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希濂抗日 原桥梁厂退休职工宋景范的抗战家史:叔爷爷是抗日名将宋希濂
株洲晚报8月20日讯(记者 李卉)宋景范今年58岁,是原桥梁厂一名退休工人,最大的爱好是收看抗战题材的电视剧和相关书籍,对他而言,这是小时候爷爷天天在耳边说起的沙场故事,是每次见叔爷爷就会听到的激荡岁月。宋景范的爷爷宋仁楚曾参加北伐战争,宋景范的叔爷爷是宋希濂,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著名将领。
【意气少年】
长郡中学的“明星学生”,动员陈赓报考黄埔军校
1907年,宋希濂出生于双峰县杏子铺镇一户约有二十多亩田地的小康之家。
1921年,宋希濂考入长沙长郡中学。在这里,他是“学生明星”,作文常常被贴在墙上供其他同学学习。后来,他还与同学曾三创办《雷声》墙报,发表针砭时弊的文章,贴在学校公告栏的边上。
在国文老师熊亨翰的建议下,1923年12月,宋希濂决定赴广州投考黄埔军校,当时在湖南财政厅工作的叔叔给了他35块银元。宋希濂动员自己的老乡兼铁哥们陈赓(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陈赓儿子陈知建形容陈宋两人关系为“李云龙与楚云飞”)一起去。
“报考黄埔军校的时候,叔爷爷其实才17岁,按照规定18岁才可以报考。但他谎报为18岁,没被发现。” 宋景范说,叔爷爷后来常被亲友们调侃“虚报年龄”一事。
那年考试的作文题,宋希濂一直记得,叫“论中国贫弱的原因和挽救之道”。半个多月后放榜,宋希濂跟陈赓都考上了。
宋希濂在滇西抗战时留下的照片
【戎马生涯】
淞沪会战时与日军血战近3个月,给缴获的战马取名“土肥原”
淞沪会战、围攻土肥原贤二师团、兰封激战、富金山与沙窝战役、远征滇西、怒江对峙……8年抗战,宋希濂转战南北,人生的黄金时期,都是在抗击日寇中度过。
抗日战争爆发时,宋希濂任国民革命军36师师长,驻防西安。1937年8月13日晚上,宋希濂接到“火速开赴上海参战”的命令。即刻,他率领部队乘车沿陇海铁路向上海进发。
“叔爷爷说,当时要经过南京、镇江、常州、无锡……每一站,列车两边都是人山人海,大家都来为将士们送行,气氛非常热烈,很多人还带着罐头、饼干甚至香烟,通过车窗往里面丢,大家非常受鼓舞。”宋景范曾经听叔爷爷仔细描述过这一段经历。
在淞沪会战中,宋希濂率领的36师与日军血战了近3个月,被誉为淞沪大会战中的三个王牌师之一。
在兰封激战中,日本陆军大将土肥原贤二见中国军队越来越多,觉得死守无益,但又不甘心就此撤离,于是叫一支队伍在凌晨3点左右进行偷袭。宋希濂严令各个据点务必坚守,同时各团要增加兵力。双方激战了2个多小时,天已经微明,敌军开始向西北方向逃窜,战士们乘胜追击,击毙了十余名敌军,缴获步枪、轻机枪十多支、军马十多匹。部下挑选了其中最精壮的战马献给宋希濂,宋希濂干脆给战马取名“土肥原”。
远征缅甸时因后方供给不足,有时候一天只能吃一顿饭
1938年,宋希濂率部队与日军在富金山、沙窝一带激战40多个昼夜,重创日军,毙敌4506人,伤敌17380人,国民革命军最高统帅部通电全军赞扬,他也获得“华胄荣誉奖章”和奖状。1941年11月,宋希濂开始担任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兼任昆明防守司令。远征缅甸时,从双方相峙到全面反攻,宋希濂与部下经历了十分艰苦的过程,因后方供给难以保障,有时候一天只能吃一顿饭。
据不完全统计,宋希濂率领将士们打死日寇4万多人。国民政府授予他最高荣誉勋章——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总统杜鲁门也为他颁发了“棕叶自由勋章”。
1949年,时任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的宋希濂在四川战败被俘,1959年12月被特赦释放后定居北京,之后担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1964年起,宋希濂先后担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82年8月29日,宋希濂在纽约创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并任总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