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东海公示 长征的终点在哪? 评大将:毛泽东为何直接指示徐海东排第二

2017-05-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35年9月12日,中共中央抵达俄界,这是一个位于甘南与川北交界处的小小村落,并在这里召开了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俄界会议".这时,红一方面军仅剩7000

1935年9月12日,中共中央抵达俄界,这是一个位于甘南与川北交界处的小小村落,并在这里召开了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俄界会议”。这时,红一方面军仅剩7000余人。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已经做出了最坏的设想:通过游击战争,打到苏联边境去。

到苏联边境去,这是迫于当时形势而做出的方案。毛泽东在发言中说,到苏联边境只有五千里。其实,毛泽东还有更坏的打算,一旦部队被打散,就到白区去做地下工作。

做出这样的行动方案,是客观的,是根据当时的军事实力做出的。仅仅3个月前,红军还有10万之众。那时,红一、红四方面军刚刚会师,士气高昂。

3个月之内,因为战略方针的问题,红一、红四方面军分裂,张国焘率领83000余人的红四方面军南下。毛泽东率领继续北上的队伍,只剩区区7000余人。

毛泽东曾说,一、四方面军分裂,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1935年,中国并不平静。

九一八事变之后,张学良率领的东北军撤入关内。在东北,杨靖宇、王德泰、赵尚志、周保中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分散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本侵略军斗智斗勇,伏击伪军“讨伐”队。

在南方,中央红军主力撤离后,项英、陈毅顽强地保存着革命的种子。他们已经和中央失去联系,正在经历最艰苦、最困难的斗争阶段。

率领着留在根据地的部队,开展着游击战争。他们经常出没于崇山峻岭和茅草密林之间,昼伏夜行,风餐露宿,艰苦备尝。后来陈毅写下的“断头今日意如何”,就是对此最好的描绘。

这一年,世界也不平静。

在德国,希特勒背弃了一战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开始实施重新大规模武装的计划。德国再次成为军事强国,欧洲的均衡被改变。

在非洲,墨索里尼入侵埃塞俄比亚。法西斯国家的扩张,以国家的扩张是生命力的表现为借口,为他们的征服行径做辩护。

世界已经笼罩在了战争的阴影下。

长征中,红军召开了很多次大大小小的会议。每一次,都修订着原有的战略目标。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胜利,不是神机妙算的结果,而是艰苦卓绝的实践。

从江西出发的时候,红军只是想做一次战略转移,那时候还不叫长征。最初的目标,只是去湘鄂西,与贺龙、萧克的红二、六军团会合。

湘江之战惨败,红军损失过半,让中央意识到目标无法实现。后来的历次会议,不断地修正着目的地。黎平会议后,决定到川黔边区;遵义会议后,决定到川西北;扎西会议后,决定到云贵川边;遵义大捷后,决定到赤化全贵州,进而赤化云贵川三省。四渡赤水后,又改为去黔西南。

直到1935年4月,红军战略方针终于出现重大转变。从江西出发开始,红军一直寻找北上的途径而不得,一直走到西南边陲。直到突破金沙江,北渡大渡河。后来的两河口会议,明确提出北上,赤化川陕甘。

但在红一、四方面军分裂后的俄界会议,毛泽东也意识到以7000人的力量,建立川陕甘苏区已经不可能了。

中国革命果然到了最黑暗的时刻。

从俄界出发,向东北方380里,就是腊子口。9月17日,红军突破腊子口,随后翻越岷山。走下岷山的红军官兵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九月和煦的阳光照耀着甘南辽阔的田野,将要成熟的庄稼散发着鼓舞特有的醇香,五彩缤纷的野花在田埂上蓬勃盛开。好客的百姓对红军没有丝毫敌意,他们很快就围了上来,好奇地向官兵问这问那。”

红军获得了暂时的安宁。在这里,红军缴获了大量的粮食和盐巴,战士们再也不用饿肚子了。填饱了肚子,毛泽东又开始思考精神上的问题。他找来了红一军团的侦察连长梁兴初和指导员曹德连,让他们出去找点“精神食粮”。

他更要思考的,则是红军要向何处去?

梁兴初,后来的开国中将,英雄的38军军长,在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中屡立战功。此时,梁兴初还是个只有22岁的侦查连长,老家江西一路走来。他理解毛泽东的意思,就是去找点近期的杂志和报纸来。

在哈达铺的邮政代办所,梁兴初找到了大量的旧报纸,主要是当年7、8、9月份的《大公报》。从流传至今的当年《大公报》来看,那几个月对于陕北红军的报道颇多。《论陕乱》、《陕北军事形势转变》、 《徐海东窜甘》、《陕匪势猖獗》、《关中匪情》,这些都是当时《大公报》的报道题目。

从这些旧报纸上,毛泽东知道了在陕北有个刘志丹,有个徐海东。这两个名字,和陕北的红色根据地一样,给毛泽东和疲惫不堪的红军战士们带来了无比希望,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后来形容刘志丹,这陕北山区里的黄埔军校生,就像是个现代侠盗罗宾汉,对有钱人怀有一贯的仇恨。而对于徐海东,斯诺说,他是“纯无产阶级”,他曾在湖北一个窑场做过窑工,并且他的家庭家庭世世代代都是窑工。

对于徐海东、刘志丹,毛泽东从未谋面,当时几乎一无所知。即使这样,毛泽东和其他的中央领导同志做出了一个决定,一个改变了中国未来的决定。就如同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被迫踏上征程一样。

他们放弃了原有的计划,那个打到苏联边境去的计划。在哈达铺的关帝庙里,毛泽东给团以上干部讲话时说,以前有同志总是问,咱们到底要走到哪里去?现在我们有答案了,我们要走到陕北,因为那里有徐海东和刘志丹的红军。

在9天之后的9月27日,中共中央在榜罗镇召开会议,正式决定,到陕北去。

1955年评军衔的时候,徐海东说自己长期没有进行军事指挥,不评军衔都可以。抗日战争后期,徐海东因为生病,无法再指挥作战。再后来,徐海东一直在养伤,甚至没有参加解放战争。

但毛泽东却直接指示,徐海东不但要评大将,而且大将里面要排第二,仅次于粟裕。

1935年9月,哈达铺。从《大公报》上看到陕北根据地,看到徐海东、刘子丹(刘志丹)等人的名字时,毛泽东既看到了希望,内心也一定是复杂的。

掌控陕北根据地的,是红十五军团,兵力达到7000余人。这与此时毛泽东等人率领的红一方面军不相上下。毛泽东并不能确定,这只兵力相当的队伍,能否听从中央的指挥。

红十五军团,由从鄂豫皖根据地出发开始长征的红二十五军,和刘志丹等人率领的陕北当地的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会师后合编而成。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原红二十五军军长徐海东任军团长。

而红二十五军,正是张国焘曾经的老部下,属于红四方面军的一支队伍。此时,毛泽东需要知道徐海东的态度。

毛泽东向徐海东试探性地发出了一封信,讲了中央红军的极度困难,并要求借款一千大洋。徐海东接信后,没有考虑,立即把供给部部长找来,说不是借,而是给,并且是五千大洋。

毛泽东与徐海东素未谋面,直到收到徐海东的回信,和信中的五千块大洋,以及完全服从中央红军领导的表态时,毛泽东和其他的中央领导一块儿落泪了。

《共产国际》第七卷第三期《中国红军地二十五军的远征》这样记载:中国红军第二十五军的荣誉犹如一颗新出现的明星,灿烂闪耀,光波四表!就好像做毛泽东部队的先锋一样,帮助毛泽东部队打开往陕北的途径。

长征以后,毛泽东曾经反复说,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