“我们恨化学!”随即画面弹出某化妆品,声称“自然护肤”。
84岁的周公度教授说,自己是在看电视剧时,发现了这则15秒的广告。当他11月18日再次看到该广告时,决定“得写点什么了”。在一张A4纸上,周公度写下了“状告CCTV-8”,痛斥该广告“是一则反科学、破坏化学教育的坏广告,应立即停播”;同时质疑央视未起到相关的监督筛选责任。
业已退休的周公度教授是《结构化学基础》、《化学是什么》的作者,从事化学教育几十年。
周公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的初衷,主要有两点。一是这则广告是反科学的。我们现在许多人对化学并不了解,甚至从中学教育以后,就不会再接触化学。所以对于化学有一定的误解,认为化学就是污染,就是有毒有害。
这则广告利用了这种误区,不断地说‘我们恨化学’,传达一种错误的信息,误导消费者,从这个角度,我说它是反科学的,是破坏化学教育的,是一个坏的广告,并不是扣大帽子。二是,我认为作为官方媒体,不应该允许这样一个坏的广告播出。”
11月19日,周公度把声明递交给北大化学学院。学院开会商议后决定,转交给学校。当天下午,北大一学生将周公度的声明上传微博,很快便得到众多网友的转发和评论。截至目前,微博转发量超过3000条,评论近500条。
事实上,这已不是该广告第一次引起质疑,今年7月,该广告在湖南卫视播出时,也曾引起观众质疑——生活中,我们可以说处处离不开化学,没有化妆品可以做到不含化学成分,没有化学就不可能做出化妆品。
从广告上说
公司致歉 “情绪化表达带来困扰” 广告已停播
周公度告诉记者,这个事情被报道出来后,已经收到许多回复,“国内国外都有,大多是支持我的。可以算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吧,我看到从21号起,这个广告已经停播了,还是很自豪的,至少‘状告书’没有白写。”
在这份“状告书”中,周公度把播放平台央视作为了主要质疑对象。周公度透露,这是因为从目前看,这个广告应该已经播放了很长时间了,而且是在央视这样的媒体上播放,“影响的可能是十几亿人。作为一个官方的宣传机构,是不是也要对广告的内容有监督的责任?我觉得他们面对十三亿人播放这样的广告很不合适。”
在“状告书”中,周公度提到,做文宣工作的人员要学一点化学科学知识,要起到把关的作用。“但至于企业为何要用这样的宣传手法,我觉得没有必要揣摩人家是不是别有用心,为了扩大销售量,可以留给公众去评论。”
虽然周公度的“状告书”得到了众多网友的支持,但也有观点认为,既然要求公众了解化学、喜欢化学,那公众也就有自由“恨化学”。
对此,周公度表示,“如果‘恨化学’只是你个人的行为和观点,那确实是个人的自由。但我质疑的是,一个官方机构为何要播放这类广告,这种广告的表述超出了一个界限,两个问题不应该混淆。而且如果广告中宣称有些化学品是有毒的,你说你‘痛恨有毒的化学品’,我也认同这样的表述,就不会有‘状告’了。”
22日,该化妆品公司在微博上发表了“广告创意说明”,称广告中所提到的“我们恨化学”的创意,是针对当下护肤品领域部分存在的过度使用石油化工化学成分,滥用化学药剂导致对人体肌肤产生危害的现象,表达出许多消费者的愤懑之情。该公司表示,短短十几秒钟的广告时间,无法尽述该公司的价值主张,情绪化的表达也许让一部分朋友无法完整了解其真实想法,因此产生困扰和不安的反应。该公司对给这部分观众带来的困扰,深表歉意。
前日,中国化学会致函央视,要求撤销该广告,就播出不当广告公开致歉并弥补损失。要求加强广告及相应栏目科学性审查,制作并播放宣传化学正面形象的公益广告,弥补现已造成的无法挽回的恶劣影响,并杜绝此等反科学事件再次发生。
中国化学会表示,后续或将采取相应法律措施,维护化学形象,维护化学工作者权益。
从法律上说
打着“恨化学”的旗号“用化学”
该化妆品品牌涉嫌虚假宣传
现如今,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对于“我们恨化学”这样一则广告,除了认为它反科学、反智慧外,我们还应该放到广告情境中去衡量,从广告法的角度来解读。
一是,此广告涉嫌虚假宣传和错误引导。化妆品企业本身就属于日化行业,该品牌的产品如何做到纯“天然”,这恐怕难以实现。就算原料真的纯天然,也需要添加防腐剂等以保持产品的稳定性。打着“恨化学”的旗号“用化学”,这可能涉嫌虚假宣传。
二是有贬低同行业对手的嫌疑。《广告法》第十三条规定,广告不得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在日化行业,一家企业为了卖自己的“天然”产品,让代言明星大声喊出“我们恨化学”,这无疑对其他企业是一种贬低和诋毁。
不仅如此,近年来,消费者对化学抱有一种莫名的恐惧,特别是由于食品安全事故频频曝光,化学本身成了安全事故的替罪羊,在没有足够知识的情况下,消费者一看到“阿斯巴甜”“山梨酸钾”等化学名词就头皮发麻。于是,各个领域的广告都开始标榜“纯天然”“不含化学成分”,这种流行趋势的出现不仅值得化学专家反思,也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反思,我们的基础教育怎么了,为何反智主义色彩鲜明的广告会占领市场?
事实上,高年级的初中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会学习化学,按理说,大部分人应该具备一些起码的科学意识,但今天,反智主义的言论竟然在广告界备受追捧,不得不让人反思。
多/知/道/点
实际上,我们身边一直不缺乏“反科学”或者“伪科学”概念的广告。
防辐射服
由于对“辐射”这一概念的错误认识,公众对辐射恐惧逐渐加深,这也让商家有机可乘,创造出许多防辐射产品,尤以防辐射服最为深入人心。
然而,目前的研究表明,并没有证据证明日常接触的电磁辐射会对人群造成任何健康危害,辐射无处不在,但强度远远小于安全标准的限值。防辐射产品也并不能真正起到防辐射的作用。
“酵素”面膜
在众多舶来的伪科学健康概念中,“酵素”最受欢迎,由明星代言的“酵素”面膜也堂而皇之地登上了电视荧屏。
然而,“酵素”只是“酶”在日语里的写法,市面上的“水果酵素”“蔬果酵素”等并没有指出到底是哪一种酶。同时,“酵素”产品利用“吃什么补什么”的公众认识误区,大肆宣扬保健功效,缺乏实际的科学根据。
本组稿件据 新京报 法制晚报 检察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