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虹讲座 周晓虹教授做客南京大学第九届读书节“名家讲座”

2017-09-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1月3日晚,南京大学第九届读书节"名家讲座"系列第二讲在仙林杜厦图书馆125室举行,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我校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教授主讲,主题为<转型

11月3日晚,南京大学第九届读书节“名家讲座”系列第二讲在仙林杜厦图书馆125室举行,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我校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教授主讲,主题为《转型时代的社会心态与中国体验》。图书馆计秋枫馆长主持了讲座。

讲座伊始,周教授指出,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受到人们尤其是社会科学家们的高度关注。对转型的学术关照为锻造中国社会科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也许还能够使这场转型避免沦为单纯的财富增长或GDP堆积,从而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提升这场巨变的精神意义。

社会心态的概念厘定

周教授认为,站在单纯的心理学的立场上去解释社会生活及社会现象是有缺陷的。在社会学的立场,社会心态的第三个特征,要数涂尔干所说的作为一种“社会事实”所具有的突生性:包括社会心态在内的社会事实确实源自个人事实或个体心理,但它并不是个人意识或心理的简单之和,它一经形成就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可见,社会心态是一定时期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某些社会群体中的宏观、变动和突生的社会心理态势。

社会心态研究的兴衰

几乎所有的关于社会心态研究兴衰的历史讨论,都涉及社会心理学学科本身的变动与范式转换。

周教授认为,西方社会学的出现最初乃是对法国大革命及革命造成的旧社会秩序崩溃后果的消极回应。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旧的社会秩序,“当古老的社会柱石一根又一根倾倒之时,群体的势力便成为惟一无可匹敌的力量”。同欧洲相比,美国缺乏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物质丰腴、推崇人人平等,使得大量既不能够影响自己的同胞的命运又能够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的个体登上了美国的历史舞台,阶级、民族、集群这样的大群体黯然退场。

1968年席卷美国与欧洲社会的“青年大造反运动”以及“反战运动”,使得欧美社会处于激烈的动荡中,许多人呼吁社会心理学家:“应该走上街头,迅速解决最迫切的社会问题”,社会心理学对群体或社会的兴趣再度复苏。

社会心态的形成机制

早在1901年,涂尔干就指出,我们“对于集体思维的形成规律至今仍然一无所知”,而“社会心理学,其职责就是去确定这些规律”。

周教授指出,集体表征为社会心态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心理模板,但这种由历史和现实共同铸就的模板要演化为群体或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共同的社会心理态势,还必须获得个体在心理上的认同。真实的社会心态的形成过程,无一不交织着各种情感和非理性的因素,无处不体现着暗示、模仿与感染的力量,在心理群体的形成过程中尤为如此。

中国体验与社会心理学的范式重构

周教授认为,“中国体验”既包括积极的也包括消极的心理体验或社会心态,前者诸如开放、流动、竞争、进取、平和、包容等,后者诸如物欲、拜金、浮躁、冷漠、缺乏诚信、仇富炫富等。精神嬗变过程中,任何一种心态特征或精神特质都可能引发积极或消极的社会后果。

在欧洲社会心理学提倡将群体或社会带回社会心理学视域中时,中国社会心理学如果真能够解决伴随着现代性的推进,千百年来受到过度压抑的中国人的个性的崛起或张扬,因与强大的群体制约间的持续紧张形成的对峙问题,那我们每个人都能在群体或社会之中找到自己满意的位置,同时让自己的个性在我们民族圆梦的过程中自然张扬。(图书馆 郑丽颖)