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龙足球 王德龙歌厅卖唱维持足球梦想 传奇经历后大彻大悟
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是东海边上不大的一个小镇,但是每年的开渔节,整个石浦港总会桅杆林立、白帆飘动,数不清的渔船聚集在这里——镇不在大,有渔则名。
石浦虽然盛产鱼,但却不盛产足球,可以说,这里原是足球的一片荒漠。王德龙在石浦镇番头小学带小孩子踢球的时候,镇上的人们踢比赛,他还担任裁判,好多人甚至连越位都不懂,球还没过中线大家就开始喊越位,结果王德龙不得不停下来向大家解释规则。
在这个地方教人踢球,王德龙有一点不满足的感觉。生活固然无忧,但他自己心中时刻像有一团火在烧着——“我是真真正正地想好好教出几个小孩子出来,我们中国有13亿人,居然连一个小小的日本都踢不过,这叫么道理!”
这个理想他曾经跟周围的人说过,人家未免有点诧异:“王老师你可真是志存高远!你想这么多干什么?还不如实实在在地考虑一下什么时候打出个好成绩,多拿点钱更加实际。”
王德龙心想:“我要是为点钱,何至于当年在蚌埠把挖砂的船给卖了,一心一意带王帅他们踢球?又何至于只身来到浙江,靠在歌厅卖唱为生来维持自己的足球梦想?”
每次回到番头小学的宿舍,在斗室之间,王德龙一直企望生活来一次彻底的转变,并非梦想一夜之间暴富面前马后无限风光,而是梦想看到那些小孩突然间醐醍灌顶,一个个突飞猛进成为足球高手——至少有一个拥有当年王帅的天赋也行。
记者于2004年11月到象山采访王德龙的时候,他把自己的足球经历和盘托出的同时,不免也对石浦的足球氛围有一丝失望,石浦成为人生的一个驿站可以,要他终老此地,为足球已经疯过一次的王德龙哪里能甘心!
所以,当徐福源校长的电话打给王德龙的时候,他怦然心动,广东足球虽然已经日薄西山,但是足球氛围仍然要比浙江好得多。
王德龙问的第一个问题也让徐校长深感意外:“你们那里有没有足球场?如果没有,那我肯定不会过去。”徐校长后来对记者说:“这个人是真正喜欢足球,是想搞出点成绩来的!”
几次沟通以后,双方基本达成协议:王德龙到顺德工作,月工资2000元,学校提供住宿,吃也基本上不用付钱,同时学校也为王德龙的妻子王素兰提供一份工作。
一件好事基本上已经有了眉目。
用徒弟把自己顶下来
顺德北滘镇中心小学的徐校长是个有心人,从本报创刊到现在已经25年,徐校长一直是忠实读者。他看到《淮河岸边的足球人家》后打电话给记者:“我们想邀请王德龙过来教我们的学生踢球。”徐校长加了一句:“如果王德龙实在不能来,那王庆生也行。”
王德龙后来笑着对记者说:“要庆生教球那可不行,但徐校长的心思我们明白。”
王德龙要到顺德,还得干好两件事情,一是为番头小学物色一名教练代替他的位置;二是说服妻女一起搬迁到顺德去。
王德龙已经和番头小学的学生结下了一段情缘,他绝不能拂袖而去而把麻烦甩给番头小学,于是他把他的学生陆丹君推荐给了校长黄锡权:“校长,我有事要回一趟老家,这里就暂时交给我的学生陆丹君。”黄校长很疑惑地看着他:“你是不是走了就不回来了?”校长对于此事还不知情,王德龙说:“这个学期我都回不来了。”
向校长撒谎,王德龙未免有点内疚。校长对他不错,王德龙有些小病要治疗的时候,校长都是拿着自己的医保卡给王德龙去看病,但是个人之间的感情仍然挽留不了王德龙的一片去意。
王德龙回家之后给校长打一次电话,已经知道内情的黄校长并没有责怪王德龙:“你要是在那边不如意就回来吧,我这里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的。”
王德龙不免一声长叹:“对不起黄校长了。”他走的时候,同事送了两句打油诗给他:“人生道路千万里,祖国处处需要你。”而番头小学王德龙的学生们则仍然怀念这个胖胖的王老师,他们在王德龙去宁波电视台演出的时候还热烈捧过场,老师唱的一首《天堂》让他们如痴如醉。
王德龙的一位同事说:“再也没有机会听到那把好嗓子喽!”
辞别妻女,独身上路
王德龙说服妻子可费了一番工夫。毕竟在象山奋斗了五年,王素兰已经在象山县城有了一处安身立命之地,在一个地方生活了五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王德龙遭受过的苦难,作为他的妻子,王素兰的心里又何尝不是沉甸甸的?当初王德龙教王帅他们踢球,一个月只拿95块工资,王素兰挺了过来;初到象山的时候,王德龙在歌厅卖唱,而王素兰则在街上卖早点,一遇到穿制服的大盖帽们便仓皇奔逃,“走鬼”档的滋味自然是一言难尽。
所以,当王德龙提出要去顺德的时候,王素兰一脸不乐意,现在她一天上两个班,当清洁工、当服务员,虽然苦了点,但是每个月也能拿到一千块钱左右,而女儿学了几年的理发手艺自己租了一间门面理发,虽然收入菲薄,但养活自己毕竟还不成问题。
走还是不走,又是个问题,人到中年又要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重新开始,需要一定的勇气。最终还是王素兰妥协了,可看着一屋的家当不禁犯了愁:每样东西都是自己积攒的血汗钱一件一件添置回来的,这怎能轻易扔掉。
最后的决定是只保留那台电视机(当时花了三千多元买的,实在舍得丢弃了,其他的东西,该贱卖的贱卖,该送人的送人。
不过现在,王素兰母女还留在了象山,因为王德龙的女儿不幸摔伤造成右腿粉碎性骨折,王素兰要留下来照顾女儿,这两三个月内,她们是过不来了。
好事总是多磨,王德龙只能独自踏上去顺德的道路上。
话别淮河,话别宋滩村
王德龙去顺德前回了趟蚌埠老家。2003年洪水的伤痕已经逐渐退去,多灾多难的宋滩村的命运也即将要发生重大变化,市政府已经把宋滩村列入拆迁名单,他们很快就要将这个时刻在淮河洪水威胁下的小村庄搬到市区去,生活新的一页就要从此翻开。
久未谋面的王帅心情已经开朗了很多,本来王德龙打算让王帅去番头小学代他的课,但是王帅的母亲赵秀兰还是坚持让王帅参加完今年的高考再说,“考不上了再想别的法子吧!”
虽然一家人的生活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毕竟萌现了一些可喜迹象,毕竟,王家人已经对王帅能否再到职业队踢球不抱任何幻想,断了幻想,回到现实,生活的道路反而豁然开朗,就像是梦醒时分。
王德龙很遗憾的是,当初购买的一套徐福生的教材在洪水中被淹了,但惊奇的是,那带子居然还可以看一半:“那里面的十几个动作,也够顺德的孩子练上一会了。”王德龙说。
走的时候,王德龙的父亲叮嘱儿子:“好好工作,千万不喝酒,要对得起人家啊!”
尾声:开课一周后还在感叹
王德龙在2月17日从蚌埠踏上去往广州的火车,经过20小时的颠簸后到达广州。
到现在,王德龙已经在顺德北滘镇中心小学带了一周的课。徐校长已经给他安排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如果是其他老师是要收取一个月200元的现金,但对王德龙就免了。
让王德龙感到温暖的地方还有很多,徐校长帮他报销了从蚌埠到广州410元的火车票;每年给他报销一次回家探亲的火车硬座费用,还给他买上医保,这让王德龙很受用——他在象山为学校未能给他买一份保险一直有点耿耿于怀。
这一周的训练,校长对王德龙的表现相当满意,而那些仍带着顺德乡音的小孩子也开始习惯用普通话和这个肥肥胖胖的王老师交流。
而王德龙平时没事则喜欢把玩那本特地从象山带过来的柳公权手抄的《金刚经》,起首一句:“如是我闻。”
“传奇经历后的大彻大悟”,王德龙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这是《淮河岸边的足球人家》中关于他的经历用的一句标题。
倾听的力量!
再次见到王德龙是在3月1日,离上次在象山采访他已经过去了三个月,他的气色看起来非常不错,身体比起上次的臃肿肥胖略显清减了一点,但仍然很胖,206斤,这是他现在的体重。
“我现在的心情已经好了很多。” 这是王德龙见到记者说的第一句话。起初以为是他从浙江象山被聘请到广东顺德工作的事情使他的生活突然有了一次转折,所以他高兴,他畅快。但他随后的解释却出乎记者的意料:“工作变动是其次的,重要的是憋在胸中二十多年的一股闷气终于吐出来了!”
王德龙清楚地记得2004年12月15日那天,当他拿到本报,看到《淮河岸边的足球人家》时的心情:“我当时完全是惊呆了,因为我想不到我的事情居然会变成铅字,居然会有素不相识的人关注我的事情。”那一天王德龙很忙,他打电话给家里,打电话给成都当兵的儿子,打电话给以前的一些老队友,一种多年没有碰到过的突如其来的快乐让王德龙那天完全像个孩子。
其后宁波电视台几经辗转以后找到他,让他表演节目,在台上,王德龙拿着本报的报道向台下的观众展示:“这就是我人生中走过的历程!”他一点都不介意人们看到他的过去——他打架差点失去性命,他因为受刺激而精神恍惚……
当自己的隐痛被以善意的方式在公众面前展示并得到关注和同情,隐痛便不再成为隐痛。至少现在的王德龙即便听到“他是个疯子”这样的话,也会一笑而过。人生的艰难困苦,谁不会遇上一些呢?最重要的是,在侥幸走过灾难之后,他已经能够正视一切,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在夜深无人的时候抚摸着身上的伤疤独自咀嚼苦涩。
至于他到广东顺德就业的这一次人生的大迁徙,王德龙说那纯粹是意外的惊喜,即使没有这件事,他仍然要感激我们的报道,他春节回家时对老母亲说:“我们不知烧了什么香把记者烧过来了。”这样的过誉之词远远没有之后他的另一个陈述吸引记者,在蚌埠老家他也见到了淮河故事中的另一个主人公王帅(辈分是他的侄孙),那孩子的心情也开朗了很多,一个原本愁苦的家庭因此有了生气。
于是,在为王德龙和他的家庭高兴的同时,我们开始思索一个问题:王德龙的事情其实是个特例新闻报道,大多数时候报道本身并不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但正是这种真实不加任何掩饰的倾诉,让曾经沉浸在伤痛中的人得到解脱,让读者受到感动,也带给我们意外的惊喜!
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特寻坊》可以存在的原因。倾听也是一种力量!金雷在倾诉中回归了足球、苏州在倾诉中扫除了心理阴影,王德龙在倾诉中找到了合适他的工作,而我们在倾诉中找到了我们继续倾听的勇气!更有无数人在倾听这种倾诉的时候触摸到了跳跃其中真正缘于足球的冷暖人生。
看到站在顺德北滘镇中心小学操场上王德龙的笑容,我们开始信奉这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