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艾森故事 跳水奥运冠军陈艾森的励志故事
跳水小将陈艾森在当地时间20日举行的男子10米台决赛中发挥出色,为中国队跳水“梦之队”夺得了在里约的第7金,这也是中国队在雅典奥运会后首次夺得男台冠军。此前,陈艾森还获得了双人10米台的冠军,成为第一位在一届奥运会上夺得男子10米台单人和双人金牌的选手。
当地时间8月8日下午5时,里约玛丽亚·伦克游泳中心,在阵阵冷风中,中国男子双人10米台组合林跃和陈艾森,毫无悬念地赢得了这枚金牌,为中国实现了在这个项目上的奥运四连冠。
多变的天气并没有影响两位中国选手的比赛,前两跳两人发挥正常,不过在第三跳207B(向后翻腾三周半屈体)中,林跃入水控制有些问题,两人得分不高。经验丰富的林跃及时调整,随后两跳越来越出色,其中第五跳109C(向前翻腾四周半抱膝)发挥近乎完美,有三位裁判给了10分的满分。
最后一跳,难度高达5255B(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两周半屈体),林跃和陈艾森同样完成得非常成功,最后以496.98分夺冠,比亚军美国组合鲍迪亚和约翰逊高出了将近40分。
中国队的胜利,不仅让林跃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再度获得了该项目的金牌,还为中国跳水队实现了在这个项目上的奥运四连冠。
虽然,时隔8年又站上了最高领奖台,但赛后的林跃却表示这种感觉仍旧很新鲜。“我觉得很新鲜,真的,虽然我一直期待能站上这个最高领奖台,但是确实还有点不敢相信,”他说,“直到比赛完了,我还有点没反应过来,感觉还在比赛中。我为这一刻努力奋斗了太久了。”
今天在做第三跳207B时,林跃出现一些失误。对于这个失误,他说:“跳完207B后,没有太多的心理波动,因为跳了太久,也成功、失败过很多次,这种感觉已经习惯了,告诉自己没事儿。为里约奥运会准备了很久,这个过程十分煎熬。”
今年25岁的林跃可谓少年成名,11年前,他就已经成为国家队的一员。2006年,为备战北京奥运会,他与火亮开始配对,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林跃和火亮四个自选动作难度系数为13.8,最后一轮他们选择了当天比赛中难度系数最高的5255B,得到了88.92分,并以468.18分的总分获得了男子双人10米跳台的冠军。
伦敦奥运会上,林跃只参加了男子10米台个人赛,由于在比赛中出现严重失误,最终仅名列第6位。他没有就此退缩,很快走出了低迷,他与曹缘配对,多次在世界大赛上取得佳绩。在去年的喀山游泳世锦赛男子双人10米跳台比赛上,林跃搭档首次参加世锦赛的陈艾森,在六跳中共出现了10个10分,以领先第二名46.83分的巨大优势轻松夺冠。
首得奥运会金牌的陈艾森在谈到自己的感受时惊呼:“太爽了!真的太爽了!小时候的梦想突然间实现了,感觉很美妙!”
在谈到今天这里的气温对比赛的影响时,陈艾森说:“站在上面就是狂风乱吹的感觉,不过心静了就好。”因为气温低,他和林跃也会花更多的时间热身,比赛时还带了羽绒服保暖。
说到夺冠的秘诀,陈艾森认为,那就是不把比赛当成比赛。“在比赛前,没有想过有没有把握赢金牌的事情,只是想享受比赛,把比赛比好。把比赛过程当成训练,不给自己太大压力。”
虽然,陈艾森自己说感觉比赛过程较轻松,但他也透露:“站在台上没感觉,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头脑里一片空白,这是最难的时候,这个感受在奥运会之前一直都有。我只有多练、多模仿,最重要的就是要拼一下,也就过来了。”
陈艾森还要参加10米跳台的个人赛,谈到接下来的比赛,陈艾森先要求自己不能太兴奋,今晚一定要睡着,因为后面还有比赛。另外,他也想再次重复“爽”的感觉,再次感受金牌沉甸甸的分量,“今天开了一个好头,期待后面的比赛,会想(获得)第二块金牌,这也是个目标”。
【励志故事】
陈艾森夺得金牌后,他的市队启蒙教练谭静瑜门下已有两名奥运冠军,另一位是是伦敦奥运会同项目冠军张雁全。此次陈艾森入选奥运会名单,正是在与张雁全的竞争中拿到的。一届奥运会同时参加男子跳台单人和双人的比赛,除了田亮,广州仔陈艾森是第二个。
自小立冠军梦 苛求每一动作
陈艾森天生有着运动天赋,也有着极大的兴趣。他起初练的是体操,一次做动作导致手肘脱臼,不得不放弃。在谭静瑜教练发掘后,他才正式开启了跳水生涯。
“我当时去广州育才小学选材,远远看到一个笑容特别可爱的男孩子,很活泼好动,就特别留意他。”谭静瑜说。
到体校后,虽然身体条件不错,但他起初并不是特别喜欢跳水,偷懒、调皮是经常有的事。在教练的细心调教下,陈艾森逐步有了进步,才对跳水真正感兴趣。“一旦喜欢,他就十分专注。成为世界冠军,那时候他就树立了目标。”
谭静瑜说,森仔属于协调性好、空中感觉好的选手,有天赋。同时,他似乎是天生的比赛型选手。“平时训练可能一次两次看不到很大的突破,一旦到了赛场上,总能发挥出比训练好很多的水平”。
不过,陈艾森并不是天生的跳水冠军,后天努力才是关键。谭静瑜说,他特别注重和教练的沟通,平时可能爱笑爱闹,但一到训练中,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他都要和教练反复对碰,从不偷懒。身边的队友包括教练,在这一点上都十分佩服他。2015年,在喀山世锦赛上,陈艾森夺得双人十米跳水冠军,首次跻身世界冠军行列。时隔一年,他再夺更重要的奥运冠军。
孝顺出了名 悭自己也要给妈妈买补品
和林跃一起夺得冠军后,早上7点,他通过微信拨通了妈妈谭颂贤的手机 。“第一时间没有说夺冠的事,而是问我身体怎么样,要我多注意休息。”谭颂贤说,儿子很细心,知道早上7点妈妈可能醒了,打电话过来,关心妈妈并分享冠军。而当知道妈妈凌晨熬夜在看比赛,陈艾森就催妈妈去补觉。
事实上,平时,陈艾森就是一个这么贴妈妈心的乖仔。有一次,他去美国参加比赛,特意去买了之前看中的一款鱼肝油,回国后第一时间送给妈妈。他说,妈妈补身体,特别需要这个。“我拿到手才知道他买了这个给我,当时真是说不出的温暖。”陈妈妈说。
陈艾森在国家队也是出了名的孝顺。他每次出去都要给父母买礼物,礼物多数是营养品,但他却几乎从不给自己买东西。有一次陈艾森喜欢一件T恤衫,不过50元,他竟然不买,而是把所有零花钱都用在给母亲买礼物上。
记者了解到,陈艾森父母对他的跳水生涯也起到关键作用。当初在省队,陈艾森因为碰到技术上没有突破的瓶颈,一度想放弃,但父母的鼓励给了他极大动力。
“其实,森仔是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的,当时罚好多钱,对家庭条件一般的我们来说压力很大。这么些年来,我仔这么乖巧孝顺,这么出色,作为妈妈,我很欣慰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