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赫生病 丁松想与朱世赫交手 肯定削球生存空间很大

2018-04-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自德国回来后,丁松就一直很忙,整整一个月他都没有机会好好休息.世乒赛开锣后,他也只是偶尔抽空才看上两眼.就连当年的队友孔令辉.同门师弟王励勤

自德国回来后,丁松就一直很忙,整整一个月他都没有机会好好休息。世乒赛开锣后,他也只是偶尔抽空才看上两眼。就连当年的队友孔令辉、同门师弟王励勤的比赛他也往往只来得及关心一下最终比分。惟一吸引他坐下来细细品味的,只有马琳与朱世赫一役。那一场球,让丁松“定”在电视机前,为马琳扼腕,为朱世赫高兴,为自己逝去的青葱岁月感叹。

当得知朱世赫的获奖感言时,快人快语的丁松笑了:“我也很想和他打上一场啊!不过,我现在的实力可不比当年,与他交手,获胜的几率估计不大。但只要有机会我还是想与他切磋一番,两种削球打法的碰撞一定非常有意思。就我个人而言,很感谢他对我的欣赏,他能给我这么高的评价也让我受宠若惊。

然而,就削球的打法来说,我觉得他的打法并非无懈可击。由攻转削,使他的球攻击性较强,但削球的底子还略显单薄。”在丁松心中,绵里藏针才是削球的真谛。

朱世赫的打法,显然并不符合这样的要求,他的球较转,发力也很大,但削不死对手。如果对方力量够大,又拉得巧妙,他就吃亏了。特别是如果遇到刘国梁或是孔令辉,他就不可能如此顺手了。从多年打削球的经验出发,丁松眼中的马琳虽然技术全面而先进,但对削球似乎准备不足。过分相信自己的正手实力,一味强拉,却又拉不死对方,自然方寸大乱、心浮气躁,失败的结局在所难免。

然而,仅以一役就认为中国队的实力不济,丁松直言:“这是不准确的。中国队虽然并不难调削球打法,但对此打法一直还是比较重视的。中国也从不乏好的削球手,当初我在球迷眼中可以说是一个怪球手,但在球队内部大家都彼此很熟悉,甚至可以说是知根知底的。

现在队中的侯英超削球的水平就不差,只是缺少大赛的磨练,打得还不够细。另外,朱世赫反手用的是长胶,这与侯英超的半长胶又不一样,队员自然会有些不适应。只要队里重视了,朱世赫也就不再是黑马了。我能很有把握地说,马琳下次碰到朱世赫,一定不会打得这么没有脾气。”

那么削球打法的生存空间究竟有多大呢?对此,丁松很肯定地点了点头,“大!”他说的这个字,不仅仅代表一种自信,更重要的是在经历多年的世事变迁后,对削球打法的新认识。事物的存在就是合理的,强攻型打法尽管是现在世界乒坛的主流打法,但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何况削球打法的欣赏性有时比强攻性打法更强一些。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的削球一定会在未来的乒坛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