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高宁王石 傅育宁四句话回应华润万科翻脸 反问:王石的做法合适吗?
华润也许一直想重回第一大股东位置。“其实,在12月底宝能成为第一大股东时,万科应该是找过华润出手的,但是华润当时大量资金在收购雪花啤酒上,所以宝能才找到安邦。”罗龙秋说。“如果深铁400-600亿元入股万科,大概占扩股后的28%左右,可能就会是第一大股东。虽然现在董事会里是华润占主要席位,大约3-4人,但如果深铁进入,改组完成之后华润很可能就是第三大股东,排位可能是深铁、宝能、华润、安邦。”
其实,2015年当宝能第一次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时,华润有过增资夺权的行动,但是,当宝能第二次增资的时候,华润却没有动作,而是安邦冲了上来。“这时的价位是低点比较合理的,华润错过了这个好时机。”罗龙秋认为。
2015年年底,在宝能之战最为焦灼的时候,华润正在忙于与百威英博的“双雄对决”。
2015年年底,世界排名第一的啤酒厂商百威英博与世界排名第二的南非米勒达成1055亿美元的收购协议。而中国啤酒市场最关注的无疑是华润雪花(华润啤酒和南非米勒各持股51%和49%)的归属。2016年3月初华润啤酒宣布以16亿美元收购南非米勒所持华润雪花49%的股权。
“华润应该有想把万科合并到华润置地的计划,如果成为第三大股东,华润会失去更多话语权,这一计划可能泡汤。”罗龙秋说。
2.“救火队长”傅育宁不会坐壁上观
2014年4月23日上午,华润集团在香港召开会议,傅育宁任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傅育宁是标准的“下过乡、留过洋”的央企领导。1975年,在河北省插队当知青,1986年,在英国布鲁诺尔大学获海洋工程学博士学位,1988年回国。
傅育宁原为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曾协助招商局走出了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也扛住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2013年,招商局利润总额268.66亿元,在各央企中排名第10位。媒体曾用“学者型商人”来形容他,称他“内敛深静”、“渊博儒雅”。
傅育宁对中国房地产行业并不陌生。招商局集团下三大核心业务之一就是招商地产。而华润置地也是与其同样重量级的地产公司。
“我们的地产业务要进入国内行业第一梯队,形成全国性品牌,并在发展模式、市场定位等方面构生独特的竞争力。”傅育宁在招商集团时,曾对于地产发展业务的发言如是说。
而华润的另外一位传奇领导宁高宁在华润18年,华润成功转型,成为万科大股东,宁高宁曾经主导的一系列再造工程在华润集团营业额达千亿港元。曾有媒体称他为用资本整合产业的探索者,“中国摩根”。
有前者之例,很难想像被称为“救火队长”的傅育宁会让自己接手华润后趋于平庸。
“对政绩会有影响。这件事最后可能会演变为央企与地方国资的博弈。”罗龙秋说。“其实,没有必要现在呛声。万科与深圳的地铁的合作要先过董事会再过股东大会。而重组没有完成,安邦和宝能只是大股东,却没有权限参加董事会,董事会中华润还占有3〜4席,有很大的控制能力。”
3.华润和万科关系发生微妙变化
原华润董事长宁高宁与王石一直私交甚好,这也是曾经华润一直无条件支持万科的原因。来自天使客股权众筹的消息显示,2005年时,宁高宁离开华润加入中粮集团,在宝能兵临城下时,一度传出“王石从中粮等处获200亿资金支持”,但遭到宁高宁的否认。
而“地产话事人(ID:dcren1984)”英坦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一个熟悉华润人曾说,以前双方老板见面时,可以称兄道弟把酒言欢;而傅育宁接手华润后,郁亮再去华润时次次西装笔挺庄而重之。(华润领导)上来点点头:汇报吧。双方的角色和心态已经变了。”
4.抢夺万科物业资源
深圳地铁集团董事长林茂德曾在与万科的签约仪式上说:“此次与万科的合作,是深圳地铁集团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符合国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战略导向。”未来万科与深圳地铁将依托“轨道 物业”模式,通过联合开发,实现优势互补。
深铁有地万科有物业优势与深铁合作基于地铁上盖物业是巨大的商业机会。建地铁是低成本运营模式,深铁一旦与万科结合,不仅会盘活资产还可以走出深圳,虽然拿到万科的股价比较高,却可以把公益性资产进行证券化。
而华润置地是华润集团的重要业务单元,“住宅开发 投资物业”两轮驱动的商业模式是华润置地的特色。2015年上半年,华润置地综合毛利率回升至32.2%,一扫三年来下滑的阴霾。来自21世纪经济的报道显示,这得益于华润置地在住宅销售市场的优异表现,以及发挥稳定的投资物业贡献,公司不失时机地在一二线尤其是一线城市大幅加仓,权益投资超过200亿元。
万科的物业优势早就让资本盯上了。从专业的地产开发向专业的物业管理转型是万科未来发展重点。华润虽然放权给万科,但也许并不想看到万科抱别人的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