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郁芬坐兰州 刘郁芬与民国兰州市政建设
一九零八年马达汉所拍辕门照片。一九二五年刘郁芬到甘后实施了一系列市政建设措施。
整修辕门前广场
辕门,兰州人通常将它称之为院门。它以竖在四角的旗杆为标志,成为兰州明清以来的标志性建筑。无论是在东、西,还是在南、北进入兰州,首先看到的是竖立在院门前的旗杆。清末民初,院门的军事和官场作用渐失以后,逐渐形成兰州最大的的露天市场,和周围的商铺相呼应,成为当时兰州最繁华和最热闹的地方。
马家牛肉面、福华轩酱肉、瞿发福的高担酿皮、民生园的烤小猪以及糖油糕、水煎包子、灰豆子、酥饼子、热冬果、肥肠面、羊杂碎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大多数是从这里走出而出名的。
要是在这里淘宝,地摊上的字画、古董、铜器都是人们留恋不已的去处;如果是困了,到茶摊要上一壶茶慢慢品味,即可解乏,还可以听书摊上说书先生声形并用的说书;要不就叫一声“水来”,卖枣儿水的就会将水端到你的面前。
在这里,聆听“市声”也是一大乐趣,卖小吃的,叫卖估衣的,捏糖人撇糖油糕的以及耍猴卖艺的,那各具特色的且悠扬婉转的叫卖声让你回味无穷。怪不得当时有小报记者将这里比作是“兰州的天桥”。
1925年,国民军入甘以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督军刘郁芬下令清除辕门前的地摊市场,所有摊贩迁至普照寺东侧开辟的“中山市场”内,拆除辕门前的梐枑(栅栏,兰州人称栅子,在东者叫东栅子,在西者称西栅子)、旗杆等防护和附属建筑,建成“T”形广场。
北以督军府门为界,东西分别相接东、西栅子,通东、西大街,南止于道升巷、玉石巷,和中山街、南大街相通。在广场中央的北侧,修筑一座八角亭台,作为集会讲演的舞台,和广场相配合是当时兰州唯一一处公共集会场所。
拓展道路
1925年,在刘郁芬的筹划下,由驻兰军队工兵充当公役,在修建督府广场的同时,连同广场周围的东栅子、东大街、西栅子、侯府街、西大街、万寿宫街、绸布街、南大街拓筑为碎石结浆路面以及相应的排水沟渠。庆安街和横街子衔接处的一段也进行修整,拓筑为碎石浆结路面,并顺直了部分街道,使其与南关街和东关街相通。
宋代开拓的东、西大街,随着历史的传承和文化城沉淀,各有称谓。清末民初的称谓,可分为五段,以辕门为中点,辕门以东至箭道巷口称称“东栅子”,箭道巷口以东就是“东大街”;辕门西至万寿宫段称“西栅子”,西栅子以西至鼓楼南街口一段叫“侯府街”,侯府街至镇远门段称之为“西大街”。
通街一条,全为石板路。民国初,甘肃还未换旗,当时的都督府、劝业道、兰州府等部,筹划改铺碎石路,终因时局多变,未能如愿。民国15年,由刘郁芬筹划,国民军暂二师工兵充当公役,铺筑为碎石浆结路面,并拓宽、顺直箭道巷以东街道,恢复东、西大街的名称。由于筑路设备所限,路面强度不高,雨天浸泡翻浆,经多次翻修,才能保证道路畅通。
辕门以及辕门南的绸铺街,顾名思义,是兰州经营绸缎最集中的地方。绸铺街以及它南边的南大街,在明清时是石板路。国民15年,在铺筑东、西大街的同时,连同南大街由国民军士兵充当工役,铺筑为浆结碎石路面。道路完成后,改为“中山街”。
在拓展城区道路的同时,国民军驻甘期间,还在明清通往陕西、新疆等官道的基础上,拓宽并修通了甘新、甘青、兰包、西兰等公路的甘肃段。这些公路的起点段,都在兰州。这些道路以后发展成为兰州市政的主要道路。
修建孙中山纪念碑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当时的甘肃官方没有在兰州举行悼念活动。国民军入甘后,在刘郁芬主导下,省政府才举行了纪念活动,并陆续修建和命名了一系列的建筑物和纪念地(路、园)名。在万寿宫街(通渭路)的省教育协会前广场修建了“中山纪念碑”,并将这条街命名为“中山路”,又将正对于督府的绸布街改名为“中山街”。
将督府后花园和政报局后花园分别开辟为“中山公园”,以中山街为界,分别称之为“中山东园”和“中山西园”。确定了中山林地并开辟为公园,将名为“镇远桥”的黄河铁桥改为“中山桥”等。
开辟新型商业经营场所
刘郁芬主甘后,为相对封闭的兰州带来了文明的生活方式。体现文明生活的商品就进入了兰州,新式服饰如旗袍、女裙,长筒袜、礼帽,化妆品如香水、雪花膏、口红等,啤酒、白兰地、香槟、西式糕点等渐渐输入兰州。在刘郁芬的主导下,先后在兰州办起了经营时髦商品新式商场中山市场、兰州市场。
兰州市场就在南关。有记者描述为,兰州“城内街道纵横,商业繁盛,贸易之大,远非西安、开封所及”,“雷坛会期间,每日妇女游览者数千人,其衣料皆丝麻,其颜色具鲜艳,其装饰之品皆输入之货”(钱宗泽《兰州商业调查》,陇海铁路管理局发行)。
特别是中山市场,在这里,使大部分市民不仅听到了看到了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三民主义,特别是年轻的女市民看到了当时兰州以外的世界,是兰州文明生活的发源地。在这之前,虽有新生活倡导者,但不被大多数市民所接受。
中山市场以大雄宝殿百货商场为中心,周围廊房均改造为商铺,出租于各商家经营。院内各空闲地皮均开辟为摊点,估衣、小吃、杂货、杂耍、古玩、旧书等划区经营,所有兰州市面零售之杂货,均聚集于此,成为兰州城最繁华的地方。
早晨一开市,佛道的信徒烧香点蜡,衣着华丽的摩登女郎、长衫礼帽的绅士夹杂在市民中间,挤进大雄宝殿内的百货商场,寻觅自己喜爱之商品。中山市场的建成与开业,完成兰州传统商业经营模式的第一次革命,标志着兰州商业经营活动进入现代化。中山市场也就和普照寺共处,成为佛道文化和现代商业文化和平共处的典范。
中山市场经营的商品有万余,主要有百货(布匹、绸缎、服饰、化妆品、小百货、针头线脑等)、糖烟酒副食、土特产、调味品、海产品、鞋靴等类。一些时髦的布料绸缎、时装、烟酒、化妆用品都在这里买得到,如像进口的荷兰绸、印度绸、泰西丽绸以及电光绸、雪花呢、礼服呢等。
摩登女郎的洋丝女裙、色缎旗袍、长统丝袜,美人香水、千里香、美人红、桃花红、绿油等高级化妆品,绅士的西服、礼帽都经营其间。要是招待远方的来兰的亲友,燕窝、鱼肚、鱼翅、鱼脆、鲍鱼、海参以及大炮台、波兰(白兰)地、香槟及海鲜、烟酒应有尽有。
如果是一个古董收藏者,这里的估衣店,古玩店、摊可供淘宝。这里的中山商场是引进的现代的商场经营模式的新式商业,店员统一着装,成为新式装饰、新式发式、新式服装的倡导者和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